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结合区情实际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践,积极探索,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全面启动、组织实施了“南岗三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引领学雷锋志愿服务向组织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12日至19日,长宁区针对全区近期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这“三创”工作,分别召开了长宁区处级干部专题研讨班、处级单位党工委书记专题研讨班和行政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9,(6):30-30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委、区政府以创建文明城区为抓手,努力提高城区文明程度、市民素质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四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文明城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4.
《青年探索》2008,(3):27-27
据有关传媒报道,2008年4月20日,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一行在考察广州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同时,来到了赵广军志愿服务工作室,了解广州志愿服务情况。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导刊》2013,(3):26-26
北京市海淀区和中国人民大学本着“资源共享,增进合作,优势互补,同创共建”的原则,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智,共创全国文明城区,推动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共建文明校园”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有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共建文明校园,同创文明城区”各项活动,参加中央、北京市等各级文明创建活动。对“海淀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知晓率、支持率均达到100%,了解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各项基本指标。二是道德风尚良好,志愿服务深入。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师生道德素养的有力抓手,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注册率、参与率达到较高水平。发展网络志愿者,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6.
讲文明树新风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知名品牌,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响亮主题,3月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视讯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志愿服务工作。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中国红十字会、全国老龄委代表参加会议。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7.
文明城区:五载创建厚积薄发2012年,作为全省首家获得“省级文明城区”荣誉称号的碑林,再次收获这份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在创建过程中,碑林区还把文明单位的创建与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城区文明化程度和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紧密结合,坚持文明单位“届期制”动态管理,定期例会、年度培训,以交流学习拓展合作空间,使文明单位与驻地的联系不断加强、沟通日益顺畅、合作渐趋深入、成效更加显著,激发了文明创建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态势。一家家代表着企业追求和员工向往的文明单位脱颖而出,引领着地区文明发展的方向。2012年,又在各级文明单位中全面推广道德讲堂、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牌、开展文明传播志愿服务的“一堂、一队、一牌、一传播”建设,进一步提升创建质量。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09,(7):43-43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在提升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等荣誉称号。特别是在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力度的逐渐加大,新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也逐步改变了“政强社弱,以政代社”的局面,初步形成了政府大力推动、社会积极参与的新格局。目前,新区已初步形成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成立了桃都志愿服务中心,加强对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指导,探索建立七大运行机制,促进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科学高效开展。一是分级式负责机制。制定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肥城市桃都志愿服务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三级组织管理架构,分别是肥城市桃都志愿服务中心、镇(街)志愿服务中心、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站,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8,(7):29-29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始终坚持把社区志愿服务作为和谐文明社区创建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开展经常性的助老、助残、助医、助学、助困、邻里互助、敬老爱幼、护绿保洁、交通管理和治安防范等公益活动,社区忐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其中辽宁省沈阳市沈间区五兰合街道药大社区组建的亲情协会,更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了典型。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进一步弘扬,为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步伐,推进和谐沈阳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以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了创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的宏大气势和强劲态势,通过落实责任抓创建、创新机制推创建、动员全民促创建,纵深推进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区)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年来,湖里区在取得全省首届(2003-2005年度)文明城区桂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汤敏 《中国民政》2022,(17):50-51
<正>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超过123万支,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7亿小时,居民参与志愿活动已经蔚然成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率和每年提供的服务时长还有一定差距,在提高群众参与、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提高志愿服务效果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创新公益慈善模式,用资源包为志愿者赋能,有助于打通公益慈善资源与需求者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助推慈善事业跨越式成长。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09,(3):15-23
一、全国文明城市(区)名单省会、副省级城市(3个):成都市、南京市、南宁市;地级市(6个):惠州市、南通市、东莞市、马鞍山市、苏州市、大庆市;直辖市城区(3个):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静安区、重庆市渝北区;县级市(2个):新疆库尔勒市、内蒙古满洲里市。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名单(80个)北京:朝阳区;天津:大港区、南开区;河北:廊坊市、唐山市、  相似文献   

14.
“5.5”学雷锋日期间,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首都综治办、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志愿者联合会联合举行第一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命名授牌仪式,命名“东直门谢亮义务指路服务站”“光明小学女警护送学雷锋志愿服务岗”等200个站(岗),为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岗);“中国电影博物馆志愿服务站”“赵书兵工作室志愿服务岗”等2000个站(岗),为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14,(4):26-26
今年“3.5”学雷锋日前夕,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社会工委、团市委、市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弘扬“奉献、友善、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努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3.2万个(其中:慈善超市10174个)。全年各地共接收社会捐赠款物604.4亿元。全年有1694.9万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全年有1095.9万人次在社会服务领域提供了2711.1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在美学习期间,我加入了芝加哥当地的一个志愿服务组织——芝加哥爱心联盟(www-chicagocares.org),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美国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对芝加哥爱心联盟执行主席温迪进行了专访,并参加了爱心联盟对志愿服务组织领导的培训,翻译完成了《志愿者领导手册》,对美国志愿服务组织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9,(10):30-30
北京市民政局出台了《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促进办法(试行)》(京民社区发[2009]283号,以下简称《办法》),对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体系、服务的开展、保障机制和志愿者的登记注册、激励机制等作出了系统规定。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为加快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推动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现将《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广州市荔湾区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动作连连,喜讯频传。该区社区建设,紧紧围绕建设实力城区、创新城区、魅力城区、和谐城区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群”的宗旨,开拓创新,整合资源,打造亮点,全区社区综合创建工作得到了深入发展,社区综合环境明显改善。西关大屋社区成为国家绿色社区,风雨亭社区被评为广东省文明社区,金花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唯一一个街一级的“全国模范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