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是一位从事拉丁美洲问题研究的联邦德国学者为向国内介绍拉美情况撰写的。作者对拉美十个主要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整个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对外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并发表了比较客观的评论。本书的出版受到国内外研究拉美问题学者们的重视。全书共分五个部分:传统遗产、怎样统治那些不服管的国家、本大陆的政治总结,  相似文献   

2.
2009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外关系也正处于重要调整之中。为此,本刊特组织专题文章,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助理吴国平,政治室主任袁东振,所长助理、经济室主任柴瑜,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和郭存海博士,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以及国防大学李卫国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剖析拉美地区过去一年的热点问题,并深入分析拉美地区当前形势变化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与此同时,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格局和拉美形势的变化对90年代拉美对外关系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拉美各国面对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和本地区形势,正在调整其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以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即将过去的80年代是拉美地区为争取和平、发展和民主进行不懈努力的年代,是拉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年代。这里着重谈一谈跨入90年代拉美对外关系的变化和特点。 80年代,拉美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无不与拉美对外关系有着密切关系并对拉美对外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事件有: ——80年代初中美洲冲突加剧并成为世界“热点”之一;1983年1月和1985年7月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先后成立及其对  相似文献   

5.
1993年拉丁美洲形势综述边际1993年,大多数拉美国家政局呈稳定态势,整个拉美地区继续保持和平局面。拉美各国抓紧时机进行政策调整,对内深化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对外大力推动本地区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拉美经济已连续3年取得高于3...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4月28日,《拉美黄皮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作为"从非正规性到发展: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创业和竞争力"国际研讨会的一项议程而举行。拉美所柴瑜研究员主持了发布会,蔡继辉代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席发布会并发表讲话。黄皮书主报告作者谢文泽阐述了"城市化率达到50%以后:拉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转型",袁东振、郭存海、谌园庭等学者分别对2013年拉美政治形势、社会形势、国际关系形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阐释,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一)城市化率达到50%以后:拉美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转型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的城市化率跨越了60%、70%、80%三个台阶,实现了"三级跳",城市人口翻了三番。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剧  相似文献   

7.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9.
200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继续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拉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对外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同以往相比,2007年的拉美研究成果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由国内著名拉美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徐世澄研究员主编的<拉丁美洲现代思潮>于2010年10月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南开大学韩琦教授、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的袁东振研究员和刘承军研究员也参与了该书的编撰.该书主要介绍和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拉丁美洲地区的各种思潮.全书共分导言、政治思潮、经济思潮、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和外交思潮五编,共计21章、46.4万字.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和分析拉丁美洲现代思潮的学术著作,该书有助于全面了解拉美地区和国家的各种思潮,深入研究拉美现代化进程和发展道路.该著作对拉美各领域中现代思潮的全面分析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底、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此,笔者仅仅指出本书的几个特色,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欧盟与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援助政策在欧拉关系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欧盟对拉美的援助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这是由欧拉关系的特殊性及美国因素的影响而决定的.欧盟对拉美的援助为欧拉政治、经济合作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加强欧拉之间的联系和改善拉美地区安全形势;同时,欧盟对拉美的援助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表现为援助规模较小、没有充分考虑拉美国家的特殊性、受美国因素影响、援助的机制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欧盟对拉美的援助政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短期内难有根本性转变;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援助将在欧拉双方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剑桥拉丁美洲史》是由伦敦大学拉美研究所所长莱斯利·贝瑟尔教授主编的一部系统研究拉美地区历史进程的权威性巨著,撰写者大多是在拉美史某个研究领域很有建树的国际知名学者.这套丛书从经济史、政治史、思想史、社会史、人口史等方面多学科、多层次地综合研究了欧洲和美洲两大文明汇合以来拉美地区的历史变迁.《剑桥拉丁美洲史》集中体现了当今国际学术界拉美史研究的较高水平,在国际拉美史研究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套丛书英文版共分11卷,自1988年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主持下,这部宏著已被陆续译成中文出版或即将出版,这无疑对这一领域的教学和研究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世界系统理论,拉美主要国家处于半外围和外围地位。拉美媒体与政府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代表形式:左翼政府对新闻媒体在社会和政治中的作用大都持批评态度,墨西哥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是合作与管制并存,哥伦比亚则是媒体集团被地方寡头控制的典型。近年来的拉美政治发展进程影响了拉美媒体的发展,与此同时,商业化发展趋势也使得拉美媒体朝新自由主义方向转变。与美国及欧洲的媒体市场相比,拉美的媒体市场带有明显的自身特色,包括媒体所有权的高度集中化、电视剧市场的本土化、电影市场的多样化和国际化以及报纸依然在媒体市场上保持竞争力。面对全球化浪潮,拉美地区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日益增强,2005年南方电视台的创办打破了美国媒体的垄断,以一种"南方视角"报道拉美事件。未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拉美地区民众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互联网的日益扩展和卫星节目价格更为低廉,媒体将在拉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强大的作用,在推动拉美经济变迁的同时,必然也会推动拉美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6.
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合作呈现对内"分散交叉"和对外"开放"的特点,凸显了地区一体化在理想和现实上的巨大鸿沟,成为该地区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种常态。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对地区政策看法不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及各国的地区定位和个体差异等原因,拉美区域合作存在缺乏共同发展目标、内部分歧难以调和、各组织间对接难度大等矛盾。根据目前中拉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政府应充分考虑到拉美地区的独特性和多层次性,对不同区域组织采取差异化的合作方式,从政治和经济层面双管齐下,积极参与拉美区域合作,创建良好高效的中拉多边合作机制,增进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17.
西班牙同拉丁美洲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西班牙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与拉丁美洲对外经济关系多样化,西拉之间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关系取得了很大进展。西班牙已成为许多拉美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而拉美地区则在西班牙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有仅次于欧洲共同体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0月16日,由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和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变局中的拉美:形势与对策”学术研讨会暨拉丁美洲学会换届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官员及媒体人士150人出席本次会议,提交学术论文61篇,涉及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拉美国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左派上台执政,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崛起,国际油价攀升等因素对2007年的拉美国家对外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美拉关系、拉美地区关系及地区一体化、拉美多元化对外关系都出现一定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和拉美国家虽然相距遥远 ,但它们在政治利益和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上基本一致 ,经济实力和发展目标相近 ,经济和科技需求互补 ,具有广泛发展经贸 -科技合作关系的良好基础。2 0世纪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实行亲西方的对外战略方针 ,一度放弃了苏美曾激烈争夺的拉美地区 ,致使俄拉经贸 -科技合作关系几乎中断。 90年代中期 ,尤其自 1 996年普里马科夫出任外长后 ,俄罗斯调整了对外战略方针 ,开展全方位外交。它开始重返拉美地区 ,恢复和发展俄拉政治和经济关系。1 996年以来 ,俄罗斯和拉美一些国家进行了多次高层互访和会晤 ,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