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重视农村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上,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最突出的亮点和特色。它要求农村党的建设不能游离于农村改革发展六大制度建设和创新这一主题,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制度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党的建设制度保证。这既是中央全会的精神和要求,也是农村党的建设的主线和重点。为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以农村工作改革为契机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制度创新;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在理论和政策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重大论断和政策突破,必将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决定》中对农村改革的理论创新与政策突破1.1农村经营制度的创新。"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指出了明确方向。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重大论断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作为新农村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因此,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成本与收益的进行分析,或许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税费改革的出发点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税费改革是经济学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尝试与运用。改革的过程涉及经济学、法学等领域多方面的问题,应以经济学理论支撑改革的前行,以法治原则保障改革的稳定、巩固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新时代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其目的旨在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协调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这一特色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锁定前提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所要探索完成的主要任务是集体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可以发现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正式制度约束显著决定着宅基地的权利关系构成,也对宅基地制度变革中的国家、集体、农户和其他市场主体间利益博弈产生重要影响。2013年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和转让的制度演进方向,2018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架构。未来时期,紧紧围绕科学处理地方政府和集体农户在土地增值收益上的利益关系,不断增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现宅基地制度改革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体系建设的系统集成,就必须加快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形式,真正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切实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全面促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实现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在农村领域实现了四大阶梯式创新:土地制度改革、村民自治制度、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都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上的成功实践。这些实践创新重塑和再造了农村的经济和政治基础。激活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快速兴起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继家庭承包、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税费改革之后,农村改革中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税费改革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并发生了重大变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角度来看,这些变迁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农民等三方利益主体在需求决策、财政筹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当前的制度情景下,进一步走向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治理和利益均衡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医疗、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人寿保险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巨大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障、资金融通功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建立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保险发展成果惠及9亿农村人口有着积极而深远的重大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