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文明史中,我国是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皇帝最多的国家.从秦王赢政称始皇帝开始,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下台为止,前后2100多年间,把凡是当过皇帝的人计算在内,总数有五六百人之多.贵州历来是"天高皇帝远"的偏远之地,浩荡的皇威很少眷顾这里.但在这众多的皇帝里,却有两个与贵州有特殊的关系:一个是"靖难之役"死里逃身,流落贵州为僧的明惠帝朱允炆,即建文皇帝.另一个是明朝灭亡后,清朝已经建立,在中国南方苟延残喘的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  相似文献   

2.
十八先生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指十八个人。十八先生墓,是南明永历帝十八个朝臣的合葬墓。十八先生墓埋藏的不仅仅是十八先生的遗骸,更是永历皇帝的希望和南明王朝的江山。 十八先生墓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安龙县。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新安镇,是清代初期南明政权永历皇帝流亡抗清的行都。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为保持行都风貌,对十八先生墓、招堤涵虚阁、张镆遗爱碑、兴义府试院、古街道民居等文物古迹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维修。  相似文献   

4.
尹辉 《当代贵州》2012,(28):18-20
回顾2002年至2012年间贵州工业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及强力推进,在贵州工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工业强省"这一战略抉择已经和正在谱写着贵州科学发展的全新篇章。贵州工业现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阶段。这种"快速发展",在过去的10年显得尤其明显。2002年,贵州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二、三、一"格局,形成了以能源、化  相似文献   

5.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系统描绘了"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宏伟蓝图,深刻把握"多彩贵州新未来"的丰富内涵,足以令人感受到贵州未来发展的自信、自觉与自强。一、自信:发展成绩厚积贵州更足的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贵州的高度关切和支持下,贵州发展日新月异。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用"七句话"从思想、经济、扶贫、改革、生态、文化、党建等全面梳理过去五年发展的成绩,我们感受到足够自信的底气:经济发展年均增速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我到贵州的第4个年头。4年,我习惯了贵州的一切,早已把贵州当成第二故乡。我是云南昆明人,2017年从昆明来到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进行二次创业,目前是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事实上,早在2005年我就在昆明成立了云南胜威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在成立当年就取得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2,(11):48-51
时代精神助贵州腾飞2010年4月,持续干旱了8个月的贵州,进入抗旱最为关键的时期;4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贵州旱灾最严重的黔西南州。在旱情重灾区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干部群众通过"滴灌"抢救金银花,进行生产自救,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被温家宝总理称为"贵州精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是新历史条件下对"贵州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是贵州历史性跨越的现实需求,被誉为"贵州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农信在加速自身发展的同时,着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打造了农村信用工程、信合村村通、农村金融夜校、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五张名片",探索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农信普惠金融之路。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奋战五年,努力追赶,开启贵州科学发展新征程,是当今贵州的时代所赋、大局所在、民心所向。贵州农信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优化金融服务,创新信贷产品,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2012年至2017年3月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月17日,随着合资公司"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在京举行揭牌仪式,贵州携手高通正式进军服务器芯片市场。继高通手机芯片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合作后,此次贵州与高通"联姻",被视为服务器芯片本土化合作实现突破的标志性事件。抢占全球大数据资源,有望重塑中国数据中心产业格局——这一次,贵州又抓住了"先机",在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中扎扎实实地又迈出了一大步。这已不是第一家国际数码巨头牵手贵州,2015年6月11日,美国苹果公司就与贵州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考古发掘,通过博物馆进行的征集和传播,都是我们在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和认识贵州历史文化方面所进行的重要工作,这是历史赋予文博人的神圣职责。2021年4月13日,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荣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贵州考古第七次获得该荣誉,对贵州考古人而言,也是第一次因此受到各路媒体的广泛报道,享受"网红"待遇。而在此之前,贵州考古和考古人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不同阶段的考古发现,为贵州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和贵州日报社共同主办了"贵州形象纵横谈"征文活动,并于2月1 2日邀请17位各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新时期的贵州形象定位"把脉".专家一致认为,贵州具有众多的比较优势,应从不同的角度对贵州形象进行立体的、系统的"集束式"宣传;征文活动引起了省内外各界人士对贵州的极大关注,既是一次高水平的重要探讨,也是一次大规模的省情普教.本刊现摘录部分专家感言,以期引起读者就此问题的进一步思索.  相似文献   

12.
青岩是贵州有名的文化古镇,它的出名,在于它的历和文化。青岩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至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六百多年留下很多遗迹,但大多数人只道桐野书屋、状元府、古驿道,而不知道天主堂、青岩教遗址。所谓“教案”是指清末因外国列强利用教会欺压中国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或外交事件。从表面看,教案是中方两种文化的不相融或对抗,是传教士和贵州官民的矛。但从实质看,则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列强利用教会侵所进行的斗争。早在明末,天主教便已传入中国。永历王朝朝廷中从皇后到各级官员乃至太监都有不少人受了洗礼。1840年鸦战争结束后,…  相似文献   

13.
<正>结合水城实际,进一步深化拓展和丰富"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内涵,着力写好"五篇文章",奋力推动生态水城多彩画卷与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美好蓝图,唱响了贵州绿色发展的主旋律。水城县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县六届四次党代会上,就提出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战略思路,在2016  相似文献   

14.
欧少久艺名欧宝姗。他不仅将相声等北方曲种首先传播到贵州,而且为贵州培养了几代相声演员。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竟给大总统蒋介石算卦,让许多人佩服至极。1946年夏天,欧少久表演相声《姓名学》。他说:清朝有一位道光皇帝,就冲这个名字他就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全力推动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努力打造千亿规模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奋力建设港产城融合发展现代化空港新城,为"强省会"五年行动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围绕"四新"抓好"四化",奋力谱写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强省会"五年行动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30日,2019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兴义市开幕。2015年以来贵州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世界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聚焦多彩贵州、魅力山地。深耕山地体育旅游,推动体旅融合发展,贵州交出了怎样一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答卷?记者专访了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涛。  相似文献   

17.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正当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战事孔急之际,应天卫百户范仑给万历皇帝上了一本奏折,提出“恪遵祖制”,贵州当与各省一样,对矿产和名马等土特产品实行专卖和课以赋税。万历皇帝采纳了范仑的建议,决定派内官监左监丞张庆“率原奏官民往黔照例征收。”圣旨下来“八番土民,嗷嗷一时;中外臣工,咋舌错愕。”中央和地方十几个大臣纷纷出面向皇帝进言,表示异议。从郭子章著《黔记》上看到,赫赫重量级的官员不少,有吏部尚书、都察院左御史、兵部尚书、户部给事中、贵州道御史等,还有贵州巡抚郭子章。 反对者的理由,荦荦大端…  相似文献   

18.
党建动态     
贵州组织工作网站成效明显"贵州组织工作"网站从2004年开通以来,已覆盖全省9个市、州、地和部分县(市、区、特区),实现点击114万次,日点击1900余次,在推动全省组织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跨越发展是贵州的历史使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岁末年初的贵州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鼓舞人心、坚定有力的跨越自信。自信用事实说话。回顾过去一年,贵州积极争取中央出台国发2号文件,胜利召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同步小康"两步走"战略目标,克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大、增速加快、位次前移、持续向好"态势,站在了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秋一生,办了很多大事,其中以开发贵州文教为最有功劳。他在朝廷做谏官期间,以他亲赴昆明应试之苦,耳闻目睹贵州学子远赴昆明应试之辛劳向皇帝上《开发贤科以宏文教疏》。疏中生动地叙述了学子们起赴云南应试文种种困苦;"有家贫川资不敷者,有幼弱而不能徒行者,有不辛劳而返于途中者,至于长跋涉中冒瘴毒而病于途中者往往有之……"。嘉靖十六年(1537)贵州首科乡试,从此贵州省有了自己的乡试科场。田秋为庆贺贵州有了自已的乡试孝科场,鼓励学子上进,为所有考生义买了首科考卷。之后,田秋为了发展贵州教育,培育贵州人才,从长计利,结合贵州山区人民多贫困的实际,他率先拿出一笔钱,并倡导士绅共同捐买了卷田。免除了应试贫困学子缺钱买卷之忧。故贵州乡试自明嘉靖十六年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