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私法上的法律冲突是指不同国家的民商事法律在适用效力上的抵触。法律冲突的实质在于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外效力之间的冲突。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包括冲突法解决方法和实体法解决方法,其中冲突法解决方法是最重要最常见的用来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社会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涉外知识产权案件频频发生。而有关该类型案件法律适用方面理论争议较大,在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方面尤其如此。传统观点认为,知识产权严格的地域性决定了在一国取得的知识产权仅具有域内效力,原则上不发生域外效力,因而根本不会产生法律冲突问题。但随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知识产权法的法律冲突也就产生了。鉴于此,有关国家已开始知识产权的冲突立法,承认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专有权,在空间上的效力并不是无限的,它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其实,区别知识产权域外效力和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目的在于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冲突法,以保护权利人。  相似文献   

3.
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与适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传统的管辖权理论,反垄断法依其公法性质而具有严格的地域性.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在经济组织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情况下,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纷纷突破传统的管辖范围,主张本国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我国正在制定反垄断法,在该法中安排域外适用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及法律适用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静 《湖湘论坛》2007,20(3):92-94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并不能推论出知识产权法没有域外效力,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的实现同样不需要打破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不能将国际私法上的域外效力混同为实体法上的空间效力范围.国际技术贸易、文化交流等社会事实,各国普遍承认知识产权为一项法律保护的民事权利且赋予外国人以民事法律地位,各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各有不同是产生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真正原因.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大致有来源国法和被请求保护国法两大类方式.  相似文献   

5.
新刑法对我国刑事管辖权制度作了较大修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公民在域外犯罪的管辖问题.原则上规定中国公民在域外犯罪都适用我国刑法,取消了以犯罪地法律为标准的规定,增加了有关特殊主体的刑法域外效力的规定.二是普遍管辖权问题.新刑法第一次在我国刑法法典确立普遍管辖权制度,有利于我国行使国家主权、履行国际义务,与国际犯罪作斗争.  相似文献   

6.
运用国际方法解决跨国公司的法律冲突不仅是因为国内法无法协调矛盾,也是跨国公司自身发展的要求。其解决方法可以借助世贸组织这一平台协调跨国公司的法律冲突;重视冲突法的运用,将统一实体法与冲突法相互配合使用;依冲突法而适用外国法可以有效保护发展中国家相关利益,减少跨国公司滥用控制权。  相似文献   

7.
公法是中国法治的基础和特色,我国法治制度可能的域外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公法制度上。我国公法制度域外价值的可能性条件包括大致完备的制度基础、明确的意识指引以及较广阔的适用空间等。我国公法制度的完善程度、我国经济及政治发展模式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域外国家的政治制度变迁以及其他公法理论和制度的挑战,决定了我国公法制度域外价值的限度。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证券法在实施过程中,确立了支持证券法域外实施的行为标准和效果标准以及反对证券法域外实施的交易标准。面对不同的法律要求,联邦法院在实践中或者遵循Morrison案判决,或者执行《多德—弗兰克法》,或者利用整个案件的一部分发生在美国的事实迂回适用联邦证券法,最终达到服务于美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和美国的利益需要的目的。我国《证券法》目前尚无关于域外效力的有关规定,为了维护我国投资人和发行人的利益,应确立效果标准,赋予其域外效力。  相似文献   

9.
行政救济是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也是行政民主与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如何建立完善的行政救济机制是行政法学界的热门话题.国内公法学者韩春晖在《现代公法救济机制的整合——以统一公法学为研究进路》一书中,提出了“多元和整合是现代公法救济机制发展过程中‘一体两面'”的基本命题.该论断直击我国当前公法救济机制的现实问题和困境,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公法救济机制的精准判断和科学指引.其中,“多元化”是现代行政救济机制发展的明显趋势,“整合”则是现代行政救济机制发展和完善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冲突法中侵权法律适用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第一次冲突法重述》和《第二次冲突法重述》采用了不同的法律选择方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冲突法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理念的不同。本文对美国冲突法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从具体法律适用、理论基础及价值取向的角度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将其与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讨论了美国冲突法侵权法律适用的演进对我国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坛》2009,(1):36-37
韩大元在《法学》2008年第10期载文《全国人大常委会新法能否优于全国人大旧法》,探讨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与非基本法律的关系等宪法问题。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宪政基础、宪法地位、宪法职权、立法程序都不同,两者不是同一立法机关。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并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职权在效力层次、范围上都高于、大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因此,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新法与全国人大旧法之间的冲突,不能简单适用解决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冲突的“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相似文献   

12.
涉外民商事案件中的识别是法官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特定法律事实进行定性、分类并对有关规则进行解释,从而确定管辖权规则或冲突规则的认识过程。由于各国法律存在广泛冲突,运用不同法律进行识别,往往导致不同结果,从而形成识别冲突。识别冲突是冲突法领域的特有概念,是各国实体法和冲突法上的冲突在司法阶段的表现。关于识别冲突的解决,国际上至今没有统一的立法和主张,法院地法说、比较法说、准据法说等都各有利弊,需运用最密切联系理论解决识别冲突,即根据识别对象的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的"最适当的法",以最密切联系理论为指导的"自体识别说"有利于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实现"冲突法正义"与"实体法正义"的真正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甘肃理论学刊》2014,(6):F0002-F0002
刘志刚河南汤阴人。法学博士,博士后,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基础理论。长期关注宪法诉讼制度、基本权利、宪法与民法的关系、法律规范的冲突解决方法等问题。目前。在国内外法学类核心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主要著作:《立宪主义语境下的公法问题》;《立宪主义视野下宪法与民法的关系》;《立法缺位状态下的基本权利》:《法律规范的冲突解决规则》。“宪法私法适用的法理分析”、“立宪主义的人性分析”、“政治冲突的司法解决与宪法裁判的政治化倾向”、“特殊权力关系下的宪法权利”、“司法审查视野中的诉的利益”等。  相似文献   

14.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和大陆的法律冲突由原来的国际法律冲突改变成为区际法律冲突。造成冲突直接原因是立法管辖权的规范的确立,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手段是区际司法协助。其步骤:权宜之计是类推适用国际司法及制定各自的区际冲突法.根本解决是实现两地实体法的趋同化,包括中国立法的国际趋同化和香港法津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进行封存是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的重要方法。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未成年犯罪人回归社会,实现了与有关国际条约的接轨等。但这一制度具有适用对象范围狭窄、与有关法律法规相冲突和适用程序不明确等不足,结合域外规定,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扩大适用对象的范围、健全配套制度、完善适用程序。  相似文献   

16.
区际法律规避和国际法律规避同样因为各法域间的法律制度差异而出现,是现实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区际法律规避的性质和国际私法一样,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不应与公共秩序保留混为一谈。判定区际法律规避行为有效性要考察其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对它的效力的判定,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冲突法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也论解决海峡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法域国家解决区际民商事法律冲突采用不同的模式。对于中国区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解决,学者们也提出不同的主张。但是,这些模式是否适合于解决海峡两岸的民商事法律冲突问题,还需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两岸的民商事法律冲突是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由于这种冲突具有阶段性与渐进性并存的特点,因此,冲突的解决不可能一步到位,也必须采用阶段性、渐进性的措施。不论理论上存在什么缺陷或不足,从务实、需要的角度考虑,海峡两岸适用各自的区际冲突法或类推适用各自的国际私法解决相互间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是现阶段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国际社会,欧洲联盟一个特殊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目前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唯一的国际组织。但是一体化实践中欧盟必然会遇到的冲突是欧盟法与其成员国国内法之间的冲突,本文从欧盟法的概念及其体系入手,阐述了在一体化实践中形成的解决此冲突的欧盟法两种主要原则——直接效力原则与优先效力原则。  相似文献   

19.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是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第一个经营者集中被否决的案件。具有示范性作用。该案实践了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效力、立法目的和宗旨、反垄断审查实质标准和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综合地反映了我国反垄断法的发展现状,见证了我国反垄断法理论的丰富,有助于我国反垄断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透明行政”的专门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分量勿庸容疑.无论如何评价其突破意义都不为过。不过.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文化、政府理念、官员心态等诸多现实因素,都必然加深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艰难.影响立法方案的取舍。正因此,从立法层面审视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制度冲突乃至某些“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