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是担任初一六个班级的政治课,37年来,每次批阅政治试卷,我都在试卷上用朱笔写上我的评语,在300多份试卷上写评语,要付出多少心血,但是,当我看到辛勤耕耘后出现的丰收果实,我乐以这样做。学生对我在试卷上写的评语,更是分外亲切,兴趣极浓,每当我把批好的试卷发到学生的手里,红领巾们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主宰一切,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的“学”只能围绕着教师的“教”转,整个教学的模式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互动过程中的另一半——学生,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必须“还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讲“抽象思维能力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时,学生往往会提出:“动物也具有抽象思维。”其理由是: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会当着游人的面在黑板上计算“2 2=4”。我是分如下三步帮助学生消除这一模糊认识的: 首先,让学生明确黑猩猩并不是真的会“算数”,而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平时在没有游客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对黑猩猩进行多次训练。如:工作人员每次在黑板上写上“2 2=?”时就立即握住黑猩猩的前爪手把“手”地教黑猩猩在黑板上写上“4”的字样,这样训练多次,使写“2 2=?”与写“4”这两个动作在黑猩猩的大脑里建立了暂时的神经联系,这样,在正式表演时,只要工作人员一写上“2 2=?”,  相似文献   

4.
平时练习,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自以为大功告成,忽视了对题目的回顾,结果错误率较高。我在教学中重视了学生对题目的回顾,要求学生做完题目后做到“查”、“变”、“拓”。“查”即检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自查。查术语是否准确,查答题是否规范,查知识点是否全面,查原理应用是否得当,查条理是否清楚等。“变”即变化。一变化条件。对于同一政治、经济现象或重大的时事材料,通过有关设问条件的变换,使题目更具灵活性。二变化题型。对同一概念或知识点运用简答、分析说明、比较、辨析等多种题型作不同深度的练习。“拓”即拓宽思…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奖惩法是我在农村教政治课以来,改革课堂教学设置的一种尝试方法。它贯彻多奖少惩的原则,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政治课的情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1.抽答与抢答。教者把已学过的知识设计成若干条小题目,写在小纸条上,课上让学生抽答。抽答的同学答对得满分,若答分在60分以下,下次再抽答时该同学为必答者。当老师宣布抽答的同学答错时,其他同学举手抢  相似文献   

6.
我和祖国同年生。俗说“同庚易生情”,我最爱写“祖国万岁”。 听父亲讲,我出生那天,正逢家乡全境解放。两个月后,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母亲为此特高兴,逢人便说我命好,赶上了好时代,街坊邻里都称我是“建国号”。襁褓中,母亲就常在耳边念叨: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小宝长大了要好好读书报国家,并摇着我的小手说:学写字哦,就写“祖国万岁”。开始咿呀学语了,母亲就要大哥教我用笔写“祖国万岁”,每天手把手地教,  相似文献   

7.
寓思于学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中必须引起学生的共鸣。我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寓思于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一、开讲之前思一思。每堂课开始,我先把要讲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思考2—3分钟,让学生通过思考猜一猜这个问题如何进行讲解。思考的结果暂保留,等课讲完后再与所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陕教版《增进师生情谊》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实际行动增进师生情谊,我设计了课前采访老师、让各科老师写寄语的活动,还设计了课下办尊师小报、给老师制作交心卡的活动,效果很好。课上,为了突破“要善于以积极的方式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这个教学重难点,我  相似文献   

9.
政治课教学是一门艺术。政治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人。怎样才能有效地面向学生的思想实际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一、只有接触学生,才能了解学生。只有主动地创造条件多接触学生,才能真正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我第一次教政治课是教高中四个班的哲学课。每周到各班上两节课,讲完课,夹起课本就走。结果教了一年书,四个班的同学我能叫出姓名的屈指可数,学生在课堂上认识我,在课外却视为陌生人。这样,不接近,不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面向学生的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10.
学会"啃书"     
现实中不少教师多年来很少动笔写教 后感、教育工作总结等文章,不读书,少"进 货",患了"教育信息贫乏症",肚子里没怀上 "书胎子",哪能生产出"文稿子"? 笔者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从不敢懈怠,除 了上好课等必要工作之外,笔者的大部分业 余时间几乎都花在"啃书"备课上。"在生活 中备课,在备课中生活",是本人从事中学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如笔者常跑图  相似文献   

11.
年中,我在互联网上见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中美比较教育二十条》,作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美国去上学,小学毕业后又回国上中学,文章写的是她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生动活泼,给人启迪。其中关于师生关系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两国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记得在中国刚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直把老师当作是神仙一样的人物。他们是知识的载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超人类’。我认为他们说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课上,戴着近视眼镜的语文教师李玉芬,在课桌间走来绕去,看着初一学生写作文,黑板上的作文题是:《我爱小白兔》。一个名叫张小军的男孩,突然举手站起来问:“老师,‘莴苣’两个字怎么写?”糟!李教师脸一红,真要命!这两个字我也不会呀!其实,字典就在讲台上,一查字典也就行了!但她不愿让学生知道她不会。急中生智,她矜持地用手扶扶眼镜架,脸上显得特别严肃:“张小军!你既然不会写‘莴苣’, 就要善于用别的词代替嘛!做作文就要学会这种用这个词代替别个词的本事。比如,用‘竹笋’代替‘莴苣’不就一样吗?”“竹笋形…  相似文献   

13.
转变     
昨天,上晚自习不经意间我发现,所教的两个复读班的纪律都出奇地好,这是我从教于复读班以来从没见过的,着实让我感动了一回,这是什么原因呢?下课后,一个学生走上讲台问问题,我耐心地给她做了讲解后,笑着问她:“你们班今天变化可真大,能坐下来学习了。”没想到学生欣然一笑说:“老师您变化更大。”我诧异了,忙问怎么回事。学生说:“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特别精彩,师生交流得好,感情十分融洽,更重要的是您开始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我们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没有歧视我们。”顿时我明白了,心里颤抖了一下。过去在复读班上课,我总是沿袭旧的教法,我教,你…  相似文献   

14.
反写评语     
所谓应写评语,就是学生给老师写评语。班主任在期末或学年结束给学生写操行评语时,也不妨请学生给自己写写评语。反写评语,至少有以下好处:”1.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学生和班主任接触最多,交往最频繁,对班主任老师的优点和点点滴滴的不足都会看到眼里。他们或意暂或直率的评语,可以让老师看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应该努力的方向,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从而严于律己,促进自己人格及工作的不断完善。2.能促进师生心理相容。班主任给学生写评语,同时,也请学生给自己写评语,这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尊重感、信任感和平等感,增强民…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中,我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初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谈谈我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以期末教于同仁。一、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调查。这种形式一般是在制定新学期教学计划的,先将教材中联系实际密切且学生比较关注的知识点筛选出来,确定一至两项内容,再列出调查提纲,然后根握教学安排,由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调查,最后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我在制定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时,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底的情况,确定以第四课第一节“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关于主业所有权和经章权力器后如何运作”为调查…  相似文献   

16.
当教师的应当多照镜子,这里指的是多照学生这面镜子。如何去照?方式方法是很多的,可通过师生谈心、座谈会、书面调查或书面测试等方式。我教《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时,曾经在期终考试的试卷中出过这样一题:“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清运用具体事例概括谈谈你现在的政治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并规定,对老师意见提得多,提得中肯,合乎实际,就从优给分。教初中时,我又对授课的初三年级六个班360名学生进行了政治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以前我总以为自己教得不错,学生不可能有什么意见。看了答卷和调查情况后,才知学生对我的教学竟有那么多不满意,他们有理有据地指出了我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真是不照学生这面镜子很骄傲,照了之后吓一跳。  相似文献   

17.
要吸引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生动有国是必要的。但要让学生保持足够的热情学好R治课,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发表文治小论文就能为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激发羊生学习的欲望。写政治小论文是思想政治课的常用练习手受,但是不少学生把写小论文当作一件苦差事书应付。若小论文得以发表,情况就不同了。我交一位初三学生写的一篇小论文《计划生育利国利己》,我看后觉得材料不错,便指导这个学主反复修改,后来发表在我市的一张报纸上。学生争相传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小论文、学9政治的积极性。在毕业会考中,该班政治平勾分比…  相似文献   

18.
认识她,缘于我的一首被发表的小诗。她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的,后来,她便给我写信,继而,通过查询我的办公室号码后开始隔三岔五地给我打电话。她只有19岁,是一所师范学校的在读学生,我们的书信谈的大多是人生事业、未来前途等话题,而我给她的则更是学习与做人上的鼓励。半年多的时间,她先后给我写了十几封信。她高兴地对我说,每次等我的信、读我的信成了她业余生活中最快乐的  相似文献   

19.
我小时候,跟着能干的父亲,他对神又信又不信,我也又信又不信;读私塾时,我的老师信孔孟,我也信孔孟;解放时大家信共产党,我也信共产党;大跃进时,有人说六个月能建成共产主义,我高兴极了,可是等了一年,连共产主义影子也不见,等到的只是报纸上“跃进”,肚子却吃紧;文革期间,我受到了冲击,思想产生了“共产主义渺茫”感。正在这时,组织上要我教政治课,我第一次以一个政治教员的面孔登上讲台,讲得滔滔不绝,道理一大堆,结论是“共产主义必胜”。谁知,学生中有的点头,有的却付之一笑。这也难怪,我自己都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怎能使学生信呢?  相似文献   

20.
我校一个学生在政治试卷上写过这么一段话:“只有标准答案,没有我的理解,反正写了也是错的,不写了。”这位学生的话反映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多年来我们习惯了考试必有“标准答案”,上课必有结论。长此以往,必然束缚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