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产权法应适用民法基本原则,知识产权的各项制度在民法中也有重要体现,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要求知识产权遵守民法最高、最基本、最核心的标准,这样能有效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权利行使以及保护。民法保护知识产权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司法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法总则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保护“私权”,它对“私权”看得特别重.总则第一条第一句话就是“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后面的几乎所有内容都是围绕权力的保护展开的.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曹兴权这样总结. 在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看来,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纲,是中国民法典的灵魂.整个民商事立法都应当在民法总则的统辖下展开.因此,民法总则的制定将极大地推进民事立法的体系化进程,尤其是民法总则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强化了私权保障,使其真正成为“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3.
罗马法就有涉猎之于胎儿利益民法保护的内容。同时,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在各个国家及地区立法例看来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具体规定又各有不同。我国民法规定胎儿不具有民事权利,但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出现,如何设计更好的法律规定以切实加强对胎儿利益的保护,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民法精神?有学者认为,民法精神是自然人人格平等,法律在调整本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时对双方实施同等保护,这也是民法的直接宗旨,民法各基本原则如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最终都派生于这一宗旨[1]。笔者比较赞成这一观点并概括为:民法精神是以"平等理念"为核心,包括意思自治等各项基本原则在内的综合体。在我国,随着"人本主义""以人为本"观念的确  相似文献   

5.
论民法生态化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法生态化是传统民法为适应生态文明时代发展要求而做出的一种变革与创新。准确把握民法生态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有利于推动民法应有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与理念在具体制度上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民法生态化的含义,是指传统民法的方法、理念与制度应当进行必要的生态保护或环境保护拓展。民法生态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时代性、可选择性、附属性、交叉性、可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法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规定落后于大陆法系诸国,现有规定在实践中也难以操作,存在有法难依的现象。作者试图通过对我国民法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未成年人的民法保护制度进行必要的对比,以期达到完善我国民法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陈永峰 《前沿》2013,(3):84-88
警务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明进步的必然目标。其进程中民法精神的指引和影响不可或缺。因为警务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观为以人为本,这与民法精神必然产生契合。公安机关应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立法、执法、教育、法律监督、权利保护五个维度,加快警务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社会化高速发展的当下,个人信息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其除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之外,也使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毫无防范而被公之于众的危险。因此,必须从民法的视角出发,清晰界定个人信息,提出保护建议,赋予民事主体获得救济的权利,才能使个人信息在民法上得到切实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近日举办首次"西藏人大讲堂",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轶作《民法总则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专题讲座。王轶以案说法,用通俗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深度解析了民法总则确定的我国民事活动的基本规定和一般性规则,分享了参与民法总则制定工作的体会。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江村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西藏人大讲堂"是对  相似文献   

10.
国家所有权民法保护的思想经历了特殊保护论、平等保护论和否定论这三种观点。分析这些思想的方法论,都有意无意地将私人所有权作为所有权的唯一类型;而所有权不仅包括私人所有权,也应当包括公共所有权。公共所有权具有不同于私人所有权的表现形式,国家所有权属于公共所有权的一种,因而其民法保护应当建构有别于私人所有权的思想和制度体系。国家所有权民法保护的核心是实现国家所有权的物权化,应当协调好其与公法保护的关系,具体方法包括按民事权利模式来设计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侵权行为追究民事赔偿责任以及按国有财产的功能规定不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民法本位是民法的根本指归.近、现民法本位未变,即都是权利本位、个人本位.个人本位比权利本位更为本原,称其为民为本位,则更确切.可在广义社会法下的经济法和行政法中确定社会本位乃至国家本位.民法本位是民法的出发点,民法价值是民法的归结点,均蕴含并体现在民法基本原则中.  相似文献   

12.
雷群安 《前沿》2010,(17):67-70
民法精神是法治精神的核心。在目前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民法的平等、公正、诚实信用等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观念重塑、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法的制度则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动力与保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民法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充分领悟和贯彻民法的价值理念并完善民法的各项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刘超 《长江论坛》2007,(6):89-95
吕忠梅教授所著的,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是一部兼顾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向的著作。这本著作是吕忠梅教授对环境权的民法保护经数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研究环境权之民法保护的第一本著作,同时该书还填补了民法与环境法交叉学科研究中的空白。通读全书后笔者强烈感受到吕忠梅教授对现实的一种"大关怀"情节贯注于字里行间,愿与大家共赏此书。  相似文献   

14.
刘丽  张春玉 《理论月刊》2008,4(6):103-105
胎儿期是所有自然人生命发育的必经阶段.随着现代人权意识的加强,人们也日渐重视对自然人在胎儿时期的利益保护.处在孕育时期新生命的胎儿一旦受到侵犯,将会严重影响其出生后作为一个自然人的生活及其他一切正当权利的享有和行使.因此,世界各国的民法或民法判例对胎儿健康利益的保护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保护胎儿健康利益的立法,司法实践也得不到有力的保护.本文试图从胎儿健康利益保护的基础理论出发,在考察国内外胎儿保护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有关胎儿健康利益民法保护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努力,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的颁行有助于民商事立法的系统化和体系化,有利于保障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有序进行。《民法总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和统率《民法典》的基本规则。由于《民法典》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因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总则》被审议通过已然成为民法典立法历史上的里程碑和指南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需要保护产  相似文献   

16.
警察权力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治权力。警察权力的核心是刑事侦查权和社会治安管理权。以人权保障为本位的"警察公民主义"价值观已经渐渐取代以保护国家利益为本位的"警察国家主义",现代法治社会中警察权力的设立旨在保护公民的权利。在刑事侦查中,警察权力的行使应当在民法的框架内,否则很容易侵犯公民的民事权利。民法是众法之基,欲治公法必先治私法。人民警察需要学习民法,准确把握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牢固树立权利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17.
法律理念是包含“正义”和“正义实现”理性的对法律最根本的和最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民法所追求的社会正义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分,由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探析其民法理念的变迁,从而分析在我国特有的法文化传统,经济基础,法律制度条件下,民法理念的定位应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调和,形式正义优先,兼顾实质正义。在坚守一般公平的前提之下,给予个别正义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民法的功能和信用的价值,民法无疑要对信用进行调整,民法调整信用应该从规范市场经济的整体和全局出发,从三个层次对信用进行调整:一是确立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二是建立以私权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三是通过构建信用权鼓励受信人支配、利用、维护自己的信用。  相似文献   

19.
民俗指民众的风俗习惯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俗是从世代相传的经验中发展起来的 ,民法的源头在于民俗。民俗直接影响着民法的产生与发展、内容与形式 ,是民法的精神依归。民法取代民俗 ,其根本动因归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此外 ,民法的产生还受到民族矛盾、文化矛盾等多种综合矛盾的作用 ,是民俗无力驾驭、控制调节社会矛盾的结果。对利益冲突的调和 ,民法比民俗更具确定性和可操作性。民俗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积淀 ,它产生于遥远的古代 ,绵延于现代文明社会 ,今天 ,它仍不失为研究民法时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从这独特的视角可以揭示民法的起源、本意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法是国家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律,属于国家二级大法,它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最核心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由于民法内容非常庞杂,学习时有些概念容易混淆,本学习辅导将有些疑难问题简单作一介绍,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一、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民法调整两类社会关系,即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它的范围非常广泛,民法并不调整所有的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