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荆州区积极探索构建和谐社区的新方法,在社区普遍建立志愿者互助组织——雷锋互助社,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雷锋精神,使“雷锋互助社”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载体,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2.
刘义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思考最多的是把孔孟儒学、道家学说和五行循环学说等理念科学有效地运用到医院管理中来,“半部论语构建现代医院文化”。他认为,医学就是人学,医院既是医疗服务机构和科研教学机构,同时又是现代文明的窗口。他提出了用“仁者爱人”的理念构建医院服务文化,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医院管理文化,用“中庸和谐”的理念构建医院关系文化,用“宽人律己”的理念构建自身修养文化。  相似文献   

3.
《公安教育》2009,(5):78-78
讷河市公安局通过开展“公安民警进万家”、构建“安全防范”新格局、实施“三争三创”活动,不断探索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新途径,切实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营造了“警爱民、民拥警、警民一家亲”的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海淀“十大创建工程”是我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中央和北京市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策,实现“新海淀、新跨越”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机关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人的管理。在逐步走向“人本化”的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理念及意识正成为主旋律,这种回归人本的管理理念,正凸显人际关系在构建和谐机关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构建和谐机关首先要“人和”,只有人和机关才能和谐,我认为在人的管理中。认识人、关爱人、培养人、举荐人、使用人应该成为构建和谐机关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郝桂荣  海洁美 《前沿》2013,(1):149-151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DZZ055)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知、情、意”三维挫折教育,不是单纯内容架构上“知、情、意”合一的教育,更是在模式构建上“知、情、意”有机统一的教育。要有效开展好挫折教育,我们应该在充分解读“知、情、意”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点来构建大学生“知、情、意”三维挫折教育模式,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认知与训练相结合、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相结合、预防性教育与补偿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近年,鹤壁市人大常委会牢牢坚持中共河南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格局,紧紧围绕鹤壁市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实现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始终按照“两个构建”(构建新型产业基础、构建新型城市骨架)、“四个统筹”(统筹产业、城乡、新老城区。  相似文献   

8.
嘉定区菊园新区的社区建设,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全服务”模式和品牌。这种模式体现了“菊园人”在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体系构建方面的创新性探索。在深化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菊园模式”无疑具有在全市乃至全国推介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华五千年文化崇尚“和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顺和之意。结合新形势下的国税系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国税,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把人的思想认识同构建和谐相结合,思想政治才有生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国税事业构建和谐,其内容包涵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事的和谐、人与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一是围绕整合资源,努力构建“大接待”格局 做好接待工作,必须进一步整合并优化接待资源,努力构建“集中管理、齐抓管理、协调灵活、运作高效”的“大接待”工作格局,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主的接待工作局面,建立起单位之间协调配合、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吕南宁  韩向荣 《前沿》2013,(16):37-38
电力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反腐倡廉工作也是近年来行业内部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此种情况下,以构建“大监督”网,成为电力行业反腐倡廉的手段,本论文试着从“大监督”的含义以及特点,然后论证电力行业构建“大监督”格局的意义,最后对电力行业构建“大监督”格局提出自己的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是核能发展的主要国家,对核安全合作具有浓厚的兴趣。推进“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是中国核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参与核安全国际合作的关键。而核安全国际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某一个国家是很难有效进行的。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者,中国有责任推进“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核安全的特殊性,使核能领域的合作关系到政治、经济、文化、大众安全观念和国际区域格局等多方面因素,而要实现核安全一体化的目的,必须通过法治化规范“一带一路”核安全共同体构建的框架体系、框架内容、规则制度体系,确保核安全共同体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摆在突出位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提出“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视野下“两型社会”与武汉城市圈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的构建是以和谐理念为主导,促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使人们能够和平相处、安居乐业的为目的的发展策略。构建“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需要有秩序、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离开了这些有力的保障,尤其是法律的保障,“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的构建就成为了一句空口号。经济法这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对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的有效的法制手段,因其自身的理念及作用,必然成为顺利实现构建“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途径。经济法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在当前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因此,我们需要努力谋求经济法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从而使其在构建“两型社会”和武汉城市圈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构建“大职教管理”新格局是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构建“大职教管理”新格局的有效途径是:坚持团队精神,树立大局观念,增强补位思想,加强工作纪律,展示职工培训基地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6.
林光 《公安研究》2009,(10):61-65,72
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之一。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还面临着“保障难、落实难、持续难”三大困境。要走出困境,应从前提条件、基本平台、载体建设、基本途径和根本方法五方面,寻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杨铮铮 《求索》2008,(2):98-99
价值观念的构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方面,以“小我”为目的,可以构建一种价值判断系统,得出的是西方传统的、建立在主客二分基本哲学立场之上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以“大我”为目的,也可以构建一种价值判断系统。从这一视角出发建立的价值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即“大我”,是一个具有自我目的性的价值“主体”,人和环境都因为是“大我”的一部份而具有同样的内在价值。这种“大我”的价值观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具有西方传统价值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戴雷 《中国民政》2011,(11):59-59
湖北省宜都市民政局构建“三网”密切千群关系。一是构建民情联络网。采取三进三同、大下访等方式,走访和联系各镇街、各社区居民,做到“人人都有联系户,户户都有联系人”,建立领导干部进入农户的常态化制度。二是构建民意诉求网。建立社情民意的网络体系,通过网络媒体、民政工作动态、投诉电话、走访人户、定时定期召开调解会,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收集分析民意。三是构建民困帮扶网。建立“助贫、助困、助残、助学、”等民困帮扶网,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给予援助和帮扶。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两创”总战略,大力推进“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和生态省建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浙江的具体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节约”,“和谐”,“创新”。这无疑是中国大陆2005年媒体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为广泛的三个关键词。中南海高层强调构建“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呼吁“自主创新”,颇有应对现实而校正发展航向的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