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     
一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来,说是找我有事。母亲退休在家,和父亲一起帮我照看儿子,只是他们的身体都不好,另外还想着写书。我每次回家,他们都念叨着又有出版社约他们写丛书中的某一本。其实我见了解他们的心情的,当写字成了一种习惯,稿费反而变成了其次,所以我把儿子送到乡下,由孩子的姥姥看护一段时间。不料,只有短短几天,母亲在电话里便问我,孩子什么时候回采,问得我心里酸酸的。那天下午母亲到我的办公室,我正感冒,病得很重,但因为有工作又不能休息。外面一个同事喊我,说请人找。拉开门,见母亲站得远远的,走廊里黑…  相似文献   

2.
郝雪廷 《党史文汇》2011,(11):58-59
前些日子,我在整理老家的物品时,在箱底的一个裹了几层的纸包里,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张选民证。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年了,当看到这件物品,使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第一次见到此物时,母亲讲给我听的“选民证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一 母亲离开我时,我才呼吸了人间20天的新鲜空气。产后大量出血,医疗条件的极端落后,很快地枯萎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直到现在,她唯一的儿子在无穷的思念里,对她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而没有具体的样子。但母亲是活在我心中的。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知道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是母亲的,如果我不能好好地活着,人们惋惜的,绝不会是我,而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4.
寻音 《党课》2012,(2):78-79
我又一次使劲把白瓷碗摔到地上,母亲蹲下身,那只碎了几个角的白瓷碗里,原本装着母亲熬了一个下午的忍冬茶。母亲慢慢地捡起碎片,然后用抹布把那滩药液擦干净。  相似文献   

5.
黄凌 《新长征》2007,(10):62-63
母亲在鄂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教书,整个学校就只有我母亲一个老师和一间土石房子。学生有30多个,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三四岁,一到六年级的课都要备。山里学生住得分散,路又远,中午孩子们都在学校里搭餐,母亲忙着搞完30多个孩子的饭菜,下午还要接着上课,山路又崎岖,母亲便每天都提着一盏自己做的红灯笼将30多名学生送回家。  相似文献   

6.
1935年,我出生在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后吕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我记事起,家里老小三代,只有爷爷一个男人。从小我就跟着母亲下地,到八九岁,就成了爷爷干活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7.
共和国诞生的前夜,我的父亲,正和他的战友们一道,为这个东方巨婴的降生,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产前准备。这时候,我的母亲分娩了,生下了我的哥哥。日子在风雨中流淌。那一日暮色苍茫时分,母亲上路了。母亲要去哪里?枪声炮声就是她的目标。哪里有枪声,她便向哪里狂奔。母亲要去寻找父亲。母亲知道,父亲在枪炮声稠密的地方。母亲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走了多远,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太阳升了又落,月亮缺了又圆。母亲走出了平原,走出了荒猢,迷失在南方的大山里。终于,在一个血色的黄昏,在一座大山的拐角处,母亲繁面碰上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8.
佚名 《新湘评论》2013,(18):51-51
一个姑娘和一个汉子成了家,姑娘的口味清淡,汉子无辣不欢。 姑娘常去父母家蹭饭吃。一天,姑娘的父亲做的菜成了些,母亲一声不响拿来水杯,夹了一筷子菜,将菜在清水里荡一下后再入口。忽然,姑娘从母亲细微的动作里领悟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正初春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我起来上厕所,母亲已经在厨房,白米粥在电饭锅里尽情地翻腾舞蹈。母亲轻轻开门关门,轻轻地下楼了,我回房间又睡去了。母亲和我一起住。母亲在团部有一个院子,两间平房,母亲迈着轻盈的步子不紧不慢地去平房。院外拐角的鸡舍里,有几只老母鸡,母亲拨开了鸡舍的门板。随后从粮袋里,用葫芦瓢舀了满满一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07,(19)
母亲在鄂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教书,整个学校就只有我母亲一个老师和一间土石房子。学生有30多个,小的七八岁,大的十三四岁,一到六年级的课都要备。山里学生住得分散,路又远,中午孩子们都在学校里搭餐,母亲忙着搞完30多个孩子的饭菜,下午还要接着上课,山路又崎岖,母亲便每天都提着一盏  相似文献   

11.
新春联     
在不知不觉中,年轮悄然转过四季,新年的脚步随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如约而至。日历,带着充盈的情愫,掀开了新的一页;岁月,携着青春的光辉,打开了又一扇大门。一年,让我们收获了一个个丰硕的日子,奏响了一曲曲灿烂优美的乐章。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想轻声问候一句:你好,新年!  相似文献   

12.
卑微的父爱     
黄健 《党课》2008,(5):104-104
父亲长得清瘦矮小,大字不识几个,人又老实木讷,甚至有些迂腐。他一辈子就喜欢鼓捣村里分给他的那块地,精心伺候着这几亩薄田。而母亲年轻的时候,高挑清秀、端庄美丽。母亲怎么会嫁给极不般配的父亲,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是个谜。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母亲的祖上是富农,出身不好,只得嫁给了当时一贫如洗的父亲。于是,我很为母亲愤愤不平,对父亲也多了一丝怨恨,甚至不愿意和他多说话。父亲偶尔和我搭话,我也吝于回报一个笑容。  相似文献   

13.
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在那样一个年代里,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3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能减轻母亲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红岩村是我心中的第一故乡,令我魂牵梦绕。这里既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更是我母亲边爱莲的安息之地。母亲1941年4月1日病逝时,我刚过一岁。那时,她在我脑海里音容无存,真是千秋嗟叹。我在成长的岁月里,时常听到父亲钱之光、舅舅边应纪和外婆,以及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叔叔阿姨们谈起她,都说她是一个有革命志向、坚强乐观、温和善良、宽厚忠诚、  相似文献   

15.
皮鞋     
我出生在湘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我孩提时的记忆里,周围没有穿皮鞋的,就连乡里的干部也只是一双黄帆布胶鞋,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整天只能光着脚板走路。从我懂事起,拥有一双皮鞋便是一个很奢侈的愿望。我八岁那年,父亲干起了走街串户收破烂的营生。一天,父亲披着满身的雪花扑进屋里,顾不上喝一口母亲递上的热水,便高兴地告诉我,有一件好东西送给我,当时我并未感到惊喜,心想父亲的礼物顶多便是一分钱两颗的纸包糖而已。父亲边说边从装破烂的竹筐里拿出一个蛇皮袋子,又小心冀冀地从蛇皮袋里掏出一个废报纸包。父亲专注的神情终于引起了我的兴…  相似文献   

16.
国歌     
国歌谢夏雨当写下这两个平凡而非凡的汉字一种火炮般燃烧的旋律顿时充溢我疲惫的心扉国歌──一首嘹亮的歌一首我母亲的祖国用血写的歌流出时间和空间的叠韵流淌成铿锵的金石之声多年以前在阳光还没有莅临东方的时候我遍体鳞伤的母亲的祖国便在风雨中点燃起火苗镰刀和斧头...  相似文献   

17.
<正>孩童时期起,我就无数次从父母与老朋友们谈话中听到“红岩村”这个名字,它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虽然当时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谈的内容,但从他们激动的表情和兴致勃勃的情绪看,我猜想那里若不是一个很有趣又很好玩的地方,就一定是一个令人神往又非常重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肖楠 《党员文摘》2008,(11):40-42
我和老公许放都属于“80后”.如果不是母亲病倒.我们根本不知道“责任’这个词的具体含义一在照顾母亲的日子里.面对真实、琐碎。甚至有些残酷的生活,老公曾经选择了逃避?苦恼的我最终在网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出路.那个长不大的男孩也成了我家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19.
那是6年以前的事了。可是至今回想起来,那些画面是多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强那信任的求助的眼神,强的母亲那焦急的面容,甚至那湛蓝的天空以及我和强的母亲站着谈话的走廊旁花坛里的一朵朵怒放的菊花,都像用数码摄像机录制下来一样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而我,就那么简单地决定了一个孩子兴趣的走向——虽然现在还说不上是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相似文献   

20.
舍弃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从记事起,母亲就这样告诉我和哥哥。可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个兄妹都不敢奢望的。还好,母亲的肚子里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