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宪昭 《理论学刊》2007,(9):118-122
少数民族神话母题流传的主渠道是口头传承,同时在流传中也会产生一些相应的书面文本。神话母题在流传中经常会发生演变,包括母题的扩大、母题的缩小、母题的变异、母题的淡化或消失等情况。一般而论,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民族的迁徙与分化、语言与译介以及后世对神话的加工改造等都是影响少数民族神话母题流传与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兄妹婚"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典型类型之一。这个母题在我国各民族中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叙事母题链,形成了相应的叙事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兄妹婚神话母题不仅再现了人类早期的婚姻关系、道德理念,而且对人类的日常活动或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3.
感生神话是我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一个重要类型.感生神话以反映人的起源为主体,在不同区域的民族中分布广泛.据感应对象的差异,可分为感动物、感植物、感无生命物以及感神等类型,具有明显的实用目的以及夸大的神圣生育、扭曲的因果关系、叙事的多元组合等特点,表现出早期人类的图腾崇拜、生活信息、民族关系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王宪昭 《理论学刊》2004,2(9):108-111
神话是人类文学最早的艺术形式,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在生生不息的繁衍劳作中所共同创造的,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与我国现存的汉族神话相比,许多少数民族神话在近现代仍属“活形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加强少数民族神话研究,有利于发掘中国神话的整体文化价值,有利于建构中国多元神话体系,有利于深化中国文学研究和推进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宪昭 《理论学刊》2005,2(11):101-104
稻作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类型,它与“种子”神话传说有着特殊的关联。这类种子起源的神话也是中国各民族特别是南方民族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南方民族的种子神话传说以稻种起源说居多,体现出了丰富的稻作文化背景和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民族伦理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变迁中形成的稳定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道德是以中华伦理文化为根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价值准则和规范体系。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民族伦理与中华伦理文化的同质性和同一性不断增强,这种同一性构成了民族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一致性。而民族伦理的独特性特征,则使它既表现出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补性,同时又在两种不同的身份建构中表现出一定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西方的"变形"母题作品有着共同的最初使者--神话.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都产生于氏族社会阶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和认识.但是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古希腊神话保存得很完整,构成希腊民间口头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中国神话虽然丰富,中间经过散失,只剩下零星的片段,分散在古人的著作里.  相似文献   

8.
圣哲老子的故里河南鹿邑至今流传着老子出世的传说。1该传说反映出民间故事传说对上古图腾观念、神话思维的继承和保存。同时,这个传说也是民间的功行观念的生动诠释,反映了源自上古且至今仍流传于中国民间的始祖崇拜和圣人崇拜观念。小故事,大道理,其文化价值、思想性和现实意义都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9.
有神论也有自己的历史,经过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法轮功”自称是最上乘大法,实则不过是低级有神论的沉渣泛起。在上古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曾经认为某些动物或某些个人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也就是具有超越自身自然能力的能力,因而把他(它)们崇拜为神。我们看世界各民族上古神话中的神,多是这种动物神或者人神。动物神或人神具备的超自然能力,就是现在所说的特异功能。在人类对这些动物的习性、对某些特殊人物的能力认识不清的时候,会把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地区,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古代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新疆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现阶段,必须整合新疆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新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1.
齐丽 《党史博采》2013,(1):35-36
多元文化主义是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培养加拿大国民认同感的重要举措。与此类似,中国实行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也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尊重多元也意味着默认差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差异,扩大隔阂。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为例,探讨过分尊重多元能否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首先表现于对民族的认同。中国各民族,都热爱自己的群体,又因为长期共同生活于中华大地,彼此之间有着广泛、深入的交流,遂逐渐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解读西域诗歌,不能不了解其中蕴蓄着的浓郁的中华情结。本文试从东西一体观念、龙马图腾意识、“汉家”一词的共用和中华视角的审美情趣四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3.
云南各民族的先民很早就在云南这块土地上共同栖息繁衍,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结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相互之间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云南各民族在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经济类型和多元民族文化形态,构成了今天云南各民族间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关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发展着的不断交融的民族杂居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14.
寇研 《廉政瞭望》2013,(15):76-76
“三女神”或“三姊妹”,是西方神话的常见母题。例如美惠三女神;《金苹果》故事中的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莎士比亚《李尔王》中,古代不列颠王李尔有三个女儿;《灰姑娘》故事中也是三姊妹……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是在特定的时空坐标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具有多元性、整体性的特征。同时,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的不断扩大,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也逐渐增强,在"多元"民族构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一、传统村寨是多元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村寨民族文化无不受生物均衡理论规约20世纪末,生态人类学传入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并完成了生态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杨庭硕、罗康隆等教授提出了文化制衡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观,主张在民族文化多元并存的背景下,相关各民族文化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民族的生物适应取向都会很自然地向均衡、有序、有节制地利用生物资源的方向演化,从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事实。对待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伦理态度,首先需要各民族对自身的伦理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伦理认同,然后在此基础上相互承认、彼此尊重、理性宽容。唯有如此,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才能既保持各民族自身文化相对的独立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又能在长期交往中相互促进,共存共荣,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快乐大叔 《党课》2012,(1):99-101
有人说,从一个民族的神话及宗教信仰之神,可以看出该民族价值观之构成及其取向,以及其社会历史语境的主要特征。例如,中国传统民间俗神中,就没有爱神和体育竞技之神,但却有月下老人;而西方社会各民族没有财神及福禄寿喜之神,却有智慧女神。  相似文献   

19.
闫炜炜 《实事求是》2010,(5):111-112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由自然生态因素、社会历史因素、宗教文化因素、全球一体化因素决定了新疆地区的多元一体化现状。在新疆多元民族文化与当下全球性的文化互动之中,将继续保持这种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实践中,新疆必须着力解决好民族文化对比与交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及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三个问题,使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肩负着推进一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迎接这场并不逊色于历史上的文艺复兴的、新时代的"文艺复兴",中国应该有所作为。中国文化薪火相传,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万紫千红。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