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而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农业大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创始成员国之一 ,印度加入WTO后为应对《农产品协定》及其他相关规则 ,选择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并已逐渐表现出一定的成效 ,然而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 ,对印度应对WTO的对策、成效以及出现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以期能为我国在加入WTO后的农业应对WTO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印度加快了对外互联互通的步伐,制定了东向、西联、连接中亚等互联互通政策。但是,受制于经济发展条件和区域互联互通合作基础,印度的对外互联互通实际上还处于基础设施、制度和人员交往"三位一体"互联互通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初期阶段,并主要集中于陆海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3.
印度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效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印度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完善情况,考察了印度现行汇率制度运行效果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对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印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效、问题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 ,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 ,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业形成威胁 ;印度早己是WTO的成员国 ,一方面要调整国内的政策法规 ,使之与WTO的规则一致 ,一方面又要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 ,印度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给我们什么启示 ?印度严格著作权立法和执法促进了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 ;印度专利法的修改在给药品工业带来困境的同时 ,又给其带来机遇 ,促使印度的制药工业创新。给我们的启示 :要加强版权立法、执法 ;要有专利意识 ;要勇于创新 ;要强化产权保护 ,避免侵权。  相似文献   

5.
印度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扶持及其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印度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一直不遗余力地予以扶持,并将扶持目标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个领域。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印度的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有可能成为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印度经济的又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6.
委内瑞拉查韦斯总统自执政以来实行的改革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 :政治方面 ,玻利瓦尔民主政体已基本建立 ;社会经济方面 ,所有制改革和结构改革开始深化 ;外交方面 ,多极化外交格局已基本形成。面临的难题 :内政方面如何面对越来越团结和强大的反对派 ;经济上如何面对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和世界经济减速问题 ;外交方面如何处理与美国的关系。 2 0 0 2年对委内瑞拉来说将是艰难的一年 ,随着油价的下跌 ,其经济将面临新的衰退期。  相似文献   

7.
印度防止人才外流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 ,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印度自 60年代以来 ,就有大量优秀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向西方发达国家 ,这是印度的重大损失。近年来 ,印度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流科技人才回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仍不显著。本文试就印度人才外流的原因和印度政府防止人才外流的作法进行初步探讨 ,供参考。一、印度人才外流的现状印度的科技人才 ,根据印度著名生物学家P M 巴加瓦在 80年代后期撰文称 ,印度的科技人才是指持有理、工、农、医等学位的、训练有素的人才。而正是这些高素质的人才 ,从 60年代开始 …  相似文献   

8.
印度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独立后,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中期开展以现代技术为中心的绿色革命以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印度政府主要通过增加现代农业投入;改良耕作技术;实施小流域区发展计划,改造旱地农业;对东部地区开展特殊投资计划;将高科技逐渐用于农业.  相似文献   

9.
1991年印度发起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放松对私营经济和外国投资的限制,放松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和银行金融制度,促使印度对外经济联系逐渐扩大和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推动印度经济加速增长和建筑崛起。但是,印度经济改革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世纪的农村土地改革,越南在农业方面取得巨大发展。本文通过研究越南农村土地改革的相关文献,对越南农村土地改革的基本做法、成效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谷俊  杨文武 《南亚研究季刊》2011,(1):102-108,114
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印两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化和教育往来的传统。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高层频繁互访,经贸往来关系不断发展,民间交往更加深入。在印度"汉语热"悄然兴起之际,研究印度汉语教学发展状况,探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印度汉语教学的对策建议,为促进中印教育文化交流、增进互信和发展中印两国友好关系,传播中华文明和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印尼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独立以后,印尼历届政府基本上都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撑农业的发展,除了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实现稻米自给外,还发展了价值高、销路大的经济作物,为全国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但印尼农业发展的势头在减弱,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基础设施不足,机械化仍处于低水平,农村贫困问题在加深等,这些都给今后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困难。印尼要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仍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极其丰富,而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根据这种资源禀赋特征,印度选择了以“绿色革命”和第二次“绿色革命”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之路。但迄今为止,印度的农业现代化还是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本文拟就对印度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现状和特点及其原因作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刘中一 《南亚研究季刊》2012,(2):95-100,112
近年来,印度、越南和尼泊尔等国家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本文从印度、越南和尼泊尔等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教育等结构性因素入手,分析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在印度、越南和尼泊尔等国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各自国家为了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黑龙江省作为与俄罗斯毗邻的最大省份,应依托资源优势与地缘优势促进对俄劳务合作的蓬勃发展。近年,黑龙江省对俄劳务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但也存在着法律、税费、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对印度BSEIndoNext创业板市场创设、运行绩效不佳及其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以揭示印度BSEIndoNext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本质特征,并为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提出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理念、难题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旨在消除亚洲各国/地区存在的“双重不匹配”问题,完善本地区的金融结构,减少对银行部门和欧美债券市场的过度依赖,降低“孪生危机”,以及为亚洲地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从而实现由私人部门带动的可持续性增长。但是,亚洲债券市场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难题,任重而道远。文章建议中国放弃对创建“亚元”目标的追求,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区域化与国际化,培育人民币早日成为亚洲债券的主要标价货币。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经济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经10余年的动荡,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政治局势稳定,经济终于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美国高盛公司预测,"俄罗斯重新崛起"是必然的,俄罗斯将于2028年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俄罗斯人更是雄心勃勃,试图以"赶超"的方式实现这一目标.但是,俄罗斯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升级艰难;缺乏发展人力资本的条件,经济竞争力面临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被动尴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难有建树等.综合俄罗斯官方文件、专家学者的研究和最近俄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可以看出,俄罗斯经济呈现出立足能源和科技两大优势产业谋求经济的"赶超型"发展以及刺激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柬埔寨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仍相当滞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到80年代才得以恢复。近10年来,在自身努力和国际社会的援助下,柬埔寨的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柬埔寨政府启动了若干规范性改革措施,以指导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走向更加规范的管理,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需要。然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使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管理水平、投入更多的经费仍然是柬埔寨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humanitarian laws of war have been recast in ligh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hi–tech weapons and innovations in strategic theory. Far from falling into disuse, humanitarian law is invoked more frequently than ever to confer legitimacy on military action. New legal interpretations, diminished ad bellum rules, and an expansive view of military necessity are coalescing in a regime of legal warfare that licenses hi–tech states to launch wars as long as their conduct is deemed just. The ascendance of technical legalism has undercut customary restraints on the use of armed force and has opened a legal chasm between technological haves and have–nots. Most striking is the use of legal language to justify the erosion of distinctions between soldiers and civilians and to legitimize collateral damage. Hi–tech warfare has dramatically curbed immediate civilian casualties, yet the law sanctions infrastructural campaigns that harm long–term public health and human rights in ways that are now cl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