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走进黑河市逊克县奇克镇边疆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房屋.整洁的村道、宽敞的广场、茂盛的绿树、可爱的俄罗斯套娃雕塑,令人仿佛置身异域. "我们这里是俄罗斯族村,你看现在发展变化多大呀!越来越漂亮,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村民张玉兰说,她今年74岁,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家乡的沧桑巨变. 边疆村是黑河市众多少数民族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黑河市委以党建为引领,引导和鼓舞全市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8个少数民族、7万名少数民族同胞心手相牵、休戚与共,携手共建幸福边疆,谱写了一曲和谐团结的华美乐章.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有55个民族,2008年末,少数民族人口533.68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36.47万人.区内有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为主体成立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有以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满、回、朝鲜、俄罗斯为主体成立的19个民族乡(苏木).  相似文献   

3.
顾曾 《世纪桥》2008,(17):46-49
<正>革命老区伊春市嘉荫(当时称佛山)县,位于小兴安岭北麓,东北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在全县所辖3镇6乡73个行政村中,老区乡(镇)、村(屯)有3镇2乡43个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33  相似文献   

4.
张治科 《党的建设》2007,(10):47-47
香泉镇位于定西市安定区西南部,辖15个村,有4969户21133人,其中回族、东乡族8296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9.25%,是全市惟一的民族镇。近年来,镇上紧紧围绕发挥民族优势开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生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1,(17)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16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少数民族人口153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3.4%。全省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是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和实行区域自治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抚松县是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既有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又有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近20年来,当地一直传颂着一位满族党支部书记领养一位朝鲜族孤儿的感人故事。这位书记的模范事迹让人们体会到,在这里各民族间的情谊比山高、比水深。这位满族党支部书记名叫彭奎宝,是一位曾受过国家民委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他所在的村叫南岗村,位于抚松县新屯子镇北侧,二道松花江南岸的一个山冈上。这是一个少数民族村,全村131户中有49户是满族和朝鲜族。彭奎宝这个朴实的庄稼汉子是从1978年起任南岗…  相似文献   

7.
兴蒙访古     
木每 《支部生活》2008,(11):46-46
蒙古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宁夏、新疆等北方地区,而相距遥遥数千里,在祖国西南边疆,在云南省的通海县,有一个蒙古族聚居的兴蒙乡。那里的一切,一直对人们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不久前,笔者对那里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8.
白国梁 《实践》2010,(10):13-13
<正>额尔古纳市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有汉、俄罗斯、蒙古、回等10个民族,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全乡共有5个党支部、80名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7名。抓班子建设,为"惠民树"强基固本近年来,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党委抓住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向边疆民族地区倾斜的有利时机,立足全乡实际,切实抓好乡党委领导班子建设,以党建工作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5,(10)
<正>五原县天吉泰镇天吉泰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672户2082人,其中蒙古族35户120人。天吉泰村"民族大讲堂"成立于2013年12月,讲堂面积460平方米。"民族大讲堂"以促进民族团结为目标,坚持"讲百姓、百姓讲"的原则,"讲唱读传帮带"多措并举,让老百姓在轻松愉悦中接受知识,提升素质。壮大队伍活跃基层天吉泰镇辖地广阔,农户居住比较分散,很多群众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天吉泰镇党委在全镇大力实施"基层大讲堂"建  相似文献   

10.
自成 《先锋队》2012,(15):54-55
俄罗斯:读书是俄罗斯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俄罗斯人把家庭藏书多少看成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俄罗斯居民家庭藏书总量高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10倍之多。俄罗斯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于阅读图书、报刊和其他出版物的时间近1个小时,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11.
心脏是生命的中枢,没有它,生命也就不复存在。然而,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自由和解放的神圣事业,有的人宁可忍受被剜眼掏心的酷刑,至死不屈。崔姬淑烈士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1909年12月26日,崔姬淑出生在吉林省延吉县细鳞河乡北洞村的一个朝鲜族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崔姬淑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1926年,崔姬淑全家迁移到延吉县朝阳镇龙岩洞村,她和同村一个叫朴元春的小伙子相爱并结成夫妻。  相似文献   

12.
新疆跨界民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有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蒙古和俄罗斯等7个跨界民族。新疆的跨界民族居住地与国外同源民族的居住地直接毗邻,相互影响最直接最迅速。因此,对于新疆跨界民族的发展,我们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既要看到它对边疆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在一定条件下的消极影响。中亚国家的大民族主义容易对新疆跨界民族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乌兰县巴音乡塔拉村,是一个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情的纯牧业村,全村39户、173人。村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和民族政策,全村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牧民安居乐业,成为海西牧业战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4.
高严 《求是》1997,(14)
民族工作是关系国家团结统一、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与缅、老、越三国山水相连,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全省39.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94%是山区。全省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全省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是我国少数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其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1/3,有15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长期以来边民之间通婚、互市,情况较为复杂。建国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和省政府重视搞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使全省一直保持民族团结和睦、边疆繁荣稳定、经济稳步增长、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2007,198(5)
托里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边境县,西南与哈萨克斯坦国接壤,边境线长58公里.县辖4个乡、3个镇、2个林场、65个行政村、9个社区.2006年全县总人口8.9万人,由23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70.4%,汉族占26.2%其他各少数民族占50余万亩.……  相似文献   

16.
涂彦君 《奋斗》2010,(11):37-38
<正>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世居民族。地区辖有塔河县十八站和呼玛县白银纳两个鄂伦春民族乡。全区现有鄂伦春族人口1044人,占全国鄂伦春人口八分之一。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辖有一个鄂伦春族聚居村,该村是全国鄂伦春族人口最多的鄂伦春族聚居村,现有鄂伦春族农户182户、468人,劳动力270人,耕地面积3300亩,人均耕地面积7亩。2007年以来,地委、行署和塔河县委、县政府  相似文献   

17.
长沙岳麓山西20里,盘踞5座小山峰,远远望去,恰如一朵巨大的5瓣莲花,故名莲花山。山下的镇称莲花镇,镇边的河叫莲花河。龙洞村就在河上游。村中4173人,70%姓张,按族谱记载,系岳麓书院山长张后裔。吸麓山文气,承张公文风,龙洞人至今保留吟诗作赋写词对联的传统习俗,并以此修身养性、以文化人,别有一番韵味漫山冲。"古洞一村烟,风光瞥眼前。绿荫  相似文献   

18.
正辽宁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之一,56个民族成分齐全,少数民族人口66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2%,有8个民族自治县、54个民族乡、331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较多,其中满族和锡伯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多,民族成分全,满族等世居少数民族集聚度高,民族自治地方比例大。"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相关负责同志这样概括全省民族和民族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靖宇县有 10个相对贫困和后进村党支部没有支 部书记合适人选。县委站在"选准一个 人,造福一个村"的高度,拓宽选人用人 渠道,在县直机关副局级后备干部和乡 镇机关优秀干部中选派了10名干部,到 这些村任党支部书记,增强了村党支部 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一是选贤任能,强班子。在一些贫困  相似文献   

20.
单家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一个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回汉杂居村。早在康熙二年因商贸发达被载入地方史志。改革开放以来,单家集村以率先在西吉县村镇中兴建了村级大桥、村委会办公楼、村级信用社、民族工业园等20多个“第一”而闻名。近年来,该村有两人荣获全国劳模,近10人获得自治区劳模和县“致富带头人”的荣誉称号,单家集村荣获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并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单家集人为何能率先走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呢?又是什么激励和感召着单家集成为贫困地区新农村的典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