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有些人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更有甚者,每每与“醒掌一方权,醉卧温柔乡”的大贪巨蠹攀比,常抱“小巫大巫”之怨,常发“虚度此生”之慨,由“痛恨腐败”、“妒嫉腐败”渐变为“馋羡腐败”、“向往腐败”,慢慢形成一种“趋腐心理”。认为:本本分分是“无能”,清廉自守是“没用”,敢贪多捞是“魄力”,  相似文献   

2.
李先乔 《政策》2010,(3):59-59
“知足”、“知不足”与“不知足”。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哪些方面“要知足”、哪些方面“知不足”、哪些方面“不知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现在有少数同志,对待名利摆不正心态,对待工作与学习,总是充满埋怨,“厌岗”、“厌学”情绪一片.业务上既看不到自身的不足,更看不到与别人的差距,缺乏感恩的情怀、求索的毅力和深钻细研的韧劲.久而久之让自己沦于一般化和平庸化,既耽误了工作、贻误了事业.也误了自己的“前程”。  相似文献   

3.
阮直 《当代广西》2006,(15):21-21
许多英模人物都崇尚问心无愧。李国安说“: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张云泉有一句名言“:不求惊天动地,只求问心无愧。”宋鱼水则说:“对我自己而言,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在于我能做多少问心无愧的工作就做多少,我能够做多少利国利民的工作就做多少。”问心无愧,其意是扪心自问,没有  相似文献   

4.
心动鸟知     
我的一位有神论朋友 ,常把“心动神知”一语挂在嘴上。他认为 ,人心里只要萌生一个念头 ,不管善念还是恶念 ,上帝都知道。上帝万能 ,亿万人心的博动 ,无不传递到他那里的终端接收器里。因此 ,“天人感应”之说 ,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神知”必报 ,劝善伐恶 ,信仰绝对自由。我虽不信“心动神知” ,但不敢轻疑“心动鸟知”。《列子》记载 ,海边有一位喜欢海鸥的人 ,每天早上到海上跟海鸥玩耍。碧海彩霞 ,鸥鸟成群 ,数以百计地围着他的船 ,或翔或游 ,依恋不去。这一人鸟相亲、和美动人的景观 ,今天可能只在良好的动物保护公园里方可见到。与鸥…  相似文献   

5.
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荣辱观念,在老百姓的心中迄今都没有坍塌,更何况国人把知荣知辱、修身养性都吊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还有哪个人不知荣不知辱的呢?知荣知辱用老百姓的话往白了说一点儿,就是做人是要脸要皮的,国人就怕别人说自己没脸没皮。丢了面子,用宋丹丹的名言说就是“伤自尊了”,那是相当地有辱人格的事。但是,一个人的荣辱在当今已有了不同的评判标准,比如有人官当大了,能出国考察,能为人摆平“违规违法”的事儿,这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眼中是荣耀;比如人家三口人,三部车,一个男人五个“情人”,那是人家的荣华;…  相似文献   

6.
“知”、“言”、“行”属于认识论范畴,实际上是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具体化。其中“知”是前提,是指读书学习,掌握知识;“言”是关键,是指结合实际思考和消化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行”是目的,是指运用知识和理性认识指导工作,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三者紧密联系,构成有机的统一体。领导干部的“知”、“言”、“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学风、文风和作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在“知”的方面:要努力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客观地说,现在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氛围并不浓厚。许多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  相似文献   

7.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这就是说,读书要力求深入,融会贯通,吃透精神实质,切不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且,读了以后还要跳出书本,静观默察,活学活用,不能“死读书”,做书本的奴隶。  相似文献   

8.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6,(7):55-56
耗资数千亿元人民币的长江三峡大坝近日竣工,全场庆祝会只用了8分钟,花费很少。这项凝聚几代国家领导人的、影响中华民族几百年的大坝完工,现任国家领导人人全部缺席庆典,引来海内外议论纷纷。这一“反常”的简朴、低调表现,其实正反映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务实作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观。其中一条便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相似文献   

9.
人生三知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08,(16):61-61
人生在世,干头万绪,但说到底。无非工作生活两端,一切成就感、幸福感,抑或挫败感、失落感,皆由此生。生活当中,又无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端。一般说来,物质生活丰盈,精神生活大抵也充实。但这个道理却不是什么绝对真理,“仓廪实”可以“知荣辱”,”温饱”也可能“思淫欲”。有人物质生活丰富无比,但精神生活并未因此而充实;有人物质生活十分简朴,甚至显得有些寒酸,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精神贵族:有人追求物质享受到了穷奢极欲的地步,到头来剩下的不过是大把的钞票;有人原本可以过上令人艳羡的物质生活,却不屑于将时间精力放在那里。  相似文献   

10.
宪法文化是人们在宪政发展和宪法实施的前提基础下,通过商品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的综合作用产生的关于宪法、宪政等事项的认知、评价等多方面认识的总和.宪法文化包含三个内容:作为“知”的对宪法知识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作为“情”的对宪法文本、规范、秩序的感观、情绪与评价;作为“意”的对实施宪法、维护宪法的情结和行动意愿.这三个内容的生成与发展,受到公民教育、宪法实施和宪法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央企“老掌门”到政协“新委员”,今年两会上,记者们采访李荣融提问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当记者问“你怎么看当前的物价”时,李荣融说:“我去买菜的时候感觉到,老百姓还是比较困难的。就说现在的年轻人,如果一个月拿5000元,租房子就得租掉一半,可他们还要结婚、生活啊!”  相似文献   

12.
星星知我心     
《中国妇运》2011,(11):F0002-F0002
湖北省妇联、省发改委等单位联合在全省建立多个“星星家园”——新型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以留守儿童的托管、游戏娱乐、图书阅览、校外教育为内容,承担食宿、健身、心理辅导等多种服务功能,使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昆明新知图书城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图书经营为主,多种行业为辅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十五年来,“新知人”在以总经理李勇为首的企业领导人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企业规模逐步壮大。下属机构包括:“昆明新知图书城购物中心”、“昆明新知(东城区)图书城”、“昆明新知图书城批销中心”、“昆明新知(曲靖、大理、玉溪、楚难、开远、思茅、景洪、昭通、蒙白、文山、丽江、香格里拉、宣威、芒市、六库、临沧、保山、腾冲、攀枝花、个旧)图书城”、“昆明呈贡思洁矿泉水厂”、“韶山冲休闲度假中心”和“昆明新知企业绿色庄园种植…  相似文献   

14.
周琦 《思想工作》2006,(10):15-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正反对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荣辱观是既古老又新鲜的道德话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八荣八耻”呢?我们知道.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崇尚文明、崇尚礼仪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人“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不知耻则无所不为.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到近现代遭受外强欺凌多少仁人志士发出“勿忘国耻”的呐喊……可见,知耻之心从古至今有之.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三知”就是“知恩、知足、知责”。“知恩”,就是要真正搞清楚个人的成长进步靠什么,解决好“帐往哪里记”的问题。首先,知恩最重要的不是知个人之恩,而是要知人民的养育之恩。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除了要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外,还要记住:如果离开人民的养育,任何人将一事无成。其次,知恩还要知社会和集体的扶助之恩。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要想事业有成,离开社会和集体的扶持与合作,都是无法想象的。第三,知恩更要知党的培育之恩。党的培育无处不在,如党组织和各种教育、引导,提供的良好学习、工作环境,给予的荣誉、奖励,帮助解决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6.
桑士达 《今日浙江》2006,(14):62-62
荣辱,属于道德范畴,凡人皆有荣辱意识。做人德为先,先贤哲人皆倡导“志于道、据于德”,孔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孟子则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东汉的王充讲“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北宋的司马光则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王安石亦道“所荣者善行,所耻者恶名。”历史昭告人们,一个具有高尚人品、完美人格的人,才是“大写”的人;有大德的人,才能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建大功。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社会集团和社会的人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荣辱问题非同小可,它关乎人的思想品德、民族素质乃至国家形象。不…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茶叶“久食令人瘦”观点的人是唐朝的三原县尉陈藏器。陈藏器除了主管军事之外,医术也极为高明,而且也是品茶高手,在实践中他发现茶茗不但是提神佳品,而且还是减肥美体的健康饮料。考虑到作为江南明州人的品茗习惯,他在这里所说的茶,自然主要是指绿茶而言。宋代欧阳修在他的《茶歌》中赞颂道:“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这里讲的“轻身”和“令人瘦”都是和现代的减肥、健体和降低血脂等有关。茶叶(尤其是绿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分泌量,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能力。所谓“久食令人瘦”和“轻身”的道理主要就…  相似文献   

18.
一位智者在探讨人生之道时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只有达到“三知”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知足。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不要站在这山,看到那山更高。沐在  相似文献   

19.
新法知达     
监督法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与宪法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监督制度不同的是,此次监督法创设了许多具体的监督形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程序,提高了监督实效。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6,(2):55-56
重庆黔江区某事业单位一职工私下抱怨:“在元旦节的3天里.从早到晚、从城里跑到乡下共进出了14份人情.不但把元旦节单位发路的一点‘红包’送完,连当月的工资也全部耗尽了”时下.“人情风”劲吹,可谓无时不有,无处不至。什么结婚、参军、生日、添丁、乔迁、聚会等名目繁多.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