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住清醒去掉糊涂求是不知何故,在一段时期内“糊涂”竟倍受一些人青睐,“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歌声更是风糜一时,甚至有些党员干部也把“难得糊涂”作为座右铭,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在不少地方已造成了严重的恶果,我们必须留住清醒,去掉糊涂。否则,...  相似文献   

2.
人生忌醉     
酒,与国人有缘。泱泱中华,酒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酒之话题、之趣事,精彩缤纷、广为流传。旧时文人名士十分爱饮酒,往往不“醉”不休,当然是似醉非醉的“形醉志清,步醉心明”的状态,由此催化诗情豪意,渲泄人生情感。曹孟德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涌,怀素狂草酒相伴……“醉”酒佳话,千秋  相似文献   

3.
张成林 《中国保安》2012,(11):74-74
敲开夏的门扉,阳光在鸟鸣声中渐渐热烈起来,又到了茉莉飘香的季节。茉莉花朵玲珑,花瓣洁白而无瑕。盛开的小朵米黄的花,花瓣层层叠加却井然有序,洁净而优雅。夏天的风吹过,茉莉花摇曳多姿,风情万种,送入鼻尖深处的是沁人的幽香。那熟悉的香味,一阵强过一阵,清纯而不单调,让人似醉非醉,飘飘欲仙。茉莉的香是不需要靠近就能闻得到的,她的花香清幽、淡雅。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酒品     
《乡音》2007,(11)
在饮君子而言,酒自然是个好东西。诗仙李白有云:"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可见酒中自有趣在。常见人自诩千杯不醉,但实际上对于饮者,所求的恰是一个醉字,醉中之趣,是不能为醒者传的。尤其对于艺  相似文献   

5.
仰光忆事     
退休后,我从繁华的城里搬到闽侯上街的庄南村。这里是农村,但也是我的家乡,在这里我有一种恬静、安逸、回归的感觉。每当我坐在摇椅里似醒似梦时,缅甸仰光的旧事就会浮现在脑海里……  相似文献   

6.
南丘印象     
南丘,一个盛产生活必需品——食盐的地方,一方让我在纯真的童年就已神往的热土,一座曾记述了无数风风雨雨和经受了诸多历史变迁的小城,时常在我似睡似醒的凌晨时分,不经意间闯入我的梦境里来,轻叩我那绵长的思绪之门。  相似文献   

7.
敲开夏的门扉,阳光在鸟鸣声中渐渐热烈起来,又到了茉莉飘香的季节了。茉莉花朵玲珑,花瓣洁白而无瑕。盛开的小朵米黄的花,花瓣层层叠加却井然有序,洁净而幽雅。夏天的风吹过,茉莉花摇曳多姿,风情万种,送入鼻尖深处的是沁人的幽香。那熟悉的香味,一阵强一阵,浓烈而不俗气,清纯而不单调,让人似醉非醉,飘飘欲仙。茉莉的香是不需  相似文献   

8.
要闻回放     
《台声》2008,(11):4-9
从16、岁带着200元闯荡商场,一直到3年前他领导的台塑集团成为营收破万亿元的“两万亿帝国”。成功非并偶然,王永庆从学会走路起,每隔10年就领悟出一套成功法则,这也将是两岸重要的资产。  相似文献   

9.
随感录     
徐弘毅 《现代领导》2003,(11):23-23
说起“糊涂”,人们常会想到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不知什么原因,他的“难得糊涂”说成了近几年的流行语之一。近日读《曾国藩与弟书》,发现这位以名教卫道者自誉、双手沾满太平军将士鲜血的所谓晚清“中兴名臣”竟然与为官清正廉洁、为人疏宕洒脱的大才子郑板桥一样,特别赞赏“糊涂”。  相似文献   

10.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关于养生我们讲了不少,其实养生要说简单也简单,最主要的四个字,就是“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11.
“多亏我们醒得早!” 近三个月来,祝祥公司总经理张天聪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周边企业停工、倒闭的消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他心中暗暗庆幸:“多亏我们醒得早!”他为企业作出管理变革的果断决策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的钟声,犹似一记震天的春雷,在融融喜气中,敲醒了都市空旷的沉静。广州市白云区景泰保安中队驻广空生产基地保安队员周华忠舒』动地出了一口长气。在他监护的新广从公路大金钟路段,总算平安地度过了旧世纪最后的分分秒秒。他和前来接班的队友夏培东办好了交接班手续,如释重负地向宿舍地走去。行至海利来渔港拐弯处,忽听得后面不远处传来一声沉闷的轰响,“不好!出事了!”他扭过头来,飞快地朝回跑去。昏黄的路灯下,只见一辆白色面包车仓皇向从化方向驶去……一位中年男子横卧在一汪殷红的血泊中,一辆崭新的珠江牌125型摩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杭州黄龙洞世贸中心举行的一次春节联欢晚会上,最后的一个压台戏,是由被人誉为“江南笛王”的古稀老人赵松庭和他的高足联合演奏的笛曲“三五七”。那高昂激荡、欢快悠扬的笛声,使全场观众屏息凝听、如醉似痴。笛声刚停,全场便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似文献   

14.
武工队长     
张凯 《当代广西》2010,(14):60-60
他曾经威震四方,显赫一时,但那已成为历史。一次中风,医生宣告再也无能为力,他却奇迹般地醒了过来,只是记忆几乎全部丧失,整个人痴痴呆呆的,走起路来也有些哆哆嗦嗉。  相似文献   

15.
挛强 《辽宁人大》2008,(6):31-31
当天深夜,毛泽东本来吃了安眠药想早睡,却似睡非睡。他的脑子里还在考虑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大问题。毛泽东仍像战争年代那样善于捕捉战机,只要抓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就获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让美国乒乓球队打头阵将为尼克松或者他的特使来北京创造一个良好的气氛,这是打开中美关系局面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相似文献   

16.
王闻 《今日广西》2007,(12):21-21
那天,老公跪在她面前请求她的原谅,说他只是一时的糊涂,说这个家庭在他眼里是多么重要,说有多爱她,失去她,他生不如死,思思看着丈夫一脸悔意,她的脑海里痛苦地闪过老公和那个女人在一起的样子,越想越恶心,越想越痛苦,越想越感觉无法原谅!但她的心里始终在痛苦中犹豫徘徊……  相似文献   

17.
3月1日上午,致2死15伤的武汉“12·1”特大爆炸案主犯王海剑被依法执行死刑。年仅25岁的王海剑匆匆走完了他的人生路。多位熟悉他的人为之诧异:这个娃子怎么作出这种糊涂事呢?记者对此案跟踪一年有余,透过厚厚的案卷和对众多知情人的采访,试图勾勒出他的畸形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之间,似有种与生俱来的默契。就像我,冥冥间注定与八方山水有个绿色之约。生长在沿海平原的我,一扑入宁德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心就发紧发疼,被恋人般地紧吸过去。5月的春阳善解人意。当我登上支提山,盈满眼帘的是一汪原始的中亚热带绿——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碧绿,而是酣绿、醉绿。  相似文献   

19.
一张糊涂借据却引发一场没有原告的官司,这场标的额才五六千元的糊涂官司却惊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信访局。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2005年10月10日,涡阳县法院再审了这一案件,再审作出的民事裁定书撤销了该院一审民事调解书,至此,这场历时三年多的官司终于尘埃落定。糊涂借据刘老汉被拘留十五天在法庭开庭审理前,原审被告涡阳县石弓镇六湾村村民刘玉江的儿子刘原(化名)来到江淮法治杂志社,向记者述说了他父亲遇到这一案件的始末。刘原介绍说,他自己在合肥工作,早在1997年,堂叔刘玉金找到他,说自己的女儿刘芳即将从阜阳技校毕业,请他帮忙找个工作…  相似文献   

20.
尹长东  姜南 《人大论坛》2010,(5):58-58,F0003
“醉美”的内涵十分丰富,一取谐音“最美”,二为隐喻了与世博会有着特殊渊源的贵州典型物产——茅台(“国酒”)这一特殊元素,体现了贵州的独到之处;另外,“醉美”有着“美极致醉”的延展性和广义性,如形之醉、神之醉、情之醉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