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灿 《半月谈》2004,(3):21-25
苏州被誉为中国城市中的“赶超明星”、“全能选手”: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位居全国城市第五位;荣获了包括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国家级先进称号。放眼全国数百座大中城市,苏州的发展之所以既快又稳,秘诀就在于苏州走的是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现代领导》2009,(7):6-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古至今,苏州一直是人杰地灵所在。苏州市原市委书记王荣调任深圳,再次把公众的视线吸引到苏州这一块土地上。改革开放30年来,苏州的官员随着苏州经济发展,调任外省和江苏省内升迁者颇多。这其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只做不说”、“做了再说”、“先上车后买票”是苏州张家港、昆山等地人们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还是苏州园区经验,都透着这样一股劲儿!  相似文献   

4.
樊宁 《台声》2002,(5):32-34
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来到祖国大陆工作、生活。江苏省苏州市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区,其中,很多台资企业落户苏州新区。为了谋求产业的第二春,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阖家团聚,台商老板、台籍干部携带家属来到大陆这个全新的环境。他们怀抱怎样的梦想来到大陆?圆梦的有多少?带着诸多疑问,我走进苏州新区“台商圈”。“台商到大陆投资是挡也挡不住的”2000年9月当选为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的王勋辉,身材魁梧,很富有感召力。身为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1992年就从台湾来到苏州新区投资兴业,…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长访谈苏州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物产丰富、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苏州人是自豪的,因为他们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和“甲天下”的古典园林,还有别名“东方威尼斯”的“水乡泽园”。苏州人是骄傲的,因为5个国家级开发区正在使这座古老城市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这些“因为”,让我走访苏州市长陈德铭。采访是在陈市长办公室进行的,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壁上那幅宋代范仲淹的名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前几天的采访中,不少市民都提及陈市长实施的实事工程。陈德铭为人谦和,平易…  相似文献   

6.
苏州河原名吴淞江,源自江苏太湖,东至上海外滩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53.1公里。1843年上海开埠后,因河道通向富庶的丝织中心苏州,越来越多的人称之为“苏州河”。  相似文献   

7.
一家代表钢铁材料发展新趋势的中外合资生产企业——苏州万利新材料有限公司,今年5月在苏州建成投产。 这家公司在改革实践中应运而生。去年初,中国黑色金属材料华东公司和苏州吴中集团针对石油、化工、冶金、机械、交通、建筑、太阳能利用及国防工业等领域适用的新型钢材短缺的现状,集中一批高级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8.
肖淇 《今日上海》2012,(10):36-36
国庆前夕,由民建上海市委与普陀区政协联合举办的2012“苏州河论坛’暨“浦江论坛”隆重召开。众多政协委员与相关专家等3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为苏川河沿线开发和推进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献计献策。当天,现场还举行了“苏州河论坛”网页的开通仪式。  相似文献   

9.
2001年1月2日,七名苏州旅客在江苏省徐州市花园饭店门前误将途经此地的男青年程鹏打伤。此案久处未结,程鹏不满,到市委、市政府上访,要求赔偿损失。云龙公安分局将此案列为重点清欠案件,由法制室和案发地派出所负责,抽调业务骨干赴苏州,与当事人反复协商,最终达成赔偿程鹏6万元的协议。这是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展的“清欠还账”活动中的一件实事。  相似文献   

10.
曹伟 《小康》2012,(10):50-53
正海归创业者们为什么会选择苏州?苏州的"丝绸"如何提高含金量?众多国际性大学为何都要落户苏州?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秘密,隐藏在苏州打造的国际化链条之中"在苏州呆了三天,感觉转型力度很大,苏州原来靠外向型经济,靠制造业,产业规模做得很大,到了一定高度,有积累以后现在投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它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你  相似文献   

11.
束兰根 《群众》2011,(11):56-57
2010年11月,交通银行挂牌成立苏州科技支行,成为系统内及苏州地区第一家科技金融机构。随着国内主流媒体的聚焦,科技金融创新“苏州模式”的影响力正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人大月刊》2005,(10):20-21
长宁区水系处于淀北片水系的末梢,上游黑水压过来,又不允许向苏州河排放,以至于河道黑臭久治不愈,从2004年下半年起,长宁区开始从苏州河引清调水,增加水动力,由此,新泾港等河道水质有了明显的改观。  相似文献   

13.
几代上海人都憧憬过泛舟苏州河上,一路观赏沿河景致的惬意时光。近年来,随着河水逐渐变清、河面桥影绮丽、河岸日显葱茏,加上沿河许多历史建筑的功能重塑,上海人已一边憧憬,一边积极筹备,开始行动。  相似文献   

14.
苏州拙政园是苏州有名的旅游景点,在鸳鸯楼下的鸳鸯池中,一张无意中拍摄的照片给了我意外的惊喜:鸳鸯戏水时荡起的阵阵涟漪为照片增加了几分动感,而鸳鸯悠闲的意境使我想起了:“楼下人笑谈风情,楼上人笑看风景”的名句。更为难得的是,它在黑暗的低光中跳跃,苏东波海棠诗中的名句:“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便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苏南人都爱看戏,无论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还是沪剧、锡剧、苏州评弹,一出《十五贯》,使绝大多数的苏南人从戏里都知道了那个尖嘴猴腮、三分像人七分像鼠的谋人性命存人钱财的窃贼娄阿鼠。但是,享受了多年太平盛世的绝大多数苏南人却料想不到,那个在戏文里的娄阿鼠竟会在最近幽灵般地从戏文里钻了出来,真实地出现在了他们的生活中。鼠影初现江苏省吴县市台口镇,在苏州币的北边10公里处,位于元和塘和黄埭荡的交汇处,苏虞公路、苏虞运河相对平行着穿镇而过。相传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曾由此“携西施泛五湖”,故…  相似文献   

16.
潘讯 《群众》2020,(3):42-43
2020年新年伊始,屹立于改革开放潮头的苏州,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气魄,召开“开放再出发大会”,引发各路媒体高度关注。对于站在新的历史坐标系中的苏州而言,开放再出发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意义,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动员令”,也是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宣言书”。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多次强调:“苏州既要做创新的高地、产业的高地,也要做生态的高地、文化的高地。”在“开放再出发”的新要求下,应如何建构苏州的文化高地?激活苏州文化传统的开放基因开放是历代苏州繁荣的驱动力,是苏州文化最深厚的基因。开放基因根源于经济、商业的培育与刺激。明代中叶大运河疏通之后,苏州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南来北往的行商坐贾,甚至跨江逾洋、联通海外,一跃成为中国经济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17.
《人民公安》2013,(8):43-43
中国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10,(4):61-61
在江苏苏州,干部选拔任用正逐步“市场化”。今年,苏州市市级机关县处级副职干部将全部实行聘任制,聘任期结束考核不过关将不续聘。苏州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除特殊岗位外,苏州凡提拔担任市级机关县处级副职干部,实行聘任制,党内职务实行任期制。聘期、任期一般为3—5年。试用期为半年或者一年,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首个聘期、任期的期限,使聘期、任期逐步与党委、政府届期接轨。  相似文献   

19.
“佳合”结缘姑苏城肖静彼特·拉斯谬森是丹麦佳合公司驻中国总代理佳合是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在苏州新区三期工程的总投资近一亿美元,这是丹麦在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彼特·拉斯谬森在苏州新区有口皆碑,不仅仅是因为这个金发碧眼的洋老板“礼贤下士...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 《群众》2011,(8):21-23
记者:蒋书记,您好。苏州是全省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窗口,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剧变,由于经济外向度较高,苏州受的冲击较大,请您谈谈金融危机及其后国际经贸环境的一系列新变化对苏州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