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2,(14):4-4
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7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说。  相似文献   

2.
《今日上海》2012,(9):8-10
今年7月6日-7日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的十八大前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海《实施意见》的制订出台,是对上述会议的全面贯彻落实,是对上海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  相似文献   

3.
周丽英 《北京观察》2006,(10):32-35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全面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又被列为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议题。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参政党,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长期关注的参政议政议课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于今年7月28日召开“科技创新主题议政会”,邀请了25位工作于科研一线的社员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发挥中央在京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作用,为首都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做贡献”,“对于培养和激励创新型人才的意…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拓创新型国家建设新局面,奋力开启迈向科技强国新征程的号角。深入学习领会会议和((意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会议部署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胡锦涛总书记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的战略目标。如何看待自主创新,如何以创新理念指导学习,努力培养创新精神,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观上海地区科技创新的过程,有四大“不对称”现象正在阻碍着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务必高度重视。为此,我建议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构筑“创新上海”的大讨论,以巩固市科技大会的成果。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彻底解决四大“不对称”的背景条件下,上海如何推进科技创新,使上海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桎梏,率先走上科学发展模式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刘宁 《今日海南》2006,(7):11-13
6月20日,全省科技大会在海口召开。这是新世纪海南召开的第一次科技盛会,吹响了海南向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进军的号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扎实苦干,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区域创新大有可为”,1月9日晚,就在全国科技大会召开的第一天,在京参加大会的省委书记汪啸风接…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6,(2):3-3
1月9日-11日,全国科学与技术大会召开。这是继1956年知识分子会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之后,中国在21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会议的主题是推进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做主题报告指出,中国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1978年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95年科技大会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而此次大会放在10年后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年伊始,昭示着中国高层治国思维的新变化,无疑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李智 《小康》2006,(2):40-42
科技创新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提出中国科技发展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尤其是要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我想必将会对我们国家整个的国民经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2,(15):4-4
7月13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研究我区贯彻落实措施。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6,(1):88-89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2006年1月9日~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认真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开创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江西政报》2006,(1):1-1
新年伊始,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遏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城是“科学”与“城”的互动融合、高效协同。科学城建设是我国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与重要载体,最早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此后不断“蜕变”和“升级”,现全国范围内已有近300个科学城(科技城)。为更好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北京、上海、合肥、大湾区等地均以相应科学城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其中,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南沙科学城,被明确定位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重点承载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策源地等。  相似文献   

14.
林宏 《政策瞭望》2013,(8):42-43
科技政策是一个国家、地区为实现特定历史时期的科技任务而规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特别是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之后.江苏、广东、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纷纷出台科技创新政策“升级版”.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发展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最近.我们对国内部分省市科技创新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分析.重点列出了省内外的扶持内容相同.但方法、力度相异的5大方面政策。希望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要闻     
中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6.
要闻     
《今日浙江》2012,(11):5-5
中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7.
群仲平 《群众》2018,(17):1-1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磅礴的科技动力。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记者朱慧报道)2009年1月9日,值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三周年之际,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创新中国论坛主办,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创新型国家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9.
市人大常委会顺势而为,及时把科技创新列为今年的重要专项监督。从仲春到酷夏,教科文卫委密集调研,下沉企业访谈,北上南下取经,深感上海的科技总体实力名列全国前茅,但与“四个中心”、“四个率先”、“四个确保”的发展要求相比,尚有诸多差距。其中科技创新的机制瓶颈,尤显突出,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胆魄,持之以恒地逐一破解。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6,(5):1-1
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就自主创新、科技强省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省委书记习近平2月6日在湖州调研时明确要求:“全省上下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创新型省份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浙江必须建设创新型省份,这是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职责所在,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浙江顺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