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研究》2007,(6):79-80
专题笔会(1-79)探究犯罪研究的新思路揭示经济犯罪的新规律…………………………………………本刊记者理论研究(1-2)宽严相济政策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判………刘沛谞(1-10)论我国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规则……魏韧思顾星(2-2)法律社会成本之实证分析……………………赵军(2-10)论经济全球化对有组织犯罪的双重影响……刘庆飞(2-15)辨认原理、规则之解析与构建……宋远升李瑱(3-2)八看“八大治安顽症”………………………金其高(3-8)论侦查的功能、目的和价值…………………刘静坤(3-14)论犯罪情报管理………………………………瞿丰(4-2)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2.
《犯罪研究》2005,(6):80-80
·专题笔会·(1-2)侦查程序和人权保障…………………………倪瑞平(1-3)上海的社区预防犯罪工作状况………………乐伟中(1-5)犯罪控制与人权保护…………………………龚培华(1-7)以人为本依法治监…………………………杨正鸣·理论研究·(1-9)侦查监督探析…………………………  相似文献   

3.
《犯罪研究》2004,(6):80-80
·专题笔会·(1-3)预防犯罪创新·理论研究·(1-13)秘密侦查措施的立法构想……………………徐公社(1-18)浅谈我国诱惑侦查之规制…………邱宁波何军兵(1-24)恐怖主义定义解读……………………………陈志军(2-2)社会转型时期犯罪人的犯罪目的研究……丛梅(2-8)证券、期货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法行政机关是依法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民主、塑造社会诚信、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大责任。把握好工作方位,发挥好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一、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决定了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2004,14(6):65-66
特约文章充分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て笠抵恫ā跖逯?004.13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陈美章2004.16专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旋律之音——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概况(2003)……………………………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2004.63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专题充分发挥民间团体优势努力推进知识产权建设……………………………………………王景川2004.43发挥商标在知识产权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李东生2004.45推进版权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强民间团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以说,和谐社会的这六大特征,都和我们司法行政担负的职能密切相关。司法行政应当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司法行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特点司法行政是与司…  相似文献   

7.
林春明 《山东审判》2005,21(3):13-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其内涵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其外延看,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其基本表现应该是高度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司法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公正文明司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又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加强司法文明建设对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功能,提高司法的影响力和…  相似文献   

8.
王韶华 《中国司法》2005,(12):82-8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总书记对“和谐社会”内涵的阐述表明“民主”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而与法治紧密相关的司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本文就是对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司法是法治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构建和谐社会,实行法治,必须强化司法能力建设进行了探讨。一、和谐社会必…  相似文献   

9.
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论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韩大元 ( 2 - 0 0 3)……………………………………………………宪法程序的类型以及功能莫纪宏 ( 2 - 0 0 8)…………………………………………………………………完善宪法程序若干问题初探童之伟 ( 2 - 0 1 3)………………………………………………………………论我国宪法司法适用的空间焦洪昌 ( 2 - 0 1 8)………………………………………………………………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完善刘茂林 ( 2 - 0 2 4 )…………………………………………………………………论宪法监督的司法化…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2007,17(6):98-100
特约文章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与国际条约的关系…………………………………………汤宗舜2007.2.03我国商标确权机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杨叶璇臧宝清2007.2.11学术论坛知识产权法定赔偿的司法适用…………………………………………周晖国2007.1.03解释与转型:知识产权去“智力化”的阐明…………………………………………黄汇2007.1.11作品精神权利的秩序价值……………杨延超2007.1.19我国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制度之构建——从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第一案”起…………………………………………刘友华2007.2.17著作权法中电影…  相似文献   

11.
监狱检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面对的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服刑人员,如何在这个特殊群体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确保监狱的和谐平安,是当前监狱检察面对的崭新课题。监狱检察在构建监狱和谐、打造监狱平安活动中,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刊首寄语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本刊评论员(1—1)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刊评论员(2—1)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本刊评论员(3—1)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本刊评论员(4—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刊评论员(5—1)改革正未有穷期本刊评论员(6—1)本刊特稿谈如何在司法领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周玉华(2—4)努力提高立案信访工作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司法服务丁义军(3—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开创人民法院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周玉华(4—4)司法的目的与方法郝明金(5—4)本刊专访谋划改革蓝图,再创辉煌业绩——就二五…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和谐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本文着重探讨了司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在充分论述司法与社会和谐具有和谐性的同时,也指出了二者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希望借此更能全面、客观、深刻地认识司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更好地完成通过司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和使命。  相似文献   

14.
法 理 学从司法实践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法制建设———论法与社会的互动……………………范愉(1·3)冲突解决的理想性状和目标———对司法正义的一种理解……………李琦(1·13)《法律科学》1999-2003年载文、作者及引文计量分析与研……究王钜春,赵庆菊,杨杞(1·124)论法律渊源———以法学方法和法律方法为视角……………………………………李龙,刘诚(2·3)法学体系中存在中义的社会法吗?———“社会法”语词使用之确定化设想…竺效(2·61)法律文化:法学研究的双向视………………角李其瑞(3·3)权利的伦理解……………………………  相似文献   

15.
李福全 《中国司法》2006,(12):17-18
江苏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深入推进“两个率先”,大力建设法治、平安、诚信、文化、绿色“五大江苏”,使我省全面进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为司法行政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舞台。一、认真履行“大调解”职能,以平息社会纷争求和谐随着江苏人均GDP快速增长,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凸现。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迅速创建“大调解”机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调解有机衔接,极大地增强了矛盾调处的合力和效果。仅…  相似文献   

16.
潘鹰芳 《中国司法》2007,(11):60-61
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努力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者、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重大实践。近年来,黄浦区司法局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本区的实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和实践,积极履行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司法行政工作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  相似文献   

17.
一、刑事司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建设目标一经提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理想。刑事司法这个保障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是处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大量的严重矛盾的关键途径,而且在更高层面上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起到了打击犯罪、稳定社会、保障人权、缓和矛盾的重要作用。刑事司法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而这正是为了保障社会生活的和谐。建国以…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城市的大背景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为春运撑起平安保护伞,春运就会更加平安、顺畅,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9.
本期话题无规矩不成方圆本刊评论员(1—1)新蓝图,新征程本刊评论员(2—1)理念指引实践本刊评论员(3—1)新机遇,新起点,新发展本刊评论员(4—1)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本刊评论员(5—1)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本刊评论员(6—1)本刊特稿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周玉华王继青(1—4)论司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丁义军(2—4)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动法院工作健康顺利发展尹忠显(3—4)“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与哲学基础周玉华秦秀春(4—4)坚持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丁义军(5…  相似文献   

20.
法理学 宪法学 行政法学批判与重构———地方人大“宪法监督权”研究之反思任喜荣( 1 .33)………………………论禁止不利变更涂怀艳( 1 .4 7)………针对国家享有的财产权———从比较法角度的一个考察林来梵( 1 .54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兼及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理论根据杨建顺( 1 .6 3)………………………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探微袁明圣( 2 .3)……………………………公听代表人制度研究薛刚凌 殷志诚( 2 .57)…………………………社会的法律与国家的法律———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中西法律的差异周永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