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玉梅 《学理论》2013,(33):277-278
俄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而言的,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在进行俄语第二课堂建设时要遵循思想性与创造性兼顾、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配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结合俄语学生实际与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深化,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
当前思政专业师范生存在对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脱节、师范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影响着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形成。构建"个人——班级——学院"第二课堂三级教学技能训练机制有助于提升思政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要做到:个人自主训练;班级分组练习;学院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5)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确立第二课堂在留学生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科学规划第二课堂,实现第二课堂运行与管理的规范化与系统化,不仅可以为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与实践环境,而且可以使留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宋正凯 《学理论》2015,(3):142-143,163
适时、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高校就业指导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把全程化、全方位式的高校就业指导理念和思想融入至高校第二课堂,对提高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有着重要帮助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3)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对涉农专业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涉农专业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倦怠现象对农业院校教育改革和毕业生就业现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进行分析,探索农学类院校教育方式改革的路径如下:加强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考核模式;构建农科院校学业规划教育体系;完善涉农专业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陈兵 《学理论》2011,(18):265-266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二课堂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其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7.
由于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外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传统的课堂教学这一单一的模式难以实现对这一能力的培养,所以,有必要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作以有益的补充,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薇 《学理论》2010,(25):86-87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应辅之以小组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是一种专业教育过程,它能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归属感,提供大学生专业成长的情境。小组工作应是传统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6)
大学新生是高校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程度地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存在不适应感。以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为切入点,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提出可行性建议如下:加强对学习兴趣的引导;重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竞赛;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学风建设;重视个体特性。  相似文献   

10.
陈世永 《学理论》2014,(8):254-255
通过对淮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目的层次偏低、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浓厚、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不够、实践能力不足、网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等。为此,提出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指导、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转变学习成绩考核方法、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并引导学生积极利用以及发展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华 《学理论》2012,(14):77-78
通过探讨专业承诺各个维度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为在大学里推广研究性学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连榕等人编制的专业承诺量表和自编研究性学习问卷对48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相关分析显示,专业承诺的理想承诺、感情承诺和规范承诺与研究性学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感情承诺和理想承诺是研究性学习的显著预测变量。得出结论: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通过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前景,来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周娟 《学理论》2013,(30):269-270
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要求本专业大学生培养有效的学习方式。面对现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被动学习和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听课效率的具体学习方法,并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以某大学大一至大三共152名英日双语专业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自身学习体会等方式对于各英日双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及不同年级间学生学习观念的差异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英日双语专业学生学习观念既有普遍性,也有差异性。英日双语专业学生学习观念会随着年级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4.
田子军 《求知》2009,(5):28-30
一.把握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 抓住主题,是把握住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跑题、不偏题、不走形式的前提。学习实践活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与深化.但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与前两次相比较,在主题上有其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共河北省唐山市委针对唐山市的发展现状和目标定位,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从2007年5月开始,用4个多月时间,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蔡达峰 《民主》2015,(4):4-5
<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一年多时间,作为民进各项工作的主线,如何从长计议,深入推进,增强效果,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学习要坚持下去,关键靠自觉,包括组织和个人的自觉,有自觉才能持久。学习活动多了、学习机会多了,如果内动力不足,态度被动,心不思所学,难免倦怠,成了形式上的学习。学习的自觉,是在学习中激发和培养的。开展或参加学习活动,如能激发学习热情,形成外部要求与内心  相似文献   

17.
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是旨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的那些具体课程,是思政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符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要求的学习内容。高师院校思政教育专业应用型课程学习利于培养和提升思政教育专业学生的多元智力、思维品质、综合能力。应用型课程学习需要调动非理性因素作用、"真情、真意、真信";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方法论为指导,"真会、真行";交互引用学习,"融会贯通";实践学习,"运用升华"。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4)
经济类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灵活多样,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经济学专业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高等院校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8,(12)
由于历史背景和教育发展方式的差异,两岸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教学与管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海峡两岸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二课堂教学发展历史与现状、教学活动与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教学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培养视阈下的大学第二课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飞 《学理论》2011,(10):293-294
第二课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对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了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发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这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认识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准确分析目前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科学规划和管理第二课堂,才能真正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人才培养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