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最近由西藏歌舞团在首都上演的西藏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热巴情》,以多姿多采的民族舞蹈真实地再现了流浪艺人“热巴”的生活,吸引了许多观众。有人说:“这是真正的藏族歌舞艺术”。藏语“热巴”,直译是“布衣人”,它有两重含意:一是指表演铃鼓舞、杂曲、民间歌舞的艺术形式;二是指表演这种杂艺歌舞的人。热巴艺人很早就在西藏东部昌都、工布的高山峡谷一带出现了。这些以家族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一支三亿多人的少年儿童观众队伍,他们对文化生活有着很强的需求,尤其是影视节目。然而,多少年来,这支庞大的小观众队伍并没有引起文化艺术界普遍的重视。社会上时有少儿影视节目单调、贫乏的呼声,家长们亦希望能通过影视教育,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新年伊始,影视界推出国内第一部真正以孩子为主人公、以孩子为观众对象的大型系列童话剧,国家电视台为少儿开设了动画片专栏。这两件事无疑是给广大少年儿童带来了福音,也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王臻青 《侨园》2022,(7):43-45+42
<正>备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本年度巡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辽沈观众的翘首企盼中,该剧将巡演至沈阳。与此同时,另一部舞剧《秀水泱泱》也备受关注,其中的舞蹈片段《秀水伊人》在乌镇实景拍摄,亮相荧屏后好评如潮。这两部舞剧的服装设计均出自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服装设计师阳东霖之手,他还曾与辽宁文艺界多次合作,为辽宁芭蕾舞团、沈阳杂技团的代表作担任服装设计。笔者日前采访了阳东霖,了解到这两部“爆款”舞剧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舞蹈服装设计创意的文化内涵,正所谓“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相似文献   

4.
在近年来的“毛泽东学”论坛上,一批才思敏捷、思路开阔、视角新颖、锐意进取、勤于笔耕、硕果累累的青年学者陆续涌现,今年36岁的王立胜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在与人合作出版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当代社会》、《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毛泽东的大行政观》等十多部著作,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并出版了40多万字的专著《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现在,他又为毛泽东学界奉献了一份厚重的礼物——《重新认识毛泽东》。《重新认识毛泽东》是王立胜独立完成的第二部专著,近五十万字,去年12月由陕西人…  相似文献   

5.
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剧协主席曹禹为本刊撰文亦说:“《四世同堂》是我国电视剧中极成功的一部。”为了让读者了解更多的细节,本刊记者特采写了记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拍摄前后的报道,并约请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要演员邵华等为本刊撰文,畅谈他们的表演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童心永远不会老——《童年河》典藏版自序你好,亲爱的读者!如果你翻开这本书,我们就是朋友了。《童年河》是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我数十年写作生涯中结识读者最多的一本书。《童年河》出版五年,给我带来太多的欣慰和惊喜。一本小说的出版,就像一个孩子问世,他会遇到很多人,会结识很多朋友,会和  相似文献   

7.
一部国产大片《英雄》让年底的电影市场大大红火了 一把。这一年,国家对社会资本打开了文化市场大门,国内各种文化产品好戏不断, 《和你在一起》、《铁齿铜牙纪晓岚》、《激情燃烧的岁月》……,个个都令观众记忆犹新。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盐铁论》是一部独特的著作。虽然最近一次对它的大规模讨论也已经过去将及20年,并且,当年的那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如今似已化为笑谈(也许是哂笑,也许是苦笑)。但这些,应该算作是《盐铁论》以外的故事,至于它的“文本”,仍然是一篇令人兴会无穷的文字。  相似文献   

9.
《还珠格格》第二部正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格格”热再度风行北京。从制作方决定拍摄续集、直至该剧以2700万元高价卖出,有关《还珠格格》的各种消息一直是娱乐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热点。即使是这样剧情轻松的电视剧,对观众而言也绝不仅仅是“找个乐子”,他们与剧中人物一起经历悲欢离合,体验人生百味,看世事沧桑,每每不自觉地参与其中。观众与电视剧在现代生活中结成的这种关系应该有着更深刻的文化涵义,但今天电视剧的总体现状是否满足十亿观众的期盼了呢?从数量上看,观众的选择余地无疑较十多年前大了许多:除中央台8个频道和引个…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在天津大剧院上演《福金编舞芭蕾集锦》。将《仙女们》《火鸟》和《天方夜谭》三部风格迥异的经典舞剧奉献给观众,并以此缅怀芭蕾大师米哈伊尔·福金(1880—1942)。《仙女们》是芭蕾史上第一部无情节芭蕾舞,开创了现代芭蕾的先河。在这部完全没有剧情的舞剧中,艺术家为观众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全剧共包括四段独舞、一段双人舞和两段群舞。开幕时仙女们组成一幅优雅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 奇书,《三国演义》是一部兵 法大全的话,那么,《水浒》无疑称得是上一部用人宝典。纵观《水浒》用人的宝贵之处,可概括一个“巧”。梁山一百零八人,个个是人才,但又非全才,但却一个个被用得“活龙活现”。如“神行太保”专事送信、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是与他们创立自己的革命理论同时开始的。1844年4—8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开始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是这篇著作当时没有发表。1845年秋天,恩格斯在《“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断”的前言和结束语》中第一次公开批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反克利盖的通告》、《驳卡尔·格律恩》、《德国的制宪问题》、《诗歌和散文中的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市井人语     
《侨园》2012,(3):66
《新亮剑》“新”在何处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一部新剧《新亮剑》.感觉好像是鸡肋,因为那部拍得非常成功的《亮剑》,早已灌输到人们的脑海中,别人我不知道,本人对《亮剑》可谓百看不厌,不仅剧情感染,而且演员的个性鲜明,表演真实.在近些年拍摄的大量电视剧中《亮剑》独树一帜,乃精品之作.可我就不明白了,收视率这么高、非常吸引观众眼球的电视剧,竟有人“胆敢”去“复制”.而且剧情和剧里的人物基本一样,氛围也没有什么出新的地方,没看出到底“新”在何处.看了几集后笔者得出印象,《新亮剑》乃败笔之作.  相似文献   

14.
刘长江 《侨园》2022,(8):45-47
<正>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陈列着一组著名的国歌浮雕墙。浮雕主体内容的左侧部分是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1935年版的《义勇军进行曲》,右侧为一组全副武装正在高唱的抗日英雄群体。作为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整座浮雕给人一种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印象。每当观众来到国歌墙附近,《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背景音乐就会响起,令人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5.
如今,人们到处可以听到诸如“信息”、“反馈”,“系统”这些词。电视里播有“商品信息”,报纸上辟有“经济信息”;冠以“信息”名称的专刊如《人才信息》、《改革信息》等大量涌现;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中心”、“信息咨询公司”也应运而生。更新鲜的是,河北省领导机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信息反馈系统,省委书记和省长们,不用十分钟就可知道全省在前一天二十四小时内发生的大事以及各级领导的主要活动和言论。如此等等,可  相似文献   

16.
暄斋 《瞭望》1996,(50)
全国解放后,各出版社经过多次改组、分化、合并后,已经各有专业,在出版图书的品种上大致有了分工。以出版古籍来说,最负盛名的当是中华书局。往年。我对中华校点的书,买时比较放心,因为相信“业有专攻”,经过古籍整理专家之手印出来的书,总可以避免若干讹误。事实也确是如此。我已有两部《三国志》,一为清武英殿刻本,一为石印本。七八年前在书肆见到中华书局重印陈乃乾先生校点的排印本,我又买了一部。陈乃乾先生是著名的版本学家,辑印过《经典集林》、《清代学术丛书》、《古佚小说丛刊》、《曲苑》和王国维的《观堂遗墨》等书。经他校点的《三国志》,由于利用了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卢弼《三国志集解》等专著的成果,纠正了前人不少失误,确实是可以被视为“定本”的。 去年翻读这部《三国志》,偶尔也发现了几处误字,如《魏书》卷十九曹彰传“临难不顾,为士卒先,尝必行,罚必信”,其中“尝必行”当是“赏必行”之误。卷二十八毋丘俭传中,“毋”有时误作“母”。《蜀书》卷七庞统传中“陆勣”应作“陆绩”。《吴书》卷一孙坚传的  相似文献   

17.
顾晶 《学理论》2009,(30):214-216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这在许多当时的文化典籍中都有反映,而《史记》作为一部史书同时作为一部文学典籍,不仅从史实中体现了这一观念,而且从语言方面也体现了这一观念。本文主要从三组同义词:“崩、薨、卒、死、殁”、“玺、印、章”和“微、卑、贱”来看这一观念的。  相似文献   

18.
50年代,昆剧《十五贯》获得成功,周恩来总理赞叹:“一个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今天,当话剧滑入低谷,一出《魂系何方》,连演百场,振奋人心,大有当年《十五贯》的价值。 请看《魂系何方》所引起的“轰动效应”: 剧终,演员频频谢幕,观众却仍沉浸在戏里,迟迟不站起来。忽地:许多观众涌向舞台,有的拿出说明书,有的掏出笔记本,有的摸出戏票,请演员签名。 散场后的候车站,观众仍在兴奋议论:“这个戏不错,多年没看到了。”“戏正,演员演得也有感情。”“话剧嘛”,就是要这样,能够吸引人。”  相似文献   

19.
一部《焦裕禄》,震撼众人心。成千上万的观众为焦裕禄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官一世,造福一方”的精神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洒下一片热泪。这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爱戴,也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人民呼唤焦裕禄精神的回归。人民的愿望自然是美好的。然而,是否能够实现,笔者确有“杞忧”。应该说,我们大多数领导干部是好的,或许他们没有焦裕禄那样典型,但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党教育出来的“焦裕禄精神”。可是,也有那么一些自诩为“公仆”的人,恐怕只是电影场上流点泪,散场后依然如故。譬如,某单位组织看《焦裕禄》,而这一天正好下小雨,银幕上焦裕  相似文献   

20.
李刚  欧阳 《理论视野》2020,(1):21-27
在共产主义思想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共产党宣言》三部经典著作,解析了“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何以是必然”“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等重要问题,从而凸显了马克思在研究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所蕴藏的逻辑起点、客观必然和实现路径等演进规律。这一演进规律表明,回到马克思来理解共产主义,就是要把共产主义从真正人的人性升华、贵在追求的现实运动、社会与个体的双重解放等维度来辨证看待,从而批判对共产主义的“遥遥无期论”“与己无关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