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卢梭到巴金,他们的真诚忏悔非但没有降低他们在历史上的半点地位,反而为人类解剖自己、思考人性提供了珍贵的标本。去年巴金去世时,人们提得最多的是他晚年的代表作《随想录》。这部“文革”结束十年后推出的当代“忏悔录”,对于“文革”和历次政治运动造成的伤害做了深入的反思,切中了极“左”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痛,因而赢得热烈的回响。重温此书,却使我想起了一个多年来郁积在心中的疑问:为什么“文革”结束三十年来,我们法学界始终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忏悔、这样的讲真话?  相似文献   

2.
武树臣 《传承》2011,(2):80-80
进行法制建设、司法改革和法学教育都必须明白国情和尊重国情,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说,只有既克服了僵化性,同时也克服了过于灵活性的法,才是伟大的法.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说,只有那种能够把人的作用和法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法,才可以称为永恒的法.但是他们都认为,这种伟大的法、永恒的法都没有出现.在笔者看来,这种伟大而永恒的法在中国的汉代就已经初见端倪.这就是中国的"混合法".中国的"混合法"的理论奠基人是荀子.  相似文献   

3.
法学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既是法律职业教育,也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映射到法学教育目标上就是两个方向即法律思维的培养和司法技能的培训。为了更好地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必须反思当前法学教育的问题,才能找到本科院校法学教学方法优化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4.
赵珂 《理论月刊》2005,(7):101-103
虽然中国法学教育在新世纪呈现出了勃勃的生机,然而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如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系在我国司法教育改革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通过对诊所法律教育的探究,试图借鉴国外成功的法学教育模式来寻求一种弥补我国司法教育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大戏刚刚唱罢,迎接新中国建立60周年的帷幕又徐徐拉开。30年是60年的组成部分;前后两个30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当我们把60年走过的脚印一路回望的时候,相信每一位伴随共和国成长的人,感触会更加丰富,对比会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6.
近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由于法治激进主义的不断升温,一些问题的出现不容忽视。对于“法治”的口号式宏大叙事,立法狂热,修法频繁,司法改革激进,都是法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中国面临的最急迫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与其说是重修宪法和法律,写进去更多更好的条款,不如说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创造一种可能的社会环境,使业已载入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原则逐步得到实现。这才是法治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马升 《新东方》2013,(4):72-75
法美学是现代才出现的一个法学边缘学科,目前并没有完全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学科体系,但是研究法美学,则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对于多层次认识法律和法学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在我国古代,法学研究并不发达,当然法美学研究就更是无从谈起,但是梳理自我国古代和现代先哲与学者们对于美学的思考与认识,对我们研究法美学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性法律概念的提出,围绕立法实践的新的立场和范式逐渐展开。基础性法律概念基于立法视域从“部门立法”到“领域立法”、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背景产生。基础性法律是规范相关领域根本问题的法律,多采取高度体系化、总分结构的内容分布体系;蕴含的法律价值具有全面性;形成的话语体系具有自主性。与基本法律等相关概念相比,基础性法律体系更具创新性、完备性,蕴含的法律价值更具引导性,调整范围更具广泛性。不过,由于基础性法律立法样本的数量和概念的初始性还不足以使其成为稳定、普遍的法律概念,对其范畴体系、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以及带来的法律体系融贯性问题都需要提前思考研判。  相似文献   

9.
10.
华花进看守所这已经是第五次了,按照他们的话来说,他是“五进宫”的“老鬼”了。此前四次他是因为盗窃电动白行车而被抓,这次是因为帮人卖偷来的电动自行车入狱。  相似文献   

11.
周恺 《民主与法制》2014,(32):36-37
“胭脂:身犹未字,岁已及笄。以月殿之仙人,自应有郎似玉;原霓裳之旧队,何愁贮屋无金?而乃感关睢而念好迷,竟绕春婆之梦;怨摞梅而思吉士,遂离倩女之魂。为一线缠萦,致使群魔交至。争妇女之颜色,恐失‘胭脂’;惹鸷鸟之纷飞,并托‘秋隼’。莲钩摘去,难保一瓣之香;铁限敲来,几破连城之玉。嵌红豆于骰子,相思骨竟作厉阶;丧乔木于斧斤,可憎才真成祸水!葳蕤自守,幸白璧之无暇;缧绁苦争,喜锦衾之可覆。嘉其入门之拒,犹洁白之情人;遂其掷果之心,亦风流之雅事。仰彼邑令,作尔冰人。”  相似文献   

12.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28):42-43
穿着囚衣、戴着手铐的马倩倩哭得不成模样,万万没想到她一个昔日富家女竟然落到这步田地。不知道该怨谁。  相似文献   

13.
对待司法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法律理论从崇尚严格逻辑到允许法官自由裁量,在法秩序内外的各种选择中寻求最佳答案。对于简单案件,法律陈述下的生活事实或许可以涵摄于一条相应的规NAT,演绎推理以得出结论;但对于疑难案件,特别是在规则含义模糊或者演绎推理出现局限时,法律解释的作用得以彰显。在法律解释中,各种解释方法的次序,法律解释的模式,法律文本的目的在解释中是否不可或缺,都还需要进一步认真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中国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立法和司法改革比较活跃的一年 ,同时也是法学研究比较活跃 ,法学热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紧扣法制建设的脉搏、追踪立法进程和司法改革 ,堪称是2004年中国法学研究的一大特色。下面不妨从几个法学学科的视角简单梳理2004年中国法学界的若干理论热点。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年年底把《人民法院组织法》的修改工作列入立法规划。2004年7月 ,最高法院委托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分别牵头起草《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改建议稿。两份修改专家建议稿已经完成并提交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还将对…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一本书必须能够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人的意思。假如呈现在面前的这本书接受这种检验,那么这句话大致可以说: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于立法,也不在于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也许这句话中就包含有任何一种法社会学原理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坛》2014,(3):42-42
刘松山在《法学》201仵第1期撰文《当代中国处理立法与改革关系的策略凇为,立法与改革的关系是法律与社会变迁这一对关系在当代中国的突出表现,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立法与改革天然具有内在的冲突,立法的特点是“定”,改革的特点是“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一系列标志着司法活动由国家领域进入公共领域的"公共法律案件"使得我国法理学研究有了新的标本。揭示这一类案件的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透过司法过程总结我国当代转型时期法律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所谓温良恭俭让,无非就是温和、善良、恭敬有礼貌、俭朴、谦让等五个行为规范,与之相对立的,自然就是粗暴冷淡、凶恶仇恨、强硬傲慢、奢侈放纵之类。“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183;学而篇》,是孔子的学生子贡称颂老师的。“子贡日:‘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辉  姚艳 《思想战线》2007,33(3):30-36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立法中存在争论的法律名称、立法目的、法律方法和司法救济等问题,不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代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应当简化立法目的,创新法律方法,建立符合传统文化保护规律的特别制度,并在具体法律缺位的情况下,鼓励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会法学家庞德认为:“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适用和生效”。立法质量好不好,归根到底还要看其适用情况,看其是否经受得住实践的考验,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即是“立法后”的验证,换言之,在于其“立法后”的评估。实践也证明,“立法后评估”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