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实际调研发现,现阶段西部农村在失能老人养老照护方面,存在着侧重经济生活保障、纯粹家庭照料等显著特征,面临公共照护服务制度政策缺失、公共服务资源严重匮乏、家庭照料者承受巨大身心压力等问题与困境。应从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建立照护服务保险制度、完善福利救助政策、调整基层卫生保健服务职能、发挥村级组织与社会组织作用等方面,建立农村失能老人照护公共服务体系,缓解家庭照料压力,提高农村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3.
农村留守老人群体规模庞大,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群的经济来源、精神慰藉、养老问题,是当前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向,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的关键。新时期,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农村留守老人情况不一、诉求不同,应加强重视、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4.
5.
机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机构养老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力培养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发展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变得越来越迫切.文中主要探讨机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的特征、人才现状及人才培养等问题,指出机构养老服务高素质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他们对老年人、老龄化的有关知识有着全面的了解,并且还熟练掌握了机构养老服务的相关实践技能,具备基本的养老机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推动了养老模式的变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现了治理理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要实现预期效果,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投入、社会各方的支持,需要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育、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需要老人及其家庭转变养老服务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居家老人的生理性失能和社会性失能现状,为提升双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社会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市城市社区的居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量表(ADLs)及参照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自行设计社会支持量表,对323份问卷展开调研和统计分析。结果:生理性失能老人普遍存在社会性失能问题,双失能老人普遍存在且程度严重,中度和重度双失能老人分别占总样本的47.06%和43.65%,中高龄、男性、受教育程度低、独居或仅与配偶同住的老人的双失能程度更为严重。结论:双失能老人问题应受到社会高度重视,要构建差别化、倾斜化的双失能老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增强对双失能老人的家庭支持,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力量协助帮扶双失能老人。  相似文献   

8.
文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的养老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基本国情寻求更为适合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即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利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手段和方式就现有的老年养老进行合理的干预和资金的补助,由此更好的提升现有养老模式的创新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福建和浙江2省3村的实证调查,描述了改革开放后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背景下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结合目前国家还无力建立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的实际,笔者提出这样的一种设想: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引入留守老人养老服务领域,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由社会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及“未富先老”人口格局,中国普遍存在的“421”及“422”家庭结构下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目前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日本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产业化建设需从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专业人才、产业模式四大方面着手。同时,养老服务产业对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激发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侧矛盾加剧,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立法具有现实性与紧迫性。我国初步构建了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但国家层面的养老服务立法滞后、立法不均衡以及以政策文件为主体的现状不能有效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专门立法模式规范养老服务,深化养老服务立法的顶层设计,保持养老服务立法与其他法规的协调,加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养老服务法”,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治理机制与监督机制,构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法律制度体系,为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各国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困扰的背景下,时间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自它诞生以来就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并积极采纳。我国自1998年初引进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以来,其试点过程并不尽如人意,多地养老时间银行试点纷纷关闭。文中以时间银行在养老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实践为基础,从养老服务的需求及供给等方面对养老时间银行服务模式在我国继续推广的可行性重新进行了探析,并得出结论:我国当前发展养老时间银行模式存在迫切性和可行性,具备良好的制度优势和技术经验,可以通过“互联网+养老服务”建立共享信息平台、打破地域界限、提高统筹层次、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措施进一步保障该模式的长期有效实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智慧养老日趋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推进城乡智慧养老服务优化,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效率,优化养老服务体验感,激活市场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丰富养老服务形式,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也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乡智慧养老服务优化,要完善智慧养老的制度建设,构建智慧养老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智慧养老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共同体;提高智慧养老的接受度,产品服务设计更贴近老年人需求;培育专业化智慧养老服务人才,引导人才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尤其严重,表现出绝对数量大,高龄化趋势显著,未富先老等特点,同时,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很大,给政府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居家养老产生的背景,对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居家养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运用。继而从理论上对于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概括,并且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对静安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在居家养老网络体系的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完善该网络体系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文章对于全文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密集出台、渐成体系。养老服务政策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厘清养老服务供给责任;全面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弥补服务体系短板;强化创新驱动,支持新型养老模式发展;推动医养结合,破解养老服务发展困局;加大扶持力度,降低服务供给成本;加强市场监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护理责任分担新模式。十八大以来养老服务政策变化有四大明显特点:在政策定位上,由单一发展老龄事业转变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在政策目标上,由保重点人群转变为保基本服务;在政策重点上,由侧重扶持机构转变为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在政策内容上,由就养老论养老转变为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下一步养老服务政策取向:一是焦点转移,从顶层设计走向具体落实;二是动能转换,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三是关口前置,增强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四是重心下沉,继续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五是重点突破,尽快总结试点经验出台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增长期,正呈现老年人口向高龄化发展的趋势,城市养老机构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养老设施。文中通过调查,对入住老人需求、养老机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之一,在人口迅速老化的同时,医疗照护的需求日益呈上升趋势.解决和满足日益增长的失能人员的医疗照护需求,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长春市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实践为例,以特定老年人群体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影响老年人参加医疗照护保险制度的因素、制度现存的问题,为完善医疗照护保险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化和老年人生活,养老工作养老政策体系日益完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利用2019年中国老龄化和养老工作调查数据,从服务供给角度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对老年人满意度的影响,居家养老服务总体上提高了我国老年人满意度水平,对环境满意度影响高于生活满意度;呈现较强增量效应,即服务项目数量越多,老年满意度越高;呈现异质性效应,健康护理类服务影响最大,精神文化类和权益保障类影响较大,生活辅助类没有显著正向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老年人年龄结构特征,养老服务要重视注重由扶弱型向普及型、从补充型向提高型转变,鼓励多元主体供给,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提高老年人多方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以来,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村年轻人向城镇的不断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并存的现象变得日益严重。老人的养老保障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保障、健康保障和护理保障,为了让农村老年人共享我国改革开放成果,各级政府已从经济、医疗等方面对农村老人的养老进行了大力支持,但离老人的养老保障目标仍然还有较大差距。本文从政府角度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农村老人养老保障中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和护理保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