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岳君 《奋斗》2005,(2):33-3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林业工作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明确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林业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重组.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为社会创造多种福祉。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发展现代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县占全国总县数的66%,还有分别占国土面积18.1%和4%的沙地和湿地。山区、沙区、林区和湿地区生活着59.5%的农村人口,是林业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卢展工书记的重要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发表后,在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对全省改革发展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一年多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之风劲吹中原大地,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形成了思转变、谋转变、促转变的良好局面,在全省经济社会领域上演了一场深刻变革的现代大戏。  相似文献   

4.
水利厅党组作为湖北省水利建设的领导核心,根本任务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推进全省水利可持续发展。两年来,我们把党建工作与全省水利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建设善于引领科学发展的班子为重点,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把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落脚点放在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性上,围绕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解放  相似文献   

5.
围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林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绿色伊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阐述如何加快伊犁林业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从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手段等方面谋划了建设生态伊犁的战略构想和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先进成果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论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在林业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重大转折时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确立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发展思路,是白龙江林业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发展林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林业的时代重任,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林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呼唤林业的大发展,要求加速推进林业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为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林业建设的新起点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林业建设走过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是一个森林资源经受破坏、恢复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林业建设指导思想从不断强化到逐步弱…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8,(11):58-59
近年来,新华桥种苗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努力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双赢,在调整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打造发展亮点的同时,以实施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为指导,发展产业品牌战略为根本途径,实现生态育林、科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地处长江及黄河上游,是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的林业大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使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是我省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自2007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于2010年完成。截至当年11月底,  相似文献   

11.
林爱民 《世纪风采》2007,(1):I0001-I0001
“十五”以来,扬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市为抓手,转变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促进了全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山区发展优势在山,潜力在林。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加快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试验区建设、后三峡建设、“天保二期工程”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等契机,在科学保护生态资源的同时,做大做强林业后续产业,不断增强林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襄垣县林业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上响亮地提出了保二争一不落三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林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转变造林投入机制、突出生态效益化为重点,以生态经济型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生态化战略,重点开工建设十大造林绿化工程。  相似文献   

14.
刘延春,现任吉林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他思维敏捷、勇于创新,为吉林林业找到了发展生态林业的新方向;他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开创了以生态草建设工程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先河;他锐意改革、敢为人先,加快了吉林林业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步伐。在他的带领下,吉林林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  相似文献   

15.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国林业的改革和建设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时期,"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的地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即将出台,林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偏远地区国有林场改革、改制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在林业的改革和建设中,如何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更好地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的建设服务,发挥其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领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紧密联系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际,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着力转变不  相似文献   

17.
孙森 《奋斗》2009,(1):18-19
近年来,大兴安岭松岭区(林业局)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始终不渝地坚持构筑生态林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实现全区(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国林业的改革和建设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思考与运用》2005,(2):F002-F002,i001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潼南县林业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方向,以各项林业政策为基础,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为目标,为潼南人民营造一个“山更青,水更秀”的优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应锐  李波 《先锋队》2011,(9):F0004-F0004
今年以来,襄垣县林业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上响亮地提出了“保二争一不落三”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林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转变造林投入机制、突出生态效益化”为重点,以生态经济型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生态化”战略,重点开工建设十大造林绿化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