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因此,我们回顾过去30年中国青年工作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走过的道路,离不开这三大背景: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世界的影响;走向未来的种种尝试、思考和探索.田杰:深圳青年学院副院长,教授.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是青年科学发展的第一个世纪.青年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以二十世纪我们这个世界的发展为物质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或者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发端的社会.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中,青年作为社会的独立群体已经确定无疑,青年文化与青年运动冲破了家庭、民族、国家的界限,染上了  相似文献   

3.
韩文乾 《人民论坛》2015,(8):185-187
盲目崇拜外来文化是当前值得高度警惕的一种现象。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精华可以"洋为中用",以此来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但如果养成了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的习惯,不能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必然导致文化发展误区。产生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因素驱使、环境因素影响和教育因素促成。消除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提升文化自信需要从根做起、形意结合、以小聚大及注重节奏。  相似文献   

4.
"00后"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眼界更为开放,兴趣爱好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呈现出六大新特征:一是对社会问题看法出现"观念分层";二是理性爱国;三是传统"权威意识"渐趋淡化;四是"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二元并存;五是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并存;六是平权意识与规则意识强。"00后"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与入世全球化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在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体现其自身特点的新的价值观,其价值观演化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独特性,而不断演变的青年价值观总是不断孕育着未来新文化的因子,并最终将反哺和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全球性和地方性的青年运动风起云涌,不仅展现了新时期的青年力量,更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革。近年来,国际青年运动表现出诉求分化、虚拟动员、"全球议题"的特点,并呈现出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的转向。在全球与本土的张力下,我国的青年集体行动呈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责任与担当、独立与理性成为主旋律。本土发展的青年集体行动,与我国重视青年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基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青年工作结构和模式是分不开的,而这些要素正是我国青年运动呈现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并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圆中国梦     
《台声》2018,(11)
正798.台湾青年有着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传统精神,两岸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21世纪的新时代,是我们两岸年轻人放飞自己梦想的好光景。随着大陆"31条惠台措施"的出台,很多像我一样的台湾青年来大陆追寻梦想,两岸青年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为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现代转型, "少年"、 "青年"作为现代性的特征被反复强调. "青年"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富有批判精神,并被赋予青春期反抗、内在冲动和乐观主义等特征,同时又包含了偏激、破坏、狂热、粗暴的先锋精神.新文学运动一直延续着"青年"的特征.从五四文学到左翼文学,从延安时期的工农兵文艺到"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文化.都可以看作是"青年"精神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体现.但经历了"文革"后,中国社会结束了"青春期",逐步进入了告别理想、崇尚实际的"中年期".进入"中年期"的文学的特征是以中年作家的创作为主体,作家逐渐形成自己的成熟风格和对社会的稳定看法.他们不再以理想主义为动力,而是沉入民间大地,履行独立的批判功能,同时也存在着隐患.在21世纪,对照研究两个"新世纪"的文学特点及其精神,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世纪文学的特征、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寻求未来文学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创造物质财富所需要的传统要素如自然资源、资本的作用会相对下降,各国经济的增长将以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依托。在此,我们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及我国未来人才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些构想。一、21世纪人才素质的构想1.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面向世界的“国际人”。美国的诺曼·卡鲁斯在谈及21世纪时说:“整个世界都有一种日益增长的人类共同意识,人们越来越感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机遇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实现全球网络化。网络化必将使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重大变化。“青年不仅是祖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同时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希望”。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中国青年的殷切希望。因而,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为当今时代赢得我们的“未来和希望”极其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支撑起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世界的稳健步伐,4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文明互鉴。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仅是我们对未来蓝图的憧憬,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我们将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1.
青年文化是青年这一群体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边缘性、时代性、反叛性、超前性的特征.青年文化对青年人格具有导向、激励和塑造作用.要努力把握好青年文化建设的方向,把青年文化建成为符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在帮助青年树立健康理想人格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于香港回归以来的一系列政治行动体现出的虚假"本土意识",本文梳理了影响这种本土意识运行机制的三个结构性因素:超级地租、产业结构变动和高等教育文化资本通胀。香港青年的生存状态造成了其本土意识的极端化与政治化,但是这种意识存在内在矛盾。随着"港版国安法"的落实,本文建议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香港特区政府从继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重视民调数据积累和宣传、关注青年发展空间及高等教育改革、占领海外新媒体宣传阵地等四个方面作为未来应对香港青年问题的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迅速崛起的中国青年中,"海派"青年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群.这些生活在昔日大上海——"冒险家乐园"中的年轻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他们无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还是在行为特征上,都表现出与内地青年不同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海派"青年文化.本文试图概括"海派"青年文化的特点,并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作一剖析.开放性的"海派"青年文化与内地青年的正统、保守和相对封闭相对照,"海派"青年文化则表现出新潮、现代和开放的总体特征.本来,上海就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曾接受过西方文化的长期熏陶,对西方文化的开放和较强的吸收能力是"海派"文化的固有特征."海派"青年无疑承袭了  相似文献   

14.
赵钢  王岩 《前沿》2008,(3):75-77
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有了青年我们国家就有了希望,毛主席说:"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有了优秀人才,再加上我们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才能达到.所以,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认清未来历史的重任,为建设祖国努力学好知识,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使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要实现上述目的,就必须首先了解教育对象的情况,认识教育对象的特点,尤其要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青年的特点,了解他们的政治观念,以便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拓宽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历史的经验总结和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建设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西部公安领导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是推动西部公安工作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拓宽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的内涵是破除局部观念,树立大局意识;破除内陆观念,增强开放意识;破除"无所作为"观念,树立不甘落后、奋发进取意识.要"拓宽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必须学好理论,打牢基础;考察交流,学习东部;内外培训,更新思维;立足本地,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开辟了数字化生存的网络时代.青年社会化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网络和很大程度上借助网络崛起的青年自组织,已经成为青年社会化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克服共青团长期形成的"组织优越感",以平等尊重、开放包容的心态,实现对青年自组织的团结凝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实现"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工作影响全体青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解决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青年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青年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青年文化建设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以不断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增强青年的精神力量,为发展和繁…  相似文献   

18.
傅治平 《新东方》2013,(5):I0001-I0001
<正>曾有专家断言:21世纪世界将进入海洋经济时代。实际上,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上众多海洋国家试图重温大国崛起的海洋梦,相继打起"海洋经济牌",海洋开发成为一种新趋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中国也开始真正觉醒了,清醒的海洋意识促使中国把开放的目光凝聚到了大海,在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提出了影响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海洋强国。这也意味着中国真正面朝大海,开始了根本性的经济转型。于是,中国的广袤海域承载起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复兴强国之梦。以往的地理教科书总爱炫耀"中国地大物博"。其实,中国地虽大,而物并不博,按照人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9)
<正>两岸青年方向更明确目标更坚定未来更可期人生更幸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青年的热情和奉献,洋溢着对青年的关注、关心、关爱,也对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在两岸交流方面,青年交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曾表示,青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也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加强青年交流是我们推动两岸交流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和重点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透视香港青年的精神风貌时,人生价值观成为观察的"窗口".在香港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强化的个人成就取向成为香港青年人生价值观的突出特点."博个'老细',(港人对老板的俗称)当当"、"一心一意揾食赚钱"、"出人头地,为人崇尚"、"宁当蛇头,唔(不)做龙尾"等等心态,就是今日香港青年个人成就观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是香港社会个人主义的发展取向与成功意识的缩影.香港青年这种个人成就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原始动力,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多元文化冲击而成的产物.它既受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