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飞 《法制与经济》2008,(20):42-42,44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探明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状况,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和提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探明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状况,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水平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和提高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创造者,更是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我国法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能否真正践行依法治国方略,需要大学生有良好的法律意识,以此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因而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就有其现实价值。文章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因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等几个方面,努力探究有效的方法帮助解决这一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梅 《法制与社会》2011,(29):230-231
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是大势所趋,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的脊梁,必须具备过硬的法律素质,但目前的大学生是法治常识较为缺乏、法律观念淡薄、法律信仰尚未确立等。因此,本文在深八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军 《法制与社会》2010,(34):300-301
在当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创业所涉及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教育亟待加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的培乔目的和意义的分析,提出了对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培养的内容以及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君 《法制与社会》2010,(32):229-230
本文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地提炼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个现实途径,即提高法律课程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拓展课外实践教学;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及构建"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校园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当代人才的必要素质之一就是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失的分析,提出了通过改革法律教学模式、营造法律意识氛围和法律实践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宋阳 《法制与社会》2010,(8):189-189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的各种现象的态度、心理、知识、思想和观点的总和。法律意识的深入、普及是实现法治必要条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培养农民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同时,正确把握农民法律意识现状也对基层法庭日常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严萍 《法制与社会》2012,(8):228-229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对各大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找到解决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堪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的误区有关。因此,必须合理建构大学法律知识课程内容,强化大学生的法律认知;开创法律知识教学新方法,加深大学生对法律的情感;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以增强法律意志;营造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的学校环境。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其法律意识的提升与培养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效;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基地,法律教育应该是高等院校教育中十分必要的一项内容。本文通过对我省高等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调查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特征,结合大学生实际,提出培养我省高等院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陈志强 《法制与社会》2012,(15):222-223
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法制建设进行了战略性部署,提出了文化强国的目标,法制建设是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法制国家的进程有很大影响.本文着重从文化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两个方面对本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自身、教师、高校、社会以及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但对于专门肩负教书育人任务的各个高校和教师而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的任务更为艰巨和迫切。就高校而言,不但应加强自身的法治建设、落实依法治校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而且应从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师资队伍、教育经费等方面加大对法治教育的投入;就教师尤其是从事法治教育的教师而言,应在努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以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法治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4.
徐琴 《法制与社会》2012,(22):223-225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但在根本上还缺乏内生的法律信仰.本文从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理论三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课外培养.本文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法律信息辨析引导,关注并支持大学生的社会法律生活实践,促使大学生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法律心理;通过校纪校规层面、法律社团层面、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生申诉处理环节,来实现法律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课外多渠道传播;建议学校有关部门利用新媒体有选择的做好法律理论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佘俊凯 《法制与社会》2011,(18):232-233
大学是人才之摇篮,大学生是国家之未来。如今我国的法治建设正朝纵深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初步完成了有法可依的历史任务。在接下来的法治建设中,加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配套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重要力量,为此在现今条件下培养具备良好法律意识的大学生对我国今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从而形成有秩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认为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应具备最基本的两种法律意识,即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同时应通过构造法治之现实和构造法律之真实这两种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列论述,已经形成科学完整的国家治理思想,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不仅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平稳有序发展,也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推进.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改革创新越发重要,要坚持三新观点,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黄石理工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为特例,阐述了专升本这类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指出了这类学校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耿瑞珍 《法制与社会》2012,(21):171-172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欠缺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使其就业不仅"难"而且"险"。而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主观认识的偏差和客观上学校、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为充分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就必须从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维权平台建设,建立大学生就业问题档案以及发挥校园文化主阵地作用等方面入手,大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素质和知识水平都较高的群体,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法律意识非常淡薄,甚至缺失。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是关系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大事。  相似文献   

20.
聂荆宁 《法制与社会》2010,(36):144-145
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健全民主和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特别要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以"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维护司法公平,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现代法治观念为核心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