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氏家族在湘北山中垦荒务农,历明清两朝,但未出什么显贵人物。直到过了500余年历20代后,才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毛泽东。那么,作为毛氏家族“符号”的毛泽东和毛姓又有着怎样的血脉浓情与奇趣故事呢?  相似文献   

2.
王凡 《党史博采》2011,(6):36-40
叶剑英、周恩来劝说毛泽东进中南海1949年3月25日,中共领袖和中央机关进入北平后,大部分在西郊的香山安营扎寨,毛泽东住进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的双清别墅。  相似文献   

3.
边辑 《党史文汇》2013,(1):15-15
杨老太太: 你们好吧。 现在托朱小姐之便,前来看望你们。一件皮大衣是我送给您的,两件衣料是送给开智夫妇的。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3):39-39
方法一:大量批注,言如珠玉。毛泽东读书有写批注的习惯。在毛泽东所读过的书中,批注文字密密麻麻,有的书页上下两端、边自中缝都是。他的批注,有的是对内容的提要,有的是对人物或思想的评论,有的是联想相关事情的发挥,也有的是思想的火花。批注有短有长,短的只有一个字,长的多达2000字。  相似文献   

5.
梁衡 《求贤》2013,(3):54-59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他离开这个世界将近37年,对他的功过已有评说,但对作为文章家的他还研究不够。这笔财富有待挖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雄才大略、豪气干云,他的行事作风也令人惊叹。不摸枪毛泽东在回忆往事时曾说过:我一辈子从不摸枪。一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坚定信念者、具体实践时却从不摸枪,这足可察见伟人的智慧!毛泽东不摸枪,是因为他讨厌枪、鄙视枪,虽然“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他的至理名言,枪是他的朋友,但他就像子弹一样洞穿了枪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党史文汇》2013,(2):25-25
宇居兄:历次各信及最近长函均收,甚谢。诸承关怀,具见盛意。唯轶事有些内容不适合,似以不印为宜,原稿奉还。复颂兴居佳胜!乡友便此致候。  相似文献   

8.
徐中远 《党史文苑》2012,(19):53-54
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有一部大字木刻本《二十四史》,它是工作人员根据毛泽东阅读中国古籍的实际需要,于1952年添置的。毛泽东特别喜爱它,每次去外地视察工作、参加会议和调查研究时,都嘱咐工作人员带上这部史籍。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读到哪里。无论在住地的办公室里、在外出的火车上,不分白天、黑夜,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常看到他凝神静气地读《二十四史》的身影。这部《二十四史》与毛泽东朝夕相伴24年,毛泽东对其堪称手不释卷,阅读之刻苦,阅读遍数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生前多次评曹操,却从未讲过他评曹操的真正用意。当时和后来有不少人对之进行了种种猜测,但均末猜透。陈立旭同志在研究当时我国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尝试着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研究历史问题的原理,对毛泽东评曹操的真实用意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认为:毛泽东评曹操的深意,包含了至今仍值得注意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从1906年13岁起始读《三国演义》,到1976年9月逝世前还以赞赏的口吻谈论曹操自学成才,评读三国历史整整70年。他读三国历史持续的时间之长、评三国历史涉及的范围之广,均为世所罕见。仅就三国人物而言,经毛泽东仔细评点的就多达30人。  相似文献   

11.
张涛  史海威 《理论学刊》2006,4(11):101-103
《贺新郎·读史》是毛泽东的一篇重要词作,它反映了毛泽东丰富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上,毛泽东经历了一个由倾向于“西周封建论”到认同和支持“战国封建论”的变化过程。对于中国上古史上的“三皇五帝”等问题,毛泽东也有所关注和思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引着新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黄禹康 《党史纵横》2009,(11):10-11
在当代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多卷,洋洋四千余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而且对重点史册、篇章反复读了三四遍。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他在阅、批史书的同时,常常把从中获得的史料连同自己的心得绘声绘色、富有哲理地运用到他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略论毛泽东和平解放西藏的后勤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平解放西藏过程中,毛泽东针对当地特殊的政治社会状况和险恶的地理交通条件,始终高度关注进藏部队"给养供应麻烦多"的后勤保障问题,适时提出了"不吃地方"、"一面进军,一面筑路"、"生产与筑路并重"等一系列方针。这些方针的贯彻执行,不仅解决了进藏部队的物资供应问题,促进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顺利实施,而且发展了西藏地方经济,增强了民族团结,争取了西藏民心,产生了超出军事意义的深远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义 《党的文献》2011,(1):46-54
毛泽东一生投身实践,吟咏性情,以窥历史之真谛。其诗词历史情怀的源起有三点:湖湘情缘的真挚深邃的感染力、把握历史的巨大魄力和运用文史知识的驱遣自如的笔力。以此为前提,毛泽东采取兼容创新、化旧为新的方式,在人与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给唯物主义历史观增加了实践性、阶级性和人民性这三种基本的诗性表达形式,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感性形式,并为之增添了不少中国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党建理论的突出特点体现为四个统一,即组织入党与思想入党相统一、党的建设与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相统一、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相统一、广泛民主与高度集中相统一。毛泽东党建理论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难题,是马列主义党建学说与中国特殊国情党情相结合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党的建设行之有效的宝贵历史经验,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新征 《党的文献》2011,(2):121-122
毛泽东一生注重节俭,提倡艰苦奋斗。从他留下的部分生活遗物中,可以看出一代伟人严格自律、崇尚节俭、公私分明的消费观。韶山毛泽东遗物馆所陈列的文物中,有一份毛泽东上交国库的礼品清单。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公务往来之际,常常收到很多礼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 2 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创造的全新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 ,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最基本的原则 ,以科学的立场论、观点论、方法论的深层结构为元哲学系统 ,以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道德哲学的表层结构为应用哲学系统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想武器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发展阶段 ,是中国哲学发展到当代取得的最大成果 ,在人类哲学史上具有永不磨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夏征难 《党的文献》2006,2(2):39-45
毛泽东不仅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做过专门的研究,而且“其熟悉的程度令人惊讶”。早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为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就读了克劳塞维茨的书;1938年初他在延安写过读《战争论》的读书日记;在写《论持久战》时,他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目的论及战争“盖然性”理论等作了批判改造和发展。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多次谈到他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并称克劳塞维茨讲过“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等“很有道理的话”。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党史观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党史所形成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毛泽东非常重视党史研究对指导革命实践活动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毛泽东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都作出过精辟论述 ,他提出和论述党史中所体现的辩证分析法、古今中外法、阶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等 ,都是党史学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对党的组织建设中如何实现集体领导给予许多关注,认为:团结一致的健全的领导集体是完成任务的保证;严格遵守集体领导的原则是党的团结的保证;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实现党内生活正常化的保证.对如何实现集体领导,毛泽东也提出一系列构想,强调: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二者不可偏废;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和充分发挥作用,使之对各级党委加强集体领导起到促进作用;党委会要讲究工作方法,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