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86,(4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十月中旬对中国的丰富多采而又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为中英关系史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世界舆论评价她这次访华是“二十世纪历史上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转折之一”,是“尼克松一九七二年访华以来一个外国人对中国进行的最令人感兴趣的访问”。  相似文献   

2.
李楠 《瞭望》1986,(41)
在中国的大地上,时令又到了金色的秋季。在这风物宜人的季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偕同她的丈夫爱丁堡公爵前来访问。这是一次隆重的国事访问,也是中英两国长期接触和交往的历史上,在位的英国君主第一次前来中国访问。女王的新闻秘书迈克尔·谢伊说,这次访问“将是伊丽莎白女王做出的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 无论是中国或者是英国,都对这次访问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去年六月,赵紫阳总理访问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宴请时,就表示她愉快地期待着对中国的访问。今年六月,胡耀邦总书记访  相似文献   

3.
李鹏总理于6月29日至7月12日相继访问奥地利、德国和罗马尼亚。李岚清副总理等高级政府官员和30多位大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随访,体现了经贸关系是李鹏总理这次访问的重要内容和一大特色。 李鹏总理访问的第一站是奥地利。去年4月弗拉尼茨基总理访华,是历史上奥地利总理首次访问中国。这次李鹏总理访奥也是两国历史上第一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总理顺利结束对西欧六国和欧洲共同体的访问,于六月十六日从意大利的米兰乘专机回国。赵总理临行前在机场发表谈话说:“这次访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它将作为中国同西欧关系的新篇章而载入史册。在历时十八天的访问中,赵总理同六国政府和欧洲共同体的领导人就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并会见了朝野各界人士,同各国人民进行了广泛接触。赵总理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欢迎和盛情款待。赵总  相似文献   

5.
许国跃 《团结》2011,(2):4-8
2011年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在和平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两岸各项交流也沐浴春风,呈现出春意盎然的喜人景象。3月18日,刚刚参加完“两会”的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应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之邀.率领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一行20人.赴台湾进行为期8天“回访之旅”的访问。由民革中央主席率团赴台访问。在民革历史上尚属首次,同时也为海峡两岸高端参访写下浓重的一笔.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6.
雷颐 《各界》2012,(10)
许多人知道何炳棣先生大名,早在“文革”时的中美关系“破冰”之际。极少数知名“美籍华裔”学者获准访问祖国,何即其中之,自然引人注目。尤其是他在香港左派杂志发表的长文《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热烈赞扬新中国,  相似文献   

7.
共同的历史遭遇和斗争经历以及追求和平、合作、发展的现实愿望,使中非结下了深厚友谊2006年被称为是中国外交的“非洲年”。从年初李肇星外长访问非洲六国、中国政府首次对非洲外交发表《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到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上半年前后访问了非洲十国,几件大事引起国内外媒体对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8.
“打击、制止盗掘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二是克服官僚主义。”这番话是历史学家、教育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日前接待笔者访问时讲的。 周谷城说: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  相似文献   

9.
1908年,中国当时最大的军舰“海圻”号前往南洋群岛慰问华侨。这是中国以政府名义联络、宣抚海处侨胞之始。“海圻”号所到之处,新加坡、泗水、爪哇等地的华侨深感这是祖国对他们的关怀,极为兴奋。率“海圻”号访问南洋者,是时任广东水师提督(司令)的萨镇冰。萨镇冰是中国近代以来海军史上重要人物,有“四朝元老”之谓,他的一生,历经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党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历史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地位显赫。1908年访问东南亚之举,使他得到了海外华侨的敬  相似文献   

10.
据台湾报纸报道,在今年5月下旬,现任台湾“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著名科学家吴大猷将到大陆进行学术访问。在海峡两岸科学界高层次学术交流掀开新的一页之际,人们对“国立中央研究院”这一40年代中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也予以关注。 成立于194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一个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就  相似文献   

1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需要有其精神支柱的。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历史的任务不同,还需要有其继往开来和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支柱。比如,我们现在搞“四化”,就需要建立同它相适应的精神支柱,或者说,要重视同“四化”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记者先后访问了上海经济区内的开放城市——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和福州,以及厦门经济特区,就上述问题请教当地同志,并作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三月二十三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将来我国访问,这是他第四次来华进行友好访问。本文追述了他前几次访问中国的一些饶有意味的情节,特别是一九七三年周总理与他会见时的一席长谈,令人难忘。中曾根这次来访,与胡耀邦总书记去年十一月的对日访问一样,都是在为二十一世纪中日友好而辛勤耕耘,具有很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荣兴 《瞭望》1996,(Z1)
1996年,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更为活跃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年。首先,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传统友谊与团结合作,进入了一个建立“全天候朋友”关系的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主席的非洲6国之行,是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对非洲最重要的访问。在访问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马里、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期间,江主席所受到的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盛大、隆重和热烈的欢迎,亲切、热情和友好的接待,为近年来国际外交中罕见。江主席提出的全面发展中非关系的5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土耳其相距万里。在土耳其成语、谚语和民间故事里,中国是“遥远”的象征。然而,中土友谊却有悠久历史。在中土于一九七一年八月建交后,特别是在土耳其总统凯南·埃夫伦一九八二年冬天访问中国之后,两国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心更贴近了。  相似文献   

15.
中美关系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中华美国学会会长李慎之中美关系经历一番挫折后,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近一年来有了明显改善。不久江泽民主席将访问美国,这是中美建交18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美,其意义自不待言。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5年前具有历史意义的“上...  相似文献   

16.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26日至 29日对非洲三国——尼日 利亚、坦桑尼亚和埃及的国事访问,是他1998年3月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6国以来的第二次非洲之行,也是卸任前对非洲大陆进行的一次告别之旅。 一任总统二度访非,在美国历史上实不多见。白宫发言人说,此次访问是对上次6国之行的一次“补充”,并为进一步发展美非本来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克林顿1998年对非洲6国为期11天的访问实质性成果不大,现在,在国内大选如火如茶决战在即、中东和谈已进人最关键谈判的重要时刻,日理万机的克林顿为何还要再度前往遥远的非洲大陆呢…  相似文献   

17.
4月27日至5月6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树对马来西亚、文莱、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进行了访问。海部这次东盟5国之行的突出特点是,公开表明日本在建立“亚洲新秩序”中不仅要发挥“经济作用”,并且要发挥与之相一致的“政治作用”。这是日本在亚洲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发展的又一努力。 海部于去年访问印尼后,原定于今年1月中旬开始访问东盟其他5国。由于海湾战争爆发,这次访问推迟了3个多月。据日本舆论界披露,海部在原来的访问中准奋发表将被作为日本对亚太地区外交的基本理论的“海部主义”,其基本内容是:促进亚洲地区  相似文献   

18.
关健斌 《求知》2011,(1):40-40
2010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结束对越南的访问之后又实现了一大壮举——登上了与日本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该岛是南千岛群岛中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岛屿。此次成功“登岛视察”使梅德韦杰夫成为苏联和现代俄罗斯历史上首位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19.
亚南 《瞭望》1985,(10)
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三月二日结束了对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为期五天的访问。这是自一九八三年年底美国在意大利、西德、英国开始部署中程核导弹以来,苏联外长对西欧国家的第一次正式访问。 葛罗米柯的这次访问恰好是在美苏日内瓦限制核武器谈判的前夕,而所访问的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北约成员国,它们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都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因而西方报刊认为,这次访问是苏联“为谋求西欧支持它的立场而作的一系列努力的一部份”。  相似文献   

20.
最近,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和反对,无视中日关系的大局,在日本、台湾某些人的秘密交易和策划下,以公职身份前往中国台湾进行访问。这是1972年中日建交后日本最高级别的政府官员访问台湾,其所作所为创下了恶劣先例。石原慎太郎在担任日本国会议员时曾多次访问过台北。他在今年4月当选为东京都知事后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将会访问台湾。11月13日,石原慎太郎打着关心地震灾情的旗号飞到台湾,并声称:“此次访问目的是对地震情况表示关切和慰问”,是“人道之旅”。但从石原访台的言行来看,他的所谓“人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