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认为我国立法和司法界并不存在商标淡化的规定及应用,皆是以混淆为前提的跨类保护,有别于国际社会之商标淡化规定。商标淡化类型应为弱化、丑化和退化,其中丑化、退化体现弱化的特征,但兼有其自身的特点。把握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商标淡化,核心在于判断该行为是否削弱商标与商品、服务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商标淡化是指冲淡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削弱驰名商标与其所表彰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特定联系,降低商标所承载的信誉的一种新兴商标侵权行为。作为侵害驰名商标的重要形式,淡化行为的出现使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从分析淡化行为的理论和实践出发,针对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了目前急待加强的商标保护的若干对策和构想。  相似文献   

3.
欧盟商标反淡化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商标反淡化理论起源于欧洲,欧盟(欧共体)1在统一和协调各成员国商标立法时.继受了该理论.《欧共体商标条例》第9条规定:"1.共同体商标应赋予商标所有人以下专用权:商标所有人有权禁止任何第三方未经许可在贸易过程中:……(c)将任何与共同体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使用在与共同体商标注册的商品或服务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如果共同体商标在共同体内享有声誉,且该标志的使用将无正当理由地利用或损害该共同体商标的显著特征或声誉."  相似文献   

4.
商标淡化是冲淡驰名商标与其核定使用商品或服务之间的特定联系,削弱驰名商标识别性和显著性的行为。商标淡化有三种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法律属性,危害极大。须从立法和实践两方面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5.
商标淡化的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商标淡化的法律问题初探●须建楚一、商标淡化概述商标淡化,就其法律含义而言,是指商标显著性及其商标的内在价值,因他人的使用而弱化,影响了该商标在公众中的形象,削减了商标权人商品的销售力。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对驰名商标的淡化视为侵权行为,且对商标淡化行为加...  相似文献   

6.
唐银益 《法治研究》2006,(10):69-69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是注册商标。但是,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是否包括服务商标?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此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应当包括服务商标。服务商标又叫服务标志,是服务行业经营者为了将自己提供的服务和他人提供的相同或类似的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专门标记。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的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相同的权利,并受法律同等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标法第38条第1项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有一种解释认为,这里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是指未按照《商标法》第26条规定办理使用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已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关于假冒商标罪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关于在同一种商品上擅自使用与 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的行为 1979年刑法对假冒商标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司法实践中,均把在同一商品上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的行为作为假冒商标罪处理。在《关于惩治假冒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中,具体规定了假冒商标罪,即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1997年刑法基本沿用了该规定。从立法内容来看,是明白无误地把在同一种商品上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的行为非犯罪化,其立法初衷是假冒商标一般是贪利型的犯罪,尽…  相似文献   

9.
谈商标淡化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标淡化是针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而言的。所谓商标淡化,就是指对商标显著性有削弱、对商标标记功能的侵害。在普通法系国家,如美国,淡化(Dilution)是商标侵权的一种形式,与一般的在同类或相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相似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等,同属商标权人可提起诉讼的案由之一。发达国家对商标淡化的侵权性已加以确认,并在各层次上进行规范,而我国至今未有相关法律对淡化行为施以有效的扼制。法院在判案时就无法以商标淡化为理由作出判决,只能依据其他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虽于道理上说得通,但于法律上却颇为牵强。使用与…  相似文献   

10.
商标淡化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颖 《法学研究》2007,(6):44-54
商标广告功能的发展是商标淡化理论产生的基础。与传统混淆侵权不同,淡化行为不会使消费者就商品来源发生错误认识,但它消耗商标的独特性或污损其声誉,并破坏商标的广告宣传价值。因此,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应该获得反淡化的扩大保护。由于商标权仅仅是一种准财产权,过度保护会使其权利性质发生改变,最终阻碍自由竞争,所以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要受到限定。  相似文献   

11.
“商标淡化”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侵权手段.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混淆”侵权行为不同,并不要求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错误认识.西方许多国家都已建立起了商标反淡化保护机制,笔者将在本文中阐述商标淡化理论的基本源理,并结合相关司法实践,对我国的有关立法活动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文章对客观方面中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同一种商品、相同的商标、使用、情节严重这些方面进行解释和认定。  相似文献   

13.
一、驰名商标的法律特征 (一)该商标经长期使用,为相关公众所熟知。 一个商标成为驰名商标,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使用,以便为相关公众所熟知和认可,并且需要经过法定程序认定。如英国《商标法》规定:“必须是使用了7年以上的商标,方有可能入围参与驰名商标的评选。”而相关公众,应包括该商标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所涉及的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 (二)该商标所标示的商品或服务质量优异稳定,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与普通商标相比,驰名商标具有较强的认知功能,能够产生“认牌购物”的效应,能给驰名商标所有人带来巨大…  相似文献   

14.
SEVERALPROBLEMSOFLEGALPROTECTIONONSPECIALRIGHTOFTRADEMARK商标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其商品上使用的具有显著特征,能够区别商品来源的标记。这种标记常用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来表示。商标产生几千年来,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经过注册的商标,不仅仅是商品的简单标示,更重要的它还是商标所有人的一笔无形财富。为了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1982年8月23日,我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并于1983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在知识产…  相似文献   

15.
法院审理网络环境下侵权案件常引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但它并不是完美的。我们完全可以寻求另一种解决思路:商标淡化。淡化理论不要求淡化者与驰名商标权利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不以是否产生混淆、误认为前提,而互联网不与具体的商品或服务相联系,从这一点上说.恰巧适用于网上的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16.
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它突破了传统商标权的保护范围,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件。从性质上说,商标淡化既是一种侵权行为,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及一般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商标是区别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标记,这种标记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我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因此,商标权即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所享有的独占使用权。而商标争议则是指在先商标注册人发现商标局审定公告的商标与自己的同在一种商品(或服务)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注册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在法定的时间内提出反对意见,并要求商标局撤销该在后注册商标的行为。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权争议由当事…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立法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1996年1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联邦商标反淡化法》(FederalTrademarkDilutionAct)它意味着反淡化原则被正式引入联邦法律。今后,驰名商标如若受到淡化行为的侵害,其所有人可依据联邦法律获得司法救济。本文旨在介绍美国...  相似文献   

19.
因长期的使用及较高的信誉保证,很多驰名商标已经深入人心并使消费者对其产生一定的依赖和信任,但很多商标淡化行为切断了消费者对于商标品牌的信任,混淆了消费者眼中原驰名商标和商品之间的关系,极大破坏了驰名商标所有权人的利益。本文分析了驰名商标淡化行为、形式以及各国驰名商标淡化的方式并为对我国的商标反淡化立法及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一切侵犯和损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我国商标法第38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41条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了界定。根据法律规定,商标侵权行为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二是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三是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这种商标标识;四是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具体表现为:(1)经销明知或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2)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