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内蒙古草原雨水多,牧草长势好,牧民的情绪高,进入七月份以来草原上到处举行“那达慕”盛会。记者有幸参加了呼伦贝尔草原新巴尔虎右旗所在地阿拉坦额莫勒镇举行的“那达慕”会。 我是“那达慕”会的前一天到达的。这个草原小镇,建筑物稀稀落落,街上行人少,显得冷落安静。可是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让人觉得似乎换了一个地方。镇南边一片绿草潍上,一夜之间出现了一个蒙古包城,方圆足有一,二华里,象古战场的军旅宿营地。骑马、骑摩托车、坐勒勒车、坐拖拉  相似文献   

2.
标准化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四化”(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保定供电公司把开展标准化建设与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相结合,坚持以标准化提升员工素质,以标准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用标准化提升企业文化,使企业员工的观念、习惯和言行不断统一规范,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断高涨,为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创造了健康、和谐、高效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在漫长历史中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积累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马克思主义正是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使人类对文化的创造由自在走向自觉。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马克思主义得以与人类文化同步发展,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技术进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也使新闻传媒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当代科技发展的这种新形势,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创造新的机遇和挑战。它是一柄“双刃剑”,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产生着深刻影响,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们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在创建自己的商业文化过程中,提出了“创造顾客”的新的商业观念。这个“创造顾客”观念是我们在继承和发掘华联商厦前身──上海永安公司的经营传统的基础上,并融入了新的时代内容而逐渐形成的。“创造顾客”首先要创造自己创造自己,首先创造一流的经营者。创业于1018年的上海永安公司,之所以能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内外压迫的夹缝中,发展成旧中国规模最大、有相当经营能力并在当时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环球”百货公司,就是因为它拥有以郭乐、郭琳夷为代表的一批有头脑、善经营的经营者。我们…  相似文献   

6.
《瞭望》2011,(34):64-64
文化复兴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必要条件和最高标准。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才能引领新的社会形态发展和最终确立。中国文化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从19世纪初却开始明显式微。当前,随着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开始回升,“文化复兴”到了急迫而必要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7.
黄美妹 《学理论》2009,(5):85-86
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劣性进行了理性分析,表现在重视义务轻权利;“官本位”传统以及由此衍生的腐败之风;“人治”作风浓重,使“法治”举步维艰。为适应现代社会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行政文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在此基础上对构建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素称“文化之乡”的江苏省,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腾飞,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了经济实力,使“文化之乡”发生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变化。 文化中心和家庭文化同时兴起 江苏全省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近10年可按经济实力之强弱分为以苏南为  相似文献   

9.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使命任务。文化自信自强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以德修身,以文化人,肩负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光荣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注重挖掘文化自信自强所蕴含的“崇德”“求是”“笃信”“好学”等价值,以提升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源自中华文化的价值内容,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持续助力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思想政治修养、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不断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学习十七大精神,要以创新文化理念为先导,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要义,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电信局面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积极实施“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抓好企业精神培养、思想观念更新、企业形象塑造三个环节,使企业文化力成为推动通信发展的精神牵引力、思想推动力,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广州电信局注重企业精神的培养,通过企业精神与外部发展环境的适应与融合,为企业发展鸣锣开道提供精神动力。九五年以后,通信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需求逐步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市场经营逐步从独家垄断走向多家竞争。面对这种新形势,局里提出了“每天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和平发展既要靠实现文化上的“洋为中用”以给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也要靠实现文化上的“中为洋用”以消除偏见与歧视,使中国获得平等和受尊重待遏。但后者目前更应受到重视。中国文化自有许多方面可为“洋”所用。商品输出,包括文化产品的输出,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文化上的“中为洋用”。实现真正意义的文化上的“中为洋用”必须大力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而中国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思想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发展理念应是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地位和功用必将实现出来。因此,深圳在二次创业中应把文化建设的任务提到重要的位置。回顾历史,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曾有过两种相对立的文化观。其一是“文化决定论”,认为“意见决定历史”,思想或价值观念是社会行为的终极动因;而作为思想、价值观念集合的文化,其发生、发展只是自身运动的结果,或者仅仅是自然环境和种族特征决定的,与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无关,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归因于文化的盛衰。其二是庸俗的“经济决定论”,把人以及人创造的文化看作是由经济操纵的傀儡。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4.
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把“传播向上力量,丰富大众生活”作为发展使命,把“忠诚、责任、创造、共赢”确立为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铸就主流媒体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上个世纪末,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就指出“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当前,文化与经济、政治日益交融,文化越来越明显地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之中,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整合社会力量的重要因素。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应高度关注文化发展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两锦供电公司是国家大型一类供电企业,近几年,创造了思想政治工作“四三工作法”,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公司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具体作法是:  坚持“三个领先”的基本准则,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司各项工作中的地位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变化。我们结合新的形势特点,通过抓好思想领先、干部领先、党员领先这项基本准则,使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公司首先制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使“三个领先”获得制度上的确认和在全公司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17.
赵慧珠 《党政论坛》2010,(14):58-5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创造了30年间(1978—2007)GDP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8%的世界奇迹,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对于中国成功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经验”包括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市场经济以及发展经济不动摇等等。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教训”。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1,(16):F0002-F0002,F0003
青浦,位于江、浙、沪交界处,总面积66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6万,常住人口108万,是上海西大门和后花园,更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之地,早在六千年前就创造了灿烂的“崧泽文化”,成为沪上海派文化的源头。近年来,青浦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围绕全区“一城两翼”发展战略,不断在开拓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才 《理论探讨》2006,42(3):141-144
人类的文化是人的诸种能力演化生成的编码系统。人类文化的基本内容也可分为四大类:本能文化和权能文化、智能文化、类能文化。四种文化所蕴涵的四种能力构成自催化、自合成的超循环运动,使社会具有了“发生即长存”的内在生命力。人类的权能文化是人类文化基因中的控制系统,它是基于权力、货币和知识这三个基本点的转移而历史性地演变的。知识是人类智能的结晶,它不可穷尽,无法独占的本性将使权能与智能达到最本质的统一。在知识力量的冲击下,社会权能结构正在按照知识的本性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