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臧得顺 《思想战线》2012,38(4):54-58
李培林研究员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社会结构转型理论",这一理论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成长的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较好的学术脉络传承性和较高的理论体系开放度,是一套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之上、具有独特魅力并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派"的理论。这一理论对于把社会结构当做社会学学科研究的主题和重点、推动一种新发展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社会建设理论支撑,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理论需要系统化、体系化。厘清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中国传统社会建设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建设理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当代我国社会建设理论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逻辑起点和发展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视角转向印度、俄罗斯和中国,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指导这些国家工人革命。帝国主义时代,列宁继承和发展了东方社会理论,提出帝国主义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俄国;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继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上看,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列宁把这个结合在俄国实践化并获得成功,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导师的这一优秀理论品格为榜样,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的实现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邵鹏 《理论月刊》2002,(7):38-40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关注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亚洲革命高潮,形成了古代东方社会理论,创立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阶段的学说。70年代到80年代是该理论的完善和成熟时期,他提出了东方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该理论为我们理解中国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武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对该理论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怎样理解社区建设的战略地位?如何认识中国的社区建设?如何理解社区建设中的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是中国社区建设亟需回答的基础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立足中国社区建设的过程、事实、经验,提出社区建设超越了公民社会建设领域、国家政权建设领域,是中国努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国家战略。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是以社区建设为路径,在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责任为基础,重塑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共同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社区建设的中国道路尚未成熟,仍处于实践过程之中。政府主体性错位、社会主体性虚弱、市场主体性缺失是中国社区建设需要解决的体制性问题。公民社会理论、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第三领域"理论难以解释中国社区建设的过程和事实,需要建构一种以责任为基础的"主体性互构理论"———政府主体性、市场主体性、社会主体性在社区建设中交互建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文章论述了这一比较研究的意义和可行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的相同之处和差异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中国社会,主导的理念正由求温饱转向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用社会质量的视角去考察中国社会经济保障、社会信任、社会融合、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状况,会发现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风险的时代;而社会政策则是增进社会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生活质量理论、人类安全理论、社会质量理论的对比分析可见,由于社会质量理论以追求社会和谐为目标,力主通过社会建设的过程把全体民众包容进去,运用政策的手段来改善民生、增进社会融合,从而化解中国社会不断增大的内在张力,因此这一理论是我们分析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问题不可或缺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研究涌现出大量新成果,呈现出四大特征:第一,公共治理的快速转型促进了社会组织参与,参与式治理理论逐渐形成。第二,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机理得到细致刻画,双方依赖、在参与中成长等理论表明,发展新的分析范式以丰富中国公民社会理论既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第三,网络舆论的兴起引发了网络公民社会研究热,技术赋权的现实意义受到充分关注。第四,关于中国究竟是否已经形成公民社会的争论,由于缺乏共同的话语平台,无力解释现实和推动理论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应加强交流与对话,重视基础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所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论述表明党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关联。它们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党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知反映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成为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党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理论成果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特征与优秀品格。  相似文献   

10.
李爱军 《求索》2013,(4):235-237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是建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宏大叙事"性的理论构划。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点,也是当下中国进行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性来源,尽管其只是一些具有指导原则意义的科学设想。因此,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进行辩护和澄明,有助于廓清其思想上的迷雾,彰显其当代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社会协调发展理论及利益分析理论等,同时又把这些理论同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是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新回答。它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从总体上把握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作为整体系统发展规律的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中国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推进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经典文本,它的问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些贡献集中体现在:第一,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的社会构成;第二,首次初步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中国化;第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阶级斗争和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政治论是刘德厚教授研究社会的政治进程原理的一个重要论断。社会政治即指无阶级、无国家存在的社会的政治类型,它存在于前阶级社会形态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走向社会政治就其现实形态而言,则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客观进程及其本质特征,它是实现人类未来社会政治的历史必由之路。社会政治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探讨了国家与社会从二元化到最终统一的历史性方向及其深刻内涵。社会政治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对指导当代中国建设现实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忠民教授新著《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46万字),是一部从社会公正视角解读中国现实社会的学术专著。这本新著对中国在社会公正方面的主要进展、现状、问题以及对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是一部富有创见的学术力作。该书代表了目前国内学术界社会公正研究的最前沿性成果,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选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它的理论主张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正确方向。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充分体现出了其具有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的革命性变革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课题,是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中心问题。它实质上是在实践基础上如何进行理论创新、并以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前进和社会变革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八十年来的历程中之所以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意义重大的历史性飞跃,根本原因就在于做好了这篇如何结合的大文章。三次历史性飞跃见证着理论变革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先导作用,见证着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与…  相似文献   

18.
在转型期中国社会与政治的发展模式分析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极权主义理论、多元主义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合作主义理论都是用来分析中国政治变化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9.
陈鹏 《求索》2023,(6):154-165
作为一种社会学认识方式,社会体制是社会理论的新发展。长期以来,社会结构分析构成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支配性范式,对社会体制分析缺少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央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社会体制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历史和理论脉络来看,人们对社会体制概念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明晰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定义模式。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社会体制生成与转换进程的核心主线,是国家—市场—社会三角关系的变动与重组,并体现出嵌入性、建构性、历史性、治理性的特征。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体制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优化社会结构,维护社会权利,提高社会质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国社会体制具有刚性与韧性交融互通、活力与秩序有机兼具的鲜明特点,并突出体现在新型举国体制、枢纽型社会组织体制、基层群众自治体制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四个关键方面。社会体制视角的提出,有助于丰富和扩展中国社会学理论范畴,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建民 《思想战线》2013,39(3):79-83
在当代社会理论的论域中,社会生活个体化和不确定性增加,是风险社会和晚期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这种状况不完全是风险社会理论所言的工业化进程的后果,而且还受到本土传统与现实状况的影响,主要包括自我主义观念与行为、市场化改革进程、转型期的制度环境以及互联网的兴起等。这些因素模塑了中国社会"个体化"的独特形貌。在个体化过程中,制度化对话渠道的欠缺以及互联网的兴起,强化了个体的困境和个体的风险认知,而个人与社会的张力往往只能通过家庭主义或关系主义化解。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培育以个体性和公共性相统一的社会团结,是应对个体化挑战的关键,此亦社会学责无旁贷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