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提起雷州青年运河,人们自然会想起在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南粤人民为了改变当时的农田水利落后状况而不畏艰难、战天斗地、无私奉献地兴建水利工程的历史画卷。雷州青年运河工程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北部,包括鹤地水库和青年运河两大部分。我们知道雷州青年运河这个响亮的名字,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了。在我们的记忆中,雷州青年运河是当时广东兴建的规模大、工程复杂的大型水利工程,它  相似文献   

2.
杭州开发运河文化旅游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杭古运河(杭州段)有着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发展运河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杭州城市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结合杭州城市发展的特点,分析了杭州运河文化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旅游资源,提升运河文化旅游品牌提出了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运河杭州段整治与保护前期工程基本竣工,新运河(杭州段)正掀起靓丽的文化"头盖"——亮出了一幅幅维妙维肖的古运河市井风俗景物图,一处处高雅别致的观光游乐休憩健身之地,一张张底蕴厚重的杭州运河历史文化新名片。  相似文献   

4.
古桂柳运河修筑于唐朝长寿元年,作为古代贯通漓江和柳江的唯一通道,缩短了桂州至柳州的水路300多公里,在开拓岭南、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河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环境,已作为桂林市政府2007年的工作重点,运河旅游的开发将弥补大桂林旅游圈的一大空白,成为桂林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1,(5):50-50
在地中海与红海波涛浩渺之间、北非与西亚漫漫黄沙之际,横亘着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运河。这就是被马克思称为东方伟大航道的苏伊士运河。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集“运河文化”和“革命文化”为一体的运河古城、大战故地、江北水乡——台儿庄运河古城重建工程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7.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著名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文明的重要象征和载体。  相似文献   

8.
杨轶男  张弘 《理论学刊》2012,(6):118-122
明清之际,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通,新兴的山东运河城市成为北方经济繁荣之区.运河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质,使其成为孕育市民文化的摇篮.市民文化作为运河城市民间坊刻发展的直接催化剂和重要文化土壤,直接影响着坊刻本的定位和内容生产;同时,市民文化的商业属性也决定了坊刻本的商业化与产业化运作,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而坊刻本反过来又对市民文化具有接收整合功能,担负着通俗文化传播和市民文化建构的重任.市民文化与山东运河城市的民间坊刻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肖金彩 《新湘评论》2012,(15):56-57
南茅运河是20世纪70年代南县人民用人工开掘的一条百里长河,是现今除京杭运河之外的中国第二大人工运河,素有“南县红旗渠”之称。流淌了37年的南茅运河,繁荣了地方的经济与文化,推动了南县的进步与发展,是南县人民的“母亲河”。特别是以运河为题材的不同时期的楹联,则反映了南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与变迁,彰显了湖乡文化的...  相似文献   

10.
肖金彩 《学习导报》2012,(15):56-57
南茅运河是20世纪70年代南县人民用人工开掘的一条百里长河,是现今除京杭运河之外的中国第二大人工运河,素有“南县红旗渠”之称。流淌了37年的南茅运河,繁荣了地方的经济与文化,推动了南县的进步与发展,是南县人民的“母亲河”。特别是以运河为题材的不同时期的楹联,则反映了南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与变迁,彰显了湖乡文化的深厚底蕴,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1.
试析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广西的海外移民数量多,移民高潮形成的时间开始晚结束早;来源主要集中于桂东南、桂南;迁入地以东南亚和日本为主。回顾近代广西海外移民的历史,不仅可以反思时代的风云巨变,也可为当代海外移民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壮汉民族融合在历史上形成了“壮中有汉、汉中有壮”基本格局,其发展遵循着“族际互动律、文化整合律、反客为主律”三大基本规律。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要构建和谐广西,就要强化壮汉民旋之间的族际互动,优化文化整合,促进民族和谐进步,广西壮汉民族融合的和谐发展必将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广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广 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创自身发展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深化 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进而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桂系出于建设广西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先后创办了广西大学、广西师范专科学校,从上海、广州,南京等地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的进步学者、教授,使教师队伍有了很大的充实和提高。他们到校以后,利用各种机会给广大青年学生灌输爱国精神和革命思想,在校园里播撒了革命种子,因而被人们称为“红色教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广西在新桂系的统治之下,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在较短的时期内建成了全省的公路网。这不仅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广西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与规划是一座城市的躯体,而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示独有的历史文化脉络,这样的城市才是有内涵、有韵味的。其中,对传统建筑的再生设计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通过对建筑空间与材料的再生性设计使传统旧建筑在形态和功能上达到“新生”因此,探讨民族地区传统干拦建筑的再生设计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清朝政府对台湾二百余年的主权管理,中日甲午之战后清朝政府需要各种人才与力量帮助,杨廷理、唐景崧等丰富的从政阅历及社会管理经验,是清朝广西民族英雄对台湾建设能够作出积极贡献的主要原因。开发边区,为建设经济繁荣的台湾出力,抗击日军侵略,维护台湾的国家主权等,是清朝广西民族英雄对台湾建设作积极贡献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与东盟旅游经济合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每年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广西由边陲和交通末梢变为与国内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枢纽。广西的区位优势也从“西南出海大通道”扩大到“中国-东盟合作的经济走廊”,这将极大地拓展我国与东盟各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广西也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新的东南亚旅游集散中心。因此,广西面对新的旅游环境,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西村镇银行建设面临着国内村镇银行发展的共性问题,同时也因自身特殊环境而遇到一些个性问题,因而需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推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已基本建立起一套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并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