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朱小平 《中国保安》2014,(14):58-59
近几年来,借助电信网络手段实行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甚为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公安机关虽高度重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重点防范和打击,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呈多发态势。如何阻止受害人汇款,筑牢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2.
街头诈骗案件社会危害性较大,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案件的特殊性,侦破难度较大。现有的公安刑侦资料,又鲜有关于打击街头诈骗这一类案件的研究文献。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用实证的研究方式,对街头诈骗案件的表现形式、危害性、特点、侦破对策、防范措施等问题进行一番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用卡诈骗犯罪从无到有,犯罪手段从简单到复杂,信用卡诈骗案件的日趋高发性和多样性,严重破坏我国金融管理秩序,扰乱市场经济的运行。侦查机关要认真研究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实践,对信用卡诈骗案件的侦查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防范困境破解——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具有手段多样手法隐蔽、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损失巨大危害严重等特点。近年来,高校频频发生电信诈骗主要源于个人信息泄露严重保管不当、高校防范宣传效果不佳、学生警惕防范意识不强等因素,而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防范的瓶颈主要体现为案件侦办警力缺任务重、联动机制协同弱成效低、追赃抓捕难度大成本高。应强化校园诈骗防控网络,深化高校反诈队伍建设,优化防范打击合成战力,对高校电信网络诈骗进行严厉打击和全面防范。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安》2016,(4):6
正虚假信息诈骗的秘诀是什么?诈骗案件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存在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而现行反诈骗手段的弊端又在哪里?随着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诈骗分子也一步步走向专业化、集团化。与之相对的是,应对虚假信息诈骗的链条分散而冗长。一个诈骗号码开始肆虐,警方发出"封号"通报,运营商还要层层审批;一笔老百姓的血汗钱汇进诈骗分子的账户,公安机关请求紧急止付,银行往往要求先提供证明。大量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所谓的"流程"里,  相似文献   

6.
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我国目前保险诈骗犯罪的新特点,现有的刑事立法对保险诈骗的打击尚欠力度,应该借鉴国际保险立法、司法的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组织,协调全国对于保险诈骗的打击,完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在CCTV-12的《法律讲堂》栏目讲述了四期诈骗案例。主要是因为诈骗犯罪越来越多。诈骗手段越来越复杂。老百姓难以识别。被害人一生的积蓄,往往会被骗子的几句花言巧语骗走。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使用偶然性理论来区分赌博行为与赌博诈骗行为,认为实质上不具有输赢偶然性的"赌博"就是诈骗。但赌博除了具有偶然性特点之外还具有规则性,赌博诈骗的实质可以概括为:行为人隐瞒了自己违反规则从而使得结果无效的事实,使相对人陷入结果有效的错误认识而处分财物。从赌博活动的规则性特点入手界定赌博诈骗,可以避免偶然性视角的缺陷,应当综合使用偶然性和规则性视角认定赌博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9.
李雪峰  王铼 《人民论坛》2023,(20):65-67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其发案高、侦破难度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也在不断翻新,形成了典型的跨境性、匿名性、集团化、组织化等特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防还面临着获取证据难、犯罪追赃难等困境。面对纷繁复杂的犯罪形势,需要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综合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0.
详述打击虚假信息诈骗工作中应用的技术,并将其整合于反虚假信息诈骗平台。总结了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实现路径、网络拓扑结构及功能实现。目前该平台已在福建厦门得到成功应用,为有效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案是利用高科技实施的新类型诈骗犯罪,社会危害面广,危害程度极大……”,7月17日,由上海市第六届优秀公诉人、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郑利群出庭公诉的被告人杨会生诈骗一案由东方网“检察官在线”节目现场直播。该案系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被告人杨会生与电信诈骗团伙相勾结,冒充电信工作人员催缴帐户欠费,并以协助报警为由,  相似文献   

12.
目前,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大要案件频发,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然而,单次低额度的小额网络诈骗却常常被人忽视,受害人不报案,警方不重视,导致该类犯罪成为多发性顽疾。公安侦查机关打击小额网络诈骗犯罪,要注意利用公安内网和互联网串并案件,积极开展落地侦查,综合研判通信信息,追踪资金流向,固定电子证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共同体区域增值税诈骗犯罪方式多样、规模巨大、危害严重.不仅对增值税诈骗所得进行洗钱活动,而且还增加其他犯罪活动。对此,要关注可疑交易报告,加强合作与信息共享。发挥被监管部门的积极作用,重视风险评估的运用,建立增值税诈骗洗钱的风险指标,及时没收资产。  相似文献   

14.
保险诈骗罪的认定及其成因与防范打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敏 《公安研究》2009,(8):31-35,93
我国保险制度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初始阶段,制度和管理上漏洞的存在是造成保险诈骗犯罪越来越突出的原因之一。对保险诈骗犯罪的分析,应居于刑法学、犯罪学角度,认定其性质,揭示其成因,研究探索预防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15.
老年诈骗犯罪被害案件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犯罪的发生并不是犯罪人单方面意志作用的结果,而是犯罪人与被害人双方互动的产物。这种互动从老年诈骗犯罪被害人的角度看,则表现为其生理上、心理上和经济上的被害性。仔细分析老年诈骗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老年诈骗犯罪被害的原因,而且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处理老年诈骗犯罪被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包括伪造、变造、签发空单、骗取票证等,具有实施犯罪前的预谋性,诈骗实施过程中的智能性和迷惑性,金融诈骗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失衡”与“无序”是金融诈骗犯罪的特定社会原因;行业的积弊和无序是金融诈骗犯罪的行业特殊原因。对金融诈骗犯罪的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社会性预防──强化制约金融诈骗的社会控制;规范性预防──加快金融法规的建设步伐;机制性预防──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厦门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金融犯罪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部位和动脉系统,所以,比一般经济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和经济破坏力,尤其是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频繁发生,成为近年来发生在金融领域内波及面广泛、社会危害性严重、在金融犯罪中增长最快的高频犯罪。文章从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多个层面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有利于金融机构完善信用卡管理与防范制度、有利于公安机关提高侦破诈骗类案件的破案率。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已成为一种新的诈骗犯罪类型。手机短信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向手机用户发送虚假信息,以骗取手机用户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文从手机短信诈骗的犯罪构成、完成形态及危害结果入手,对手机短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类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潘统芬 《公安学刊》2011,(4):84-86,105
网络诈骗案件形式复杂,一个案件涉案全国多个地方,有些地方出现了为犯罪活动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中介机构,有的中介机构为了吸引客户,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国外服务器建立诈骗网站,而现阶段有限的警力、物力、财力.对网络诈骗案件存在打击乏力现象。建议建立以省级网监部门为单位的网络从业人员污点库与网络案件研判中心,完善基础数据,做到打击控制研判预警相结合,有效控制和打击网络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诈骗犯罪已成为英国突出的犯罪类型。 文章介绍了认识诈骗犯罪危害性的重要性、受害人受诈骗的情况和诈骗类型的研究情况,并介绍了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