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梳理当代中国法理学史的过程中,实用主义法理学作为一股前沿性的思潮凸显出来。有必要建立整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以研究对象为中心,拒绝规训,真正打通各学科之间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法律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而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现代法制又面临种种困境。如何走出这些困境 ,同时又不自闭于法律全球化进程外 ,就成了民族国家面临的一大课题。作者的观点是 :法律移植是走出困境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在立法实践中法律移植有三种不同形式,即有关涉外法律方面借鉴外国法,在国内事务领域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在全球化条件下制定国内法参照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4.
审判活动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可能及可行的。这一过程需要每个法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法律和解释法律。最根本的解释方法应是基于实用主义的法律解释方法。法律解释应在对社会问题的回应中实现自身价值,应在对社会效果的追求中不断完善自我,应通过对公众舆论的引导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法律移植问题是一个讨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但多年以来在我国学者对法律移植这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却一直不得要领,原因在于一直没有能够将关于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关于法律移植的技术加以区分以及进行一种无立场的讨论。本文研究关涉世界结构之下的中国关于法律移植的法律哲学目的,同时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对中国曾经存在并且仍然流行的一些论证模式进行了梳理,并且对其中两种比较流行和论证模式即以张文显为代表的诉求于市场经济/法制现代化而进行论证的论证模式和历史主义者诉诸历史经验而为当下中国法律移植的合理性进行比附论证的论证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后备力量,他们人生观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将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此,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包括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人生观的构成可解析为以道德观、法律观为主要因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主要靠教育途径的有效利用和对教育环境的强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传统无讼法律观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法制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社会中,这种法律观念在维护经济秩序、缓和社会矛盾、降低诉讼成本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社会功能.在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它所包含的主张礼法并用、强调道德教化、注重纠纷调解等合理因素,对摒弃"法律万能主义"倾向、预防犯罪、节约司法成本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吸取其精华,加以继承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整个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法律思潮都被执政党的法律观所主导,而意欲透析后者则有必要对董必武和彭真这二位党内法学权威的思想进行研究和比较。本文将“法律是什么”这一法律观的根本性问题分解为“法律与时代任务”和“法律与执政党的关系”二个子命题,通过论述和分析董、彭有关法律的论著,得出结论认为,此一阶段主流法律观是服务目的理性论和政党目的理性论的结合,在本质上是一种目的理性主义。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简要分析了法律目的理性主义的影响、理论困境及能否消解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怎样通过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法律文化的移植,融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一直是构建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课题.承认并改造传统法律文化的有益成分以顺应时势,吸收借鉴外来法律文化的先进部分为我所用是我们在继承和移植问题上的应有态度.在借鉴外来法律文化时要注意:移植而来的法律文化要符合本民族的发展特质;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移植法律部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在移植内容上应更为宽泛.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需要促使法律制度呈现趋同化趋势。法律移植是法律制度趋同化的捷径。移植法律中遭遇本土化的实践困境,造成制度与实践偏离。要使移植法律CAFTA争端解决机制运行正常,需要淡化机制外因素影响,并促成该机制的顺利实践,使得移植规则在本土化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本区域的地方性实践知识,形成法律移植制度与本土化实践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法律移植是法律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规律之一.在我国实现法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法律移植这种手段.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能适应法治的要求,建立判例制度已成为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当务之急,而通过法律移植的手段来建立我国的判例制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没有正规的上过大学,没有正统的受过法学理论训练,但是,他早期对法和宪政法律的认识或思考,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经济学的探究,使他同马克思一起,拉开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帷幕,并使世界刮目。对其早期法律思想的理解及研究,是我们探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不可少的。本文拟从恩格斯早期思想研究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律观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并求教于学者和同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文化研究的兴衰是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认为法律文化研究者没有完全按照文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其中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法律文化”的概念的把握上存在着中国化的误区。作者梳理了法律文化中的成果观与规则观,并提出自己的法律文化观来分析若干中国法律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实事求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用主义是美国20世纪居于主导地位的哲学流派,被视为美国的国家哲学。实事求是与实用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哲学观,虽然二者都注重实际、强调效果、反对空谈,但它们的精神实质却不同。  相似文献   

15.
法家法律观和"法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是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本文分析了法家对法律的概念、本质、起源、作用等基本法学理论的独到见解,以及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和推行"法治"的方法,剖析了法家的"法治"绝非真正意义的法治,它和儒家的礼治都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统治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时期法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维护最高统治者的利益,因而属于义务本位的法制。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它形成的伦理基础、经济基础、思想基础以及政治基础。它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等级格局。但我们应辨证地去看待它,尽量去发现它与现代法制的可相容性,扬长避短,使这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原始的全球化起源于经济,但是自古典全球化阶段以来的全球化则是在法律的视野中推进的,而且越往后发展,法律对全球化的主导作用越强,今天,离开法律的全球化是无法深入发展下去的。全球化正在重塑着人类的文明,不同法律体系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交流与融合,一个法律多元化的时代即将到来。中国的法制建设在全球化浪潮中将得到新的洗礼,但这需要我们主动参与,从诸多方面消除传统的影响,构筑一道新型的本土化的法制之墙,保障我们更好地参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法律认知的敏锐性和法律情感的两极性、法律行为的冲动性与法律意志的薄弱性、法治观念的开放性、法律信仰与法律实践的矛盾性。影响当代大学生法治现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也应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变换新的形式,但是又出现很多的偏差,导致很多棘手的问题。结合当代语境,我们应该在哲学层面上对业已存在的实践活动问题做出自己的回应,立足马克思的实践观的这一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涵,梳理清楚实践的历史嬗变与理论特性,最终方能赋予人类实践以正确的价值规定。  相似文献   

20.
实用主义是 2 0世纪在美国居于主导地位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在我国一个世纪的曲折传播历程 ,它的历史命运 ,是同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状况密切联系着的。今天我们反思实用主义在我国的传播 ,应该从如何正确处理哲学与政治的关系 ,如何坚持以辩证的分析方法评论现代西方哲学等问题入手 ,吸取经验教训 ,以促进哲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