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转售价格维持行为,各国均采用垄断协议的调整方法,导致许多认识误区。实际上这种行为并不符合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首先,垄断协议是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而转售价格维持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并无竞争关系;其次,转售价格维持只约束双方当事人,对其他生产商及其经销商并无约束力,因此既不能消除生产商所在市场的竞争,也不能消除经销商所在市场的竞争;同时,转售价格维持有时被用作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手段,不能局限于垄断协议的分析框架。在含有转售价格维持行为的案件中,真正的垄断行为是其一方当事人从事的垄断协议或支配地位滥用行为,转售价格维持只会充当垄断行为的手段与载体。新修订的《反垄断法》第18条存在方向性误差,需要今后以配套立法予以补充、软化。  相似文献   

2.
郑鹏程 《法商研究》2007,24(1):96-103
欧美学者论及反垄断法的价值有自由、公平、民主、效率、应付通货膨胀、保障国家安全、提供社会保障等学说,但为大家所公认的基本价值目标只有自由、公平与民主。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目标所决定,我国反垄断立法应以保障经济自由、促进社会公平为基本价值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将提高经济效率作为其首要价值,这是把美国反垄断法的目标嫁接于我国的反垄断制度之上,实属张冠李戴。如此规定不仅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相悖,而且在执法与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垄断法》第17条第2款是确定市场支配地位的判断性条款,其中经营者、相关市场以及市场支配地位的判定三项内容是理解第17条第2款的关键,本文从以上三方面着手,同时阐述该条款与相邻法条的联系,剖析我国反垄断法第17条第2款。  相似文献   

4.
卡特尔赦免制度是针对卡特尔内在的隐秘性特质设计的破解方案,它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囚徒困境"作为墓本模型,符合法定条件的卡特尔成员能够得到法律责任的赦免.在实践中各国的赦免政策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比较、例证,认为许可赦免的多重申请、准予申请人出于取证的目的继续参与卡特尔、限制赦免的自由裁量权更为有效,我国<反垄断法>第46条仍需进行制度完善,构造双重风险体系.  相似文献   

5.
丁建安 《行政与法》2005,(3):127-128,F003
政府反垄断部门提起反垄断诉讼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相对方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而“市场份额”是一个极为复杂且难以精确的概念,其计算需要对竞争性的“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确定竞争的区域;本文将市场按产品市场与地理市场进行了界定,确定了竞争的范围。同时考察了潜在竞争对市场优势者行为选择的关键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剑 《法学论坛》2007,22(6):51-56
《反垄断法》在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中强调了经营者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并对具体的参考因素进行了规定.但是,该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忽略了对经营者"持续地"获取利润的能力的要求,而这一缺失会造成很多仅仅是短期内影响市场的因素也被纳入到反垄断法的规制范围中.对冲基金的运作特点决定了它可以利用金融杠杆撬动百倍于自身的资金,能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控制市场,引起价格的波动,从而获取暴利.但从反垄断法理论上讲,对冲基金并不属于反垄断法需要规制的情况.因此,对于我国所制定的《反垄断法》而言,需要用更为严密的语言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确定其规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同样存在行政垄断问题。尽管美国的州行为理论可以使州和地方政府的反竞争行为在一定条件下豁免于反托拉斯法,但州行为理论的适用存在诸多限制,美国法院也十分注重对州及地方政府实施行政垄断的意图进行控制。我国《反垄断法》关于行政垄断规定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突出《反垄断法》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的扩大,国际私法的调整范围突破了传统的民事关系,开始调整具有"准公法"性质的国际经济关系。基于对一国经济立法的公法性质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了各国经济立法域外适用的各种理论,并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第2条的规定,指出我国反垄断法有关域外适用原则的缺陷,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政垄断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是对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财产权制度和竞争制度的侵害。我国《反垄断法》的主要任务是反行政垄断,这一点在学界已达成广泛共识。因行政垄断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期待一部《反垄断法》就达到规制的目的显然是不现实的。本文认为通过对政府管制的规制和反垄断制度的构建寻求综合治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技术垄断的法律规制--兼论我国《合同法》第329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些跨国公司纷纷登陆我国,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利用专利战略和标准战略取得技术垄断地位,打压我国民族工业,如著名的DVD知识产权纠纷,数码相机专利垄断案,思科诉华为案等,在产业界造成了极大震动和反思,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热烈研讨,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如何有效对技术垄断进  相似文献   

11.
《反垄断法》第20条第2项所述"取得资产",应当理解为营业转让,而非一般的财产买卖。因为,只有构成营业转让的资产买卖行为,才能导致类似于合并和股权收购的经济效果(即营业合并),也才有必要对之实施反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反垄断法》对抽象行政行为垄断仅用第37条予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该条文对抽象行政行为导致的垄断界定比较模糊,并未作更进一步的规范。由于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对象不确定、可反复适用、不可诉等特点,其导致的抽象行政行为垄断所造成的限制、排除竞争的后果要远远重于具体行政行为垄断。  相似文献   

13.
夏永仕 《法制与社会》2010,(19):99-100,106
本文就"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的有关争议问题从法学和部分经济学的视角对该并购案进行多角度分析和思考,认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是外资企业之间的并购,我国《反垄断法》对此行为有管辖权,该并购案额度上符合申报标准,执法机构有权利和义务审查以实现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4.
15.
美国于2007年制定了《2007年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为配合该法案的实施,又于2008年公布了实施细则草案。美国新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立法降低了外国投资者投资的泛政治化风险、提高了审查程序的透明度、加强了外部监督,从而增强了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可预期性,在规范外资并购交易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美国国家安全。目前我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立法刚刚起步,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2008年8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31条明确提出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交易进行国家安全审查。为有效实施该条规定,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最新立法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6.
公共利益理念是反垄断法的核心理念,其核心地位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公共利益理念是现代反垄断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公共利益理念又是反垄断法多元价值的整合平台。反垄断法公共利益理念的内涵主要包括有效竞争、消费者利益及整体经济利益等。反垄断法公共利益理念通过条文化也即通过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来体现其功能,具体而言就是:公共利益是判断是否构成限制竞争行为的重要标准,公共利益是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重要依据,公共利益影响反垄断法的执行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中的公共利益条款还存在较严重的缺陷,需要从两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在概念的使用上要做到一致化,二是在内涵的把握上要做到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和专业人员经验的缺乏决定了中国反垄断在立法与适用上都会出现大量困惑与争议。本文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准确把握反垄断的本质,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厘清其与市场、竞争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态势,从而端正反垄断的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政法学刊》2017,(5):80-88
执行程序中,可否抵销有三种学说。从程序保障实体角度分析,应采用限制说。《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第十九条,设置了不当的限制性条件。此种不当混淆法定抵销和意定抵销,侵害债权平等主义的落实。以程序安定为原则,执行抵销应坚持在执行异议之中提出。在执行法官审查抵销权行使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债务人针对驳回裁定可提出执行异议之诉,债权人针对允许裁定亦可提出执行异议之诉。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自动化决策技术,算法既具有促进市场竞争的潜力,又是经营者获得市场力量的重要来源,甚至可能被经营者滥用实施算法垄断行为。算法垄断行为类型多样,除算法共谋、算法个性化定价外,还包括算法自我优待、算法掠夺性定价、算法剥削性滥用和算法驱动型经营者集中。作为一种新型垄断行为,算法垄断行为对现行反垄断法理论和制度构成了挑战。为有效规制算法垄断行为,需要构建“市场力量—市场行为—竞争损害”的反垄断法分析框架,强化对市场力量和竞争损害的评估;区分垄断行为判断标准与反垄断法立法目标,以竞争损害作为垄断行为定性的根本标准;健全分类综合规制模式,建立以法律规制为主、技术和伦理规制为辅以及反垄断法规制为主、其他法律规制为辅的综合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自《反垄断法》于2007年8月30日颁布、2008年8月1日施行以来,关于《反垄断法》是否平等适用于国有经济的争论不断,对是否能借公平竞争法则打破现实中存在的国有经济特权,更是疑虑重重。问题的症结在于,认识层面和法律层面都没有区分国有经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和具有合理性及必要性的垄断地位,只有后者才属于《反垄断法》适用除外情形。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核心的反垄断法普遍适用于国有经济,不仅具有宪法上的依据,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理论上的适当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