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老了,总喜欢忆当年。离休的日子悠闲自在,我常常翻开那本老相册,回忆起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感受着那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今天,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张合影上——1949年六七月间,我们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在司令员叶飞和政委韦国清的领导下,奉命进军福建。8月7日发起福州战役,17日,福州宣告解放。之后部队主力继续往南追歼逃敌,军委命十兵团机关驻  相似文献   

2.
在我的家中存放着三张普通的合影照片,上面的记录时间分别是1994年5月、1996年8月、2006年8月,它记录了我曾经在工会岗位上那难忘的岁月.这三张照片,有两张是参加兵团四师工会干部培训班的情景,一张是参加四师工会举办的工会宣传、文体经验交流会的.也只有这照片,才让我想起自己曾是一名工会干部.  相似文献   

3.
张进进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山东姑娘,现在第七师胡杨河市团委工作,同时聘任七师中级人民法院"廉政监督员". 2013年7月,张进进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原泰山医学院)毕业.作为所在院系首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她,怀揣着对新疆兵团的憧憬与向往,投身到服务建设兵团的浪潮中.  相似文献   

4.
那是八九年前,在军垦第一连游玩时,我被正在那儿展出的兵团著名画家董振堂老师的《兵团人》水墨系列作品深深地打动了.那是怎样的画作啊.一张张饱经风霜但却坚忍不拔的面孔,一个个拉犁垦荒布满艰辛但却充满激情的声势浩大的劳动场面,让人情不自禁地升起一种悲壮感、自豪感、敬佩感.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生产兵团农八师一四三团场二十连,有个张淑珍,人们都说她发了“牛财”。 1985年春,张淑珍花1060元钱买回一头杂交奶牛。当时人  相似文献   

6.
一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国民党军就出师不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于徐州以东新安镇(今新沂市)、碾庄地区,围歼国民党第七兵团10万余人,击毙了兵团司令黄百韬.  相似文献   

7.
一张字条     
正这是四川省彭水县黄家坝黄学珍老人珍藏的一张红军留下的字条。纸张早已泛黄、破损,经认真托裱,内容仍依稀可见:老板,×们吃了你半坛咸菜几根×××了几根柴共补你黄豆六升红七师机炮连一排条红七师,就是红三军第七师。这张字条是红三军第七师机炮连一排1934年路过黄学珍家时留下的。那一年,红三军在  相似文献   

8.
八面来风     
正3月20日,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巡视员张天文(左二)一行在兵团工会副主席袁玉玲的陪同下慰问六师五家渠市困难职工。唐勇摄3月16日,兵团工会党组书记令勇一行在七师一二九团调研。李娜摄  相似文献   

9.
战时的岁月,也和戎马一样的倥偬,一晃又到了第二年的夏季.在这年的夏季里,日军如同去年夏季发动“随枣会战”一样,又发动了“枣宜会战”.但这次兵力比上一次多,规模比上一次大,速度也比上一次迅猛5月1日,日军由信阳向五战区左翼兵团发动进攻.身为右翼兵团总司令兼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命令所属部队加强戒备,严阵以待.命令下达后,他的心情不能平静,似有许多话要向人倾诉,于是想到战斗在前方的弟兄们,提笔写道: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地处在中哈边境一线的农十师一八六团四连职工邓东举和妻子张巧丽的家庭是幸福的,最近他们被兵团妇联授予兵团和谐家庭荣誉称号。丈夫邓东举今年31岁,特别吃苦耐劳,有头脑,有想法,有胆识;妻子张巧丽比丈夫大一岁,能歌善舞,能持家,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张55年前的奖状,上方正中是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烘托一颗红五星,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分列两边,上面写着:"兹有江培明同志在解放福建过程中为人民立下功绩,业经评定为叁等人民功臣,特此颁给奖状以资鼓励。"是由兵团司令叶飞、政委韦国清、政治部主任刘培善、副参谋长陈铁君署名的。当年我18岁。  相似文献   

12.
解放罗源城     
1949年4月,我军胜利地渡过长江天堑后,第七兵团攻占了杭州城.接着我们二十军便向温州市附近集结.由于当时温州地区粮食紧张,6月间,我团奉命南下闽东霞浦一带筹粮.  相似文献   

13.
正张南生中将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他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历任红军连指导员、团政委、红31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八路军第129师、晋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  相似文献   

14.
老赵不老,51岁,在兵团团场吹了近40年戈壁的风,锤炼的老赵精瘦干练。 他就是兵团农五师八十七团七连小康联户农场的牵头人——赵伦  相似文献   

15.
<正>我叫李永勤,是四十一团草湖镇七连职工,今年45岁,听我的口音大家就知道我是甘肃人,我的老家在甘肃天水。1997年怀揣着对新疆这片神秘土地的向往,同时又不甘心在老家受穷,便随老乡来到了三师四十一团七连,转眼,来新疆已快20年了,我在这块热土上了解了兵团,也成长为兵团的一名新兵,我为自己是兵团人感到自  相似文献   

16.
兵团人对兵团精神认知与践行存在这样的现实倾向和特征:认知与认同相对乐观,但存在群体间差异;弘扬与践行过程中,知行不够统一;存在对兵团精神价值的怀疑、矛盾情绪。笔者试图从社会发展与变迁、环境和风气的影响、兵团内部人口结构变化、文化宣传建设等因素入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改善兵团人对兵团精神的认知现状,提升兵团人对兵团、兵团精神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7.
正195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此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这是一座充满故事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桥梁,它承载了无数建桥人的梦想,见证了新中国造桥史上的辉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2017年10月15日,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正式通车60周年纪念日。在纪念图片展上,那些与武汉长江大桥合影的老照片中,一张雷锋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合影格外引人注目。这张照片是何时拍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8.
<正>岳父孙学乃,原名孙学鼐、孙定安,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人,现已98岁高龄。1938年参加八路军,加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宣传队。1942年,孙学乃分配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第五连,担任文化教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机要室第1科副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由原第一兵团改编)作战科参谋、  相似文献   

19.
正由兵团文化中心、七师党委宣传部、七师文联、七师一二六团联合举办的庆祝兵团成立六十周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前辈的足迹》军垦油画作品展,11月6日至12日在乌鲁木齐兵团文化中心展厅举办。为期一周的展览观者如潮,受到各界一致好评。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七师职工军垦油画创作团队近两年精心创作的反映军垦前辈创业历史的47幅作品,通  相似文献   

20.
<正>翻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册,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页,她是党走向成熟、走向胜利的标志之一。在河北邢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里,展示着一张由开国将军王赤军子女捐赠的“抗大本校出席中共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名单略表”(扫描件)。这在党的七大文物史料中十分罕见。1936年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