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古巴外,中国学者一般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国政府看成左翼政府.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拉美的左翼政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务实和温和的"温和派",另一类是比较激进的.拉美左翼政府在对内政策方面,政治上,一般都通过召开立宪大会,通过制订新宪法或修改原有宪法等手段,延长总统任期,以巩固其执政地位;在执政理念上,拉美激进左派执政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温和左派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劳工社会主义",智利、乌拉圭等左派则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在对外政策调整方面,拉美左翼政府的反美情绪有所上升,注重推动地区一体化,更加重视对外关系的多元化.拉美左翼上台执政对中拉关系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拉美左派政府的诉求,时它们所采取的国有化政策应表示理解,对它们所采取的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导致中拉贸易出现的摩擦和争端,我们应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交涉;应防止拉美左翼政府打"中国牌".  相似文献   

2.
拉美左派崛起与左派政府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短短几年间,一批"左派政府"的崛起导致了拉美政治版图的大改组,并标志着一股新的变革潮流的出现。当前被国际舆论公认为左派当政的拉美国家有委内瑞拉、智利、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等8国。拉美国家的左派政府都是通过选举取得执政地位的,即所谓"体制内的崛起"。迄今为止,这些政府所实行的变革也都没有超出"体制内变革"的范畴。本世纪初期这种左派政府在拉美"集体亮相"的局面,的确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种新局面的出现与最近30年来拉美地区"政治民主化"变革、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等引起的深刻社会变动是分不开的。广大民众反对新自由主义、要求改变现状的呼声高涨和社会运动的广泛兴起,是左派政府崛起最基本的政治与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政治主体对民主模式有不同的选择。"第三波民主化"以来,拉美左翼成为民主政治的拥护者和实践者。20世纪末拉美地区政治格局"左转"对拉美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拉美左翼执政后进行了有效的民主治理,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政权和政党更迭中,也基本遵守选举民主的竞争原则,使民主政治经受了考验。激进左翼的民主观强调民众赋权和参与,在执政后大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将参与制民主作为政治变革的根本目标,试图构建以参与制为主的新型民主模式,积极推进参与制民主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主政治的包容性。但是,激进左翼政权加强总统个人集权的行为和强硬的执政风格,弱化了代议制机构的横向问责制,加剧了政治极化,弱化了政治多元性,使得激进左翼的政治民主发展颇受诟病。温和左翼在理念和实践上都没有突破代议制民主的窠臼,使得代议制民主政治得以稳定发展。拉美左翼深化和完善民主的努力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仍面临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以来拉美一大批左派政党领袖和政治人物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左派政府.以巴西的卢拉政府、智利的巴切莱特政府和乌拉圭的巴斯克斯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温和的改革政策,而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府、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政府和厄瓜多尔的科雷亚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激进的改革政策.两种不同左派政府执政模式和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党体制化程度的差异.经济环境的限制是温和左派政府采取稳健政策的重要因素.本国自然资源禀赋在推动激进左派政府进行反体制变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拉美左派执政的国家为何越来越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 ,随着拉美左派力量的迅速发展 ,左派执政的拉美国家也越来越多。1 998年年末 ,委内瑞拉爱国中心总统候选人查韦斯大选折桂 ,吹响了拉美左派在总统选举中不断胜利的号角 ,预示着拉美左派在拉美乃至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继查韦斯之后 ,2 0 0 2年 1 0月 2 8日 ,第 4次参加总统竞选的巴西劳工党候选人卢拉获得了 64%的选票 ,以绝对优势战胜竞选对手 ,巴西历史上首次诞生了一位出身劳工阶层的总统。同年 1 1月 2 4日 ,厄瓜多尔左翼政党“一·二一爱国社团”领导人古铁雷斯大选获胜 ,登上了总统宝座。阿根廷持中左立场的庇…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以来,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等10多个拉美国家的中左翼力量先后通过选举上台执政,拉美政局呈现出"左强右弱"的态势,同期拉美经济也进入平稳快速增长期。但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形势低迷,拉美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拉美主要执政左翼力量或选举失利乃至下野,或面临经济下滑和社会矛盾激化等困境。这既缘于全球和地区经济不振等现实原因,也与拉美左翼自身建设和处于对发展道路的探索阶段等因素密不可分,比如拉美左翼未能真正找到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资本主义体制限制了拉美左翼的变革,左翼政党自身党建薄弱且未能妥善应对民生诉求和民意变化等。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美国对拉美的战略调整对地区左右翼力量对比带来的深远影响。从当前拉美左翼执政困境判断拉美政党政治已由"左倾"向"右摆"为时尚早,但各国左翼亟待审时度势、整顿调整,才能重整旗鼓、持续发展。此外,目前拉美左右翼力量对比变化对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7.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来,拉美国家在民主体制框架下运行。21世纪以来,拉美国家推动政治上长期受排斥群体整体融入国家政治体系,形成日益激烈的政党竞争和全新的政党格局,通过制宪或修宪调整和发展政治体制,积极探索和实践参与式民主。这些新的成就有助于拉美国家维持民主体制的稳定运转和保障政治稳定,推动各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应对社会发展问题,促进民族和解进程和重大国内冲突的解决,开展更为有力的司法反腐斗争。21世纪以来的政治发展成就意味着拉美国家的民主体制已经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内生性,与这个地区特有的历史、理念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更加紧密的结合。但是,这些成就仍然属于阶段性发展成就,拉美国家民主体制的脆弱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多根深蒂固的积弊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与此同时,新的政治发展进程带给拉美国家新的挑战:自由民主和激进民主之争引发政治理念分歧,政党的制度化水平仍然滞后,政治"极化"可能随着党争加剧而再度放大。如何应对新兴中间阶层的政治经济需求将是拉美国家民主体制所要面对的下一个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8.
拉美政治现代化进程新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拉美三次现代化浪潮中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 ,回答了政治学研究中关于“西方民主普世论”是否有道理的问题。作者认为 ,拉美现代化进程中反复出现“民主—专制”周期性交替的现象以及近年来不断发生政治危机的事实都证明 ,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并不符合拉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拉美国家政治现代化的目标不应该是“移植”或“嫁接”西方的民主制度 ,而是要发扬战后拉美人民的制度创新精神 ,创造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有足够政治优势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新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9.
对拉美左派重新崛起的初步评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入 2 1世纪 ,拉美一些左派政党或左派代表相继赢得大选 ,或以新的姿态亮相于国内政治舞台 ,标志着拉美左派力量的重新崛起 ,从祟尚武装斗争转向议会民主道路并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这说明 ,拉美政治生态已发生重大变化 ,而这一变化将对拉美未来的政治、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2 1世纪初拉美左派力量重新崛起具有如下特征。第一 ,一些拉美左派政党或人物接连赢得本国大选 ,成为主导拉美政治舞台的新兴力量。继2 0 0 2年 1 0月 2 7日左翼党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总统后 ,1 1月 2 4日厄瓜多尔前左翼上校、“一·二一日爱国社…  相似文献   

10.
军人政府普遍地被文人政府取代,独裁统治逐步地被民主政治取代,这无疑是近几年来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事态发展之一。从1978年巴拿马恢复代议制民主、实现军人政府向文人政府过渡以来,厄瓜多尔、秘鲁、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玻利维亚、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危地马拉的军人政府都先后让位于民选的文人政府,恢复了国内民主。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中国拉丁美洲经济技术合作小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1世纪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拉美”,于2005年9月7~8日在拉美所召开。该论坛是由全国政协主办的“21世纪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世界”下的一个分论坛。来自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全国政协外事局、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友协等政府部门的官员,巴西、阿根廷、古巴、秘鲁、乌拉圭、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驻中国使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拉美的大选年,举行全国性选举的国家就达14个。大选结果较客观地体现出 拉美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现状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今后一个时期拉美政治的发展 走向。近期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中最引入关注的现象是左翼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 9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  相似文献   

13.
拉美左翼力量崛起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后期,拉美左翼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拉美一些左翼政党或左翼组织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于政治舞台,成为拉美民主政治中的新景观和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其突出表现为:一些拉美左翼政党或人物接连赢得本国大选,成为主导拉美政治舞台的新兴力量;“圣保罗论坛”成为拉美左翼力量汇聚的中心;“世界社会论坛”成为拉美左翼乃至全球左翼展示力量和政治诉求的平台。然而,左翼力量能否在拉美占据主导地位则将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自身局限性的制约。拉美左翼力量所奉行的理念不是主观臆造和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对拉美社会现实的反映。拉美左翼政党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俄罗斯国力逐渐恢复,普京上台执政后,积极谋求重返拉美.俄罗斯把一些拉美国家视为与美国抗衡的战略力量,重振与拉美国家的军火贸易,扩展拉美的能源市场,扩大向拉美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俄罗斯积极巩固与古巴和尼加拉瓜的传统关系,重点发展与巴西的战略伙伴关系,尤其与委内瑞拉的关系迅速升温.毋庸置疑,美国因素是俄罗斯制定拉美政策时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壹韦斯政府力求对既有的政治一经济发展模式实行根本变革.推动国家走上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查韦斯政府逐渐把"21世纪社会主义"作为变革的指导理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保留现行的代议制民主体制和多党竞争,同时鼓励、扩大基层民众的政治参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对资本和市场进行一定限制,建立一种注重实效、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改善社会福利,倡导社会公正;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在"21世纪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查韦斯政府修改宪法,颁布一系列新法律,重视扩大非私有制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实施一系列"社会使命",倡导建立国际合作新模式,强调第三世界特别是拉美国家的团结合作.壹韦斯政府将面临4个方面的挑战:如何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如何加强委内瑞拉左派阵营的团结?如何克服对查韦斯领导作用的过度依赖?如何应对国内反对派的强有力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一、中拉经贸关系的现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共有33个独立国家和13个尚未独立的地区,我国同它们均有贸易和经济往来。在同我国建交的17个国家中,12国(古巴、墨西哥、牙买加、厄瓜多尔、秘鲁、巴西、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乌拉圭和玻利维亚)同我国签订了政府贸易协定;9国(古巴、牙买加、圭亚那、智利、厄瓜多尔、乌拉圭、玻利维亚和苏里南)签订了政府经济合作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3国(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签订了政府海运协定;2国(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签订了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我国在17个建交国家中,均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地区一体化方面的合作取得很大进展,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呈日益扩大趋势。从总的趋势来看,由于拉美地区的合作缺少向心力,且作为拉美一体化主导力量的南共市缺乏实质性进展,因此,拉美国家不是日益团结而是不断分裂。在全球化背景下拉美各国战略选择的多样化、拉美左派的战略及政策调整、美国的分化和离间政策、巴西领导地位的缺失及政策的失误、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的强势外交都是导致拉美国家不断分裂的原因。拉美国家的分化和矛盾不会造成地区关系的紧张和冲突,但可能对拉美国家间的合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蓬勃发展的社会运动是当代拉关左翼政治的重要内容,其表现形式包括印第安人运动、农民运动、失业工人运动、公共部门抗议活动等.拉美社会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以反对新自由主义和争取真正民主为主要诉求;以族群认同为基础形成新的参与主体;采取参与制民主组织和管理模式;一般不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土著印第安人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拉美社会运动是当代拉美左翼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左翼政党、左翼政权共同构成了拉美左派的三大主体,对拉美各国的政治进程产生首重要影响.但同时,拉美社会运动,也面临如何处理与左派政党和政权的关系以及内部分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引起国际学界极大关注。"社群社会主义"是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是玻利维亚左翼执政党"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的重要思想主张,也是其重要的实践探索,其核心价值理念是所谓"美好生活"。"社群社会主义"思想既源于本国印第安传统文明和价值观,也吸收了拉美地区各种反新自由主义思想,还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国家社会主义思想的引导,其主要特征是对全球化和西方模式的批判、替代新自由主义模式、反对资本主义特别是反对无限制的资本扩张、鲜明的民族主义和本土主义以及积极的实践探索。"社群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正义,建立以"共识"为基础的参与式民主,构建"生产型发展模式",尊重传统价值和思想,重建多民族国家,实现拉美及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反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鉴于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性,"社群社会主义"有重大理论缺陷,实践前景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从长远看,其社会和民众基础较深厚,仍有新的成长空间,其影响力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一体化结构 目前在拉美加勒比地区存在着五个次地区一体化集团:拉美一体化协会、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加勒比共同体、南方共同市场。 拉美一体化协会 1981年3月正式成立,其前身是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成员有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墨西哥、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是一个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