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红 《人民论坛》2012,(26):190-191
潍坊民间曲艺能够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贴近生活的思想内容是潍坊曲艺深受民众喜爱的重要源泉,潍坊民间戏曲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反映群众关心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二是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使潍坊曲艺成为民众难以割舍的情愫,充满喜剧色彩的艺术形式成为潍坊曲艺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民间曲艺是融合视听体验之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也是极具经济价值的第三产业潜质资源。受制于民族族群传统意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制约,少数民族民间曲艺还处于封闭延续、零散发展的初级层次,粗放落后的统筹模式使得延续释放民族文化、助推增强地区经济的既定目标遭遇了阶段瓶颈。立足于重新解构少数民族民间曲艺的内在价值,探析少数民族民间曲艺的市场运作,并合理拟划了一系列建设性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关于二人转     
作为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艺术文化形态,二人转是指广泛流行于东北三省、横跨曲艺和戏曲两个艺门类、由一个人进入角色演的"单出头"、两个表演的"二人转"和三个或更多人物装扮方式进行表演的"拉场戏",共三种演出形式组成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看戏去咯,今年的节目比往年丰富多了,有彩调、有快板,还有文场呢,一定很精彩的,我们千万不要错过呀!"刚吃过年夜饭,荔浦县杜莫镇寨村的杜庆文大伯就高声喊全家人去村头"百姓舞台"看演出了。原来,每逢过年过节,村里都会举行一场由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广大村民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在"中国曲艺之乡"——荔浦,无论是节日还是平时,这样的"百姓大舞台"遍及城乡,无论是城镇居民、乡村农民还是在此打工的外地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用"舞"之地,曲艺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生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2021,(1):95-95
广西百色市积极推动:本地区的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百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为宣传党的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民族曲艺文化焕发出新活力。搭建平台传承民族曲活动,积极搭建平台,把民族曲艺展演作为活动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刘成方源生于山东济南,祖籍江苏徐州,现居北京,系汉高祖刘邦七十二代孙,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现任中国水浒画院院长、济南市老城府书画院法人代表、北京齐鲁文化同乡会会长、北京文化振兴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从艺三十年,以慈善艺术相结合,已捐助过二十座山区中小学、被多所学校聘为名誉校长,设立个人十万元冠名教育扶  相似文献   

7.
只有广大观众把曲艺当作重要的精神粮食,才能形成提高曲艺工作者待遇、出高质量的曲艺节目、推动曲艺繁荣的良性循环。因此,曲艺的根本出路在于自身的改革。一是形式和内容的改革,二是介绍和传播的改革,要让曲艺走进校园,使青少年成为曲艺爱好者,曲艺事业才能走出肃杀的隆冬时节。  相似文献   

8.
潘迎 《传承》2011,(6):66-67
南京"白局"是南京当地民间的方言说唱,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曲艺。它对于南京历史文化及地方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探究南京白局的发展历程,对其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致使其濒临灭亡的原因,期望能为南京白局的保护和继承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南京"白局"是南京当地民间的方言说唱,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曲艺.它对于南京历史文化及地方民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探究南京白局的发展历程,对其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致使其濒临灭亡的原因,期望能为南京白局的保护和继承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岳永逸 《思想战线》2013,39(1):84-88
近年来,主流与非主流相声、二人转与二人秀的激烈论争,表明了人们关于曲艺认知的混乱。作为因应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而生的"曲艺",可以打破既有的官民、雅俗、大小传统等二元认知的桎梏,直面曲艺本身。在曲艺演绎的历史长河中,以厚厚薄薄的城墙为界,城墙内外的曲艺分别有着"媚下"和"迎上"的基本取态。这意味着乡野曲艺一直就有的都市化历程。二人转和温州鼓词在当代不同地域的红火,预示着诸多乡土艺术再度繁盛的可能,但必须首先让这些乡土艺术回归乡土。  相似文献   

11.
水家跃 《群众》2021,(3):45-46
在刚刚闭幕的省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江苏文艺界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指出:“江苏在中国文化版图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民间文艺、杂技、文艺评论等各个门类,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很多方面都代表了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2.
段绪慧 《世纪行》2011,(4):13-13
一、恩施州发展民族文化成效明显 一是坚持专业和群众相结合,民族文化魅力四射。以创作精品、培育精英为主体,创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和节目。歌唱家宋祖英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唱响湖北传世金曲之首的利川《龙船调》。比兹卡组合、土(家)苗兄妹组合、巴东撒叶儿嗬组合在CCTV青歌赛获奖。曲艺节目《取名》、《来凤土家摆手舞》、大型歌舞《比兹卡》、群舞《土家阿哥苗家妹》在全国获奖。  相似文献   

13.
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艺是人类创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文化形式.从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吟唱传诵,到古印度历史传说的讲说表演,再到日本近代盛行的"落语"和"漫才",以及非洲各国如塞内加尔等的口头文化传承表演,世界各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4.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各类遗址、文物古迹达3万处之多,殷墟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各类民间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汴绣、少林武术、太极拳、马街书会等在全圉部有较大的影响;各种民间神话、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传统习俗汇聚成为灿烂的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北京和天津一样,属于都市曲艺的重镇.据1999年出版的《中国曲艺志·北京卷》记述,可以确定在北京形成和流行的曲艺品种,共有30个.它们是:数来宝、太平歌词、子弟书、十不闲、莲花落、岔曲、单弦牌子曲、拆唱八角鼓、评书、相声、双簧、梅花大鼓、联珠快书、马头调、铁片大鼓、平谷调、京韵大鼓、奉调大鼓、北京琴书、北京时调和竹板书、西河大鼓、拉洋片、山东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二人转、快板书、京东大鼓.  相似文献   

16.
张寒 《半月谈》2004,(14):50-52
从北京市内的建国门往东8公里.有个小村子一高碑店。这几年.这个在北京市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小村子名气却越来越大。在国内。从广东到内蒙古。从山东到西藏:在国际上。从北美到欧洲.从新西兰到东南亚。只要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明清古典家具艺术的。都知道北京有个高碑店。经过10多年的发展、打造。高碑店这个小村子。在古典家具的修复、仿制、展览、销售方面已经创出了文化产业的品牌。  相似文献   

17.
黄继元 《传承》2008,(7):40-43
说起河南宝丰县城南的杨庄镇的"马街",在民间曲艺艺人中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马街,原名马渡店,后又称过马渡街,历史上也是一个"商贾云集,物产集散"的繁盛之地。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  相似文献   

18.
《北京观察》2004,(3):60
曲艺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的表演艺术形式.世界各国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但以中国的曲艺传统最为深厚,品种类型最为丰富. 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形式,其中以汉族曲艺居多.有些曲种还为多个民族所共有.据20世纪80年代初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时的统计,仍然存活在民间的"现代曲艺曲种",共有341种.  相似文献   

19.
评书连播     
《传承》2009,(21):3-3
评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曲艺中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远在唐宋时期即已形成,那时称"评话"。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电台电视台的评书连播曾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  相似文献   

20.
提起“飞人”,人们总把它与美国NBA的灌篮高手乔丹的名字联系起来。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群“飞人”。他们就是浙江曲艺总团表演空中杂技的演员。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天清晨6点,闹钟都会准时叫醒15岁的叶亦。当大多数人还留恋着温暖的被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