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林 《春秋》2014,(1):40-41
1974年底,我中学毕业后和哥哥一起随省文教系统下乡到曲阜县时庄公社立新大队,开始了我为期两年的知青生活。下乡后的第一年,我同其他知青一起在生产队的果园劳动;第二年(1975年的下半年)我便被安排到邻村的黄村学校干起了民办教师。到了1976年10月后,由于我被招工到山东徂阳化工厂,从而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非常喜爱的民办教师...  相似文献   

2.
丁世华 《春秋》2014,(3):20-22
正1982年10月,一位女知青斗胆上书,请求把下乡知青的农龄改为工龄,此信最终惊动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并对这封信作了重要批示。1985年,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了23号文件——《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知青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算作工龄。闻讯的知青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写这封信的女知青名字叫萧芸。  相似文献   

3.
知青文学以其丰富而富有特质的创作在新时期文学画廊里留下了绚丽的一笔。成熟期的知青文学在整体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题材的非知青化拓展;二是知青文学自身内涵的丰富。  相似文献   

4.
龚政文 《求索》2010,(1):183-184
新世纪以来,韩少功在一系列重要作品中进行了知青叙事,塑造了一个知青群像。他既叙写了他们的本事——知青生活,再现了那一段热血岁月;也交代了他们的后史——改革开放后分化失落的命运轨迹。这种叙事,既暗合又超越于社会上的知青怀旧潮,表现了惊人的客观冷静和深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5.
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研究中 ,对知青心态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 ,因为知青上山下乡时的心态直接影响着整个上山下乡活动。知青下乡的心态比较复杂 ,但基本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者的心态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被动者的心态中含着迷茫和无奈。  相似文献   

6.
车红梅 《求索》2013,(1):147-149,108
梁晓声有着浓厚的"北大荒知青情结",他的北大荒知青小说有着鲜明的理想主义特色。他的小说充分挖掘知青立志垦荒戍边的往事,张扬知青们在经历激进、狂热、忧伤甚至迷失之后,仍然执著进取坚守尊严追求崇高的北大荒精神。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他为青春作证,为"沉默的大多数"代言,再现历史真实,拒绝涂抹,彰显了军垦生活带给知青们在灾难中不迷失自我的巨大力量,从而使他理想主义叙事的知青小说成为了中国知青文学乃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地标。  相似文献   

7.
尤冬克 《前沿》2013,(13):189-192
知青小说就是“城里人下乡”的乡土叙事,知青小说对“乡土”如何表现与表现如何,是评价知青小说意义,预估知青小说价值的重要标准.本文理析了知青乡土叙事的层递关系,分析了知青乡土叙事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认知新文学今日之流变,对后知青文学的发展有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7,(27)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经出版,便呈现"洛阳纸贵""一书难求"局面,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议。究其原因,我以为最主要缘于本真的力量。掩卷而思,知青岁月的习近平,便在眼前活灵活现。其言、其行、其事,无一不是当代青年的榜样、党政干部的楷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收入29位受访者的讲述实录,受访者中有年纪相仿、经历相似、一同插队的北京知青,有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村干部和村民,有往来  相似文献   

9.
何雁  刘宁 《今日海南》2008,(4):31-31
夏明文,洋浦经济开发区初创时期的8个博士之一;“工业知青”,则是夏明文的儿子对他坚守洋浦15年的戏称。  相似文献   

10.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一直关注农村问题。"这是杨敏代表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杨敏是罕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也是这家年纳税额8亿多元集团公司的创始人。上世纪80年代初,她自筹2000元带领几位女知青开办服装加工厂,是辽宁省抚顺市最早的个体经营者之一。从那之后,敢为人先的性格让她的商业触角不断延伸,如今在矿业、冶金、商业、电子、精密承轴等多个领  相似文献   

11.
记得10年前,我的一本书《绝唱老三届》要出版,那是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而写的。当时的封面设计者、老三届知青吕敬人先生,特意将毛主席那段著名的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阮诗玮坦言,对于出生于饥饿年代、成长于"文革"、经历了知青生活的一代人当中,他是个幸运儿,恢复高考改变了他的一生,使他能够上大学,留学美国,并担任省政协委员,为福建的卫生事业发展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3.
张淇 《今日海南》2009,(8):24-25
从2008年开始,中共中央组织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而海南则从1999年起就领先全国的很多省份推出了大学生"村官"实践,至今已坚持了十年。这些大学生"村官",被当下媒体称为"新知青"。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18,(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通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黄土高原陕北七年知青生活的滴滴点点。认真阅读该书,主要有四点感受:一是艰难困苦才能磨炼坚强意志;二是扎根群众才能站稳人民立场;三是担当实干才能成就伟大事业;四是善于学习才能掌握过硬本领。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人民公安》2010,(11):63-63
《知青变形记》是当代著名作家韩东的最新力作。它是该作家第三部涉及知青题材的作品,也是迄今为止最有力度的一部。小说围绕“变形”二字。  相似文献   

16.
李玉成 《中国妇运》2012,(10):45-46
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知青,也就能静静地坐下来,一集集看完大型电视连续剧《知青》。该电视剧将重大历史背景与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巧妙相融,以积极而不失浪漫、清新而富有诗意的手法,全景式地再现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充满理想又坚韧不拔的青葱岁月,描绘了那个特殊年代千百万知识青年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残酷青春”的敬意。  相似文献   

17.
相世杰 《春秋》2009,(3):42-43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大地涌起一股知青潮,知识青年满怀豪情,带着雄伟的抱负,从各大城市走向边疆、海岛、农村,成为各农场、生产队、兵团连队中的一员,从事以农业为主的劳动。我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在山东建设兵团二师六团一营当了三年兵团战士。回忆一生经历,应是在本人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18.
梁正 《群众》2023,(10):61-61
在众人的眼里,我是个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健身达人。然而,如此健康有规律的生活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年轻的时候,我知青插队到农村干活,因为长期弯腰忙碌,导致腰部出现了损伤。后来,回到城里工作,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有意识地锻炼,但缺乏专门的健身场所,让我感到颇为不便。以前,大家住的都是平房,一家三口20平方米,要环境没有环境,要条件没有条件,居家锻炼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6,(6):14-15
36年前,来自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地的8万名知青跨越琼州海峡,奔赴海南垦区,和农垦老工人一道开发荒山野岭,铸就了数百万亩的绿色胶林。有的知青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6年后,割不断与农垦的情怀,让这些回城知青再次回到他们视为第二故乡的海南,回到年轻时候工作、生活过的那片热土,一起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见证第二故乡的新发展。从5月15日开始,海南农垦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大型知青回访联谊活动,让来自北京、陕西、广东等省市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秘鲁和港澳地区的近300名老知青旧地重访,其中不乏在政界、教育界、文学艺术界、企…  相似文献   

20.
耿志刚 《传承》2010,(4):22-23
1974年12月16日,我踏上了奔往知青点的路。之所以要赶在这时候走,是因为要到农村去与贫下中农过第一个元旦和春节。这一天,临沂城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几乎是全城出动欢送知青下乡。我们坐的汽车整整绕城一圈。我们像战士出征一样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