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核僵局僵在美朝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务卿赖斯7月9日展开了她上任以来的第二次亚洲之行。除了前往泰国了解东南亚海啸的灾后重建工作,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无疑是赖斯此行的“重头戏”。就在赖斯开始她的北京之行时,朝鲜副外相金桂冠和美国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也  相似文献   

2.
自朝鲜外务省突然在2月10日公开发表正式声明,宣布"朝鲜将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同时还第一次通过外务省公开宣布已经拥有核武器后,有关各方为朝鲜重返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做着各种努力。中国作为前三轮六方会谈的东道国,对这一新出现的情况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外交部长李肇星先后与美国国务卿赖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本外相  相似文献   

3.
朝鲜于2008年6月26日提交核申报清单,美国总统布什曾对朝鲜申报核计划表示审慎欢迎,并宣布打算在45天内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以及将中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等关键性制裁。但捱到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却表示,美国不会立即将朝鲜从支援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6月以来明显缓和的朝美关系又生波折。那么,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出尔反尔?  相似文献   

4.
齐云飞 《党政论坛》2008,(20):45-45
朝鲜于2008年6月26日提交核申报清单,美国总统布什曾对朝鲜申报核计划表示审慎欢迎,并宣布打算在45天内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以及将中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等关键性制裁。但捱到8月1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却表示,美国不会立即将朝鲜从支援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6月以来明显缓和的朝美关系又生波折。那么,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出尔反尔?  相似文献   

5.
8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美国政府决定推迟原定当天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的计划。人们记忆犹新,今年6月26日朝鲜向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正式提交了说明其核计划的申报清单。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把朝鲜从美国制定的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并终止对朝鲜适用《敌国贸易法》等制裁性措施。6月27日,朝鲜炸毁了其宁边核反应堆的冷却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朝韩俄日六国的代表团团长7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就全面均衡落实朝鲜弃核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务卿赖斯于10月17日至22日出访东京、首尔、北京和莫斯科,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实施联合国对朝鲜的严厉制裁寻求区域性支持。朝鲜违背国际潮流,于10月9日悍然进行核试验,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以美国议案为基础,经各方讨论修改,特别是在中国、俄罗斯等努力下,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14日下午一致通过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该  相似文献   

7.
罗获发 《学理论》2012,(33):17-18
朝鲜核问题的反复和倒退,主要源于美国政府的失算与失策;朝核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美国能否体现六方会谈框架下处理朝核问题的诚意和决心。与此同时,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盟友窘迫的内外交困,使得现任政府不得不从全球战略、国家利益的角度,重新审视朝核问题的未来与发展。朝鲜猝不及防的多次核试验、导弹发射等一系列充满火药味的行动,让美国在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国面前显得十分被动,但朝核问题能否得到最终妥善解决,主动权还在美国。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3,(44)
朝鲜核问题近几天出现了积极变化:美国总统布什首次承诺愿意向朝鲜提供书面安全保证,以通过六方会谈推动朝核问题和平解决;10月25日,朝方表示愿意考虑美方的建议,30日朝方又宣布原则上同意继续就核问题举行六方会谈。种种迹象表明,从上一次六方会谈之后陷入停顿的朝核问题会谈,又有重启之势。  相似文献   

9.
鸣涧 《瞭望》2003,(32)
7月31日,朝鲜驻俄罗斯大使朴义春约见俄副外长费德托夫时通报说,朝鲜主张就朝鲜半岛核问题进行六方会谈。这是朝核问题向和解方向迈出的一大步,表明美国与朝鲜仍愿走对话之路。但是,即将举行的六方会谈将是十分艰巨、曲折的谈判,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具有复杂背景的朝鲜核问题很难在一次会晤中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10.
在朝核问题会谈这一问题上,美国一直坚持朝鲜应无条件回到六方会谈的谈判桌上,而朝鲜要求美国应作出承诺,放弃对朝鲜的敌视政策。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助理国务卿、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于10月1日至3日第三次到朝鲜访问,就打开目前朝鲜核问题的僵持局面与朝方官员进行了磋商。如今,他离开平壤已经数日,关于双方会谈的具体内容却一直没有公开,但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的新闻媒体作了大量的报道与猜测,认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进程又遇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而朝鲜9日正式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立即不再允许"核查人员进入宁边核设施。希尔此次造访平壤的背景是:美国未能如约把朝鲜删除出"支  相似文献   

12.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2)
曼德拉改组南非内阁 南非总统曼德拉5月13日宣布改组内阁,任命4名非国大组织成员为新部长,他们将在国民党的4名部长6月30日退出内阁后接任。 韩美日就朝鲜问题举行政策协调会议 韩国、美国、日本三国高级官员5月13日至14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会议,协调三国对朝关系的立场。会议主要议程包括朝鲜对“四方会谈”的态度、三国对朝鲜提供援助和进行经济交流的问题。“四方会谈”是韩美两国总统4月16日提出的。 法国总统首访英国 法国总统希拉克5月14日访问英国。希拉克希望英国1999年正式加入欧洲货币联盟,他还与梅杰就疯牛病、欧洲建设等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法国总统12  相似文献   

13.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引起各方的关注。1月10日江泽民主席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朝鲜核问题交换意见。江泽民主席指出,我们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我们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我们认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对话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中国将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各国关注国际热点问题,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打算,本组报道就是告诉读者它们的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朝美又展开新一轮口水战。 1月1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和《朝鲜人民军》、《青年前卫》发表的联合社论促请韩国同朝鲜合作,“彻底粉碎美国要在朝鲜半岛发动另一次战争的阴谋”,并呼吁军人充当“子弹和炸弹”, 以应付美国军队可能发动的攻击。 3日,《劳动新闻》指出,美国必须解除对朝鲜的制裁,为重开朝核问题第五  相似文献   

15.
就在伊拉克危机和朝鲜核危机步步升级、危如累卵之时,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于2月22日~25日对东亚中日韩三国进行了旋风式的访问,来去匆匆,不舍昼夜。不问自明,鲍威尔此行是要寻求三国在处理两个危机,特别是朝鲜核危机上的合作。虽然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放言“美国有能力同时打两场战争”,但是,看来布什政府还是不愿意同时挥起两个拳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入夏以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增强了人们对半岛无核化进程的乐观期待和新的信心。6月26日,朝鲜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国际社会期待已久的核申报清单。次日,在邀请六方会谈其他与会国电视媒体参加现场见证的情况下,朝鲜主动高调地炸毁宁边核设施的冷  相似文献   

17.
北京六方会谈与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6个与朝鲜半岛安全利益攸关的国家于8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这是今年4月下旬北京三方会谈的继续,来之不易。由于朝核危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因此六方会谈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给朝鲜外交造成了巨大困难。但是 ,朝鲜人民通过艰苦的努力 ,在世纪之交 ,终于迎来了外交环境改善的曙光。朝鲜外交的特点十分引人关注。为开展对西方的外交 ,将美国定为主攻对象。在冷战结束的初期 ,朝曾首先致力于改善对日关系 ,并为此举行过8次朝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期间 ,南北关系也出现缓和 ,不仅签署了基本协议书 ,还发表了无核化宣言。但遗憾的是 ,这一缓和势头却因美国提出“朝核问题”而被中止。这使朝鲜再次认识到 ,不改善对美关系和打开“美国锁” ,朝就难以开启西方的大门 ,半岛的悬案问题也难以从…  相似文献   

19.
严明 《瞭望》2005,(43)
美国国务卿赖斯结束中亚三国之行后随即访问了法国,先后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法国外长杜斯特·布拉齐进行了会谈。当年因为法美在伊拉克问题上交恶而曾经扬言要“惩罚”法国的赖斯,此次巴黎之行却一直保持着满面笑容,刻意凸显“亲善”。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她还用教名直呼法国外长,颇显亲切,而后者也声称:“美国是我们的朋友,美国的利益也是我们的关切”。  相似文献   

20.
达志 《瞭望》1994,(52)
美朝之间就朝鲜核嫌疑问题经过了历时一年半时僵时缓的对话之后,终于1994年10月21日在日内瓦签署了解决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朝鲜的核问题始发于1990年美国的卫星情报。由于朝美长期对峙,美无法了解朝鲜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及拥有状况,为了探明朝鲜的真相,美国极力促使朝鲜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特别检查,对此,朝鲜坚决予以抵制。于是,一场围绕朝鲜核问题的美朝对垒拉开了序幕。1993年3月朝核问题升级,在此后的20个月的时间里,美朝经过几番“争斗”,双方从互不相让,到有限让步,直至全面妥协让步,虽历经艰辛,但最终达成协议,受到了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