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时下,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即。按照修改后的新《选举法》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如何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代表候选人如何向选民介绍自己的情况和回答选民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何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让代表和选民的心连得更紧?如何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让代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迁两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走访选民心连心、扶贫济困献真情”主题活动,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代表工作找到了有力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3.
两会前夕,对国家如何治理的建议,选民希望通过代表们提交审议。中国政法大学何兵老师寻遍网络,找不到自己的代表!他写了一篇《我的代表在哪里?》的博文,建议各级人大在其官方网站上给每个代表设置一个网页,公开代表信息,接受选民的建议,从而打通选民与代表之间的联系通道。  相似文献   

4.
“咱们社区的治安令人忧心,如果你当上代表将如何解决治安问题?这个问题我要求王玉娟回答”。石景山区八角选举分会第三选区的数百名选民与4名正式代表侯选人见面,向侯选人进行“面试”。  相似文献   

5.
杜华 《政府法制》2010,(8):30-31
2008年8月,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向中立的《华尔街日报》突然爆出一条消息:奥巴马可能因为身材健美而失去一部分选民。因为在美国选民中有66%的人超重、32%的人肥胖。一些体形丰硕的选民不免犯嘀咕:“这个瘦子真心喜欢我们吗?”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1日上午10点.来安县新安镇新河社区居委会会议室被挤得满满当当。室外寒气逼人,室内暖意融融。是什么会议让大家如此期待?原来,来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金维加等4名正式县人大代表候选人将与选民面对面互动交流,回答选民提问,接受选民“面试”。  相似文献   

7.
谌长生 《法制与社会》2012,(10):135-136
自从杭州人大代表罢免案以后,选民罢免权问题再度引起学者深思:于人民主权国家,选民自可行使选举代表之权,代表受选民选举权之行使而产生,理应受到选民监督,选民罢免权作为监督代表之重要方式,如何保障?本文首先对杭州人大代表罢免案作简要概说,然后对罢免权之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台湾地区之相关经验与我国大陆地区之具体实际,提出完善我国选民罢免权之建议,望有所裨益于我国选民罢免权之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固镇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如何密切县人大代表和选民的联系进行了积极探索,让广大县乡人大代表与选民亲如一家,从而真切了解选民意愿,为群众鼓与呼,取得了一定成效。开展"代表访选民"活动为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固镇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组织开展"千名代表访选民,了解民情暖民心"活动。自2007年以来,每年定期组织在固镇的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深  相似文献   

9.
如何规避"被代表"现象,笔者认为,要提高"三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一是与选民见好面,提高选民的知晓度。代表法第三十三条中规定"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由于这条规定的条件是根据选民的要求,所以,过去很多地方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还没形成制度,仅有一张代表候选人的简历,所以选民对代表候选人了解不够。在直接选举中,由于县级人大代表选区的人数较  相似文献   

10.
1.怎样选举人大代表? 《选举法》规定,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选民根据选举委员会的规定。凭身份证或者选民证领取选票。各选区应当设立投票站、流动票箱或者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  相似文献   

11.
王竞 《法制与社会》2012,(29):141-142
代议制度是现代政治丈明的重要内容.通过选举程序,广大选民选出能够始终站在自身立场上,表达选民自身意愿,为选民谋福利的代表或议员,由其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各项事务,是许多国家实行代议制度和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方式.代表或议员联系选民是了解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既是实现代议制度的根本途径,又是其它各项国家工作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代表与议员如何与选区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如何更好的反映群众的意愿已经是关系到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屡有网民直言:经常有人代表我们说话,代表我们行使权力,但是我们却并不认识。这样的人是谁?——人大代表。此言道出了当前一些代表联系选民不紧密的缺点。目前在选举代表时。候选人与选民见面还没有形成制度,选民仅从简历上了解候选人。对于候选人相貌怎样、工作怎样、能力怎样、秉性怎样还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说回答选民询问了。同时在代表选举产生之后。由于代表工作性质、居住地域、时间精力等原因制约。深入基层调研也较少。倾听选民意见也不多。选民感觉代表离他们还很遥远。代表与选民缺少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因此不少选民产生了“被代表"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并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与代表之间是一种选举与被选举、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联系选民是法律赋予代表的职责和义务,必须认真履行。但因为法律规定得过于原则、难以操作,许多地方相关的配套措施尚未出台等种种因素的影响,至今,人大代表如何联系选民、怎样接受选民监督仍是许多地方正在积极探索、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参加选举活动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之一,是选民所直接从事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政治活动。人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总是以一定的与之相关的心理基础为前提的。选民的参选心理,是选举的客观现实在选民心中的反映,它表现了选民对选举的认识、了解和思考。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心理反映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对该事物实施什么样的行为。因此,选民在选举中的心理状态如何,将关系到他怎样实施参选的行为,从而关系到选举的结果能多大程度上反映选民的真正意愿,关系到选举民主性能否顺利实现。一般说  相似文献   

15.
杨华云 《公民与法治》2010,(12):26-27,30
今年4月15日,湘西小城溆浦县一选区,6444名选民,投票罢免了米晓东的县人大代表。15天后,该县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终止了米的人大代表资格。米晓东遭遇罢免,源自米晓东获刑。选民们质疑,犯罪分子怎能当代表?  相似文献   

16.
郝晓源 《法制与社会》2010,(20):132-133
公民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到侵害时或发生争议时,有权通过选举诉讼获得司法救济。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深入,自然应当对关系公民重大政治权利的选民资格案件也要倍加关注。选民资格案件不属于非诉案件,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将其纳入非诉案件采用特殊案件审理模式进行审理。但是如果经过诉讼程序之后案件仍然得不到公正有效的审理,是不是作为特殊案件审理模式进行的选民资格案件就应该无奈于一审终审而终结呢?在此,本文就选民资格案件有限二审制作了简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人大代表干得咋样?得由选民来“评说”。近日,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人大在龙泉村举行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70多名选民对两位人大代表现场“考核”。这也是2010年10月《代表法》修改以来,巢湖市辖区人大代表首次向选民“面对面”述职。  相似文献   

18.
罢免权是选举权的延伸,是选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罢免权体现了选民对当选人的监督和制约。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民如何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这个问题,规定得不够完善、缜密,不利于保护选民的民主权利。笔者试图从地方性法规对罢免程序所作的规定上得到启发,对罢免这一重要程序作出法律构想。  相似文献   

19.
闫旭辉 《江淮法治》2010,(13):46-47
县级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产生,近年罢免案例不少,但成功者不多。这起罢免案,源于人大代表获刑,选民们为此质疑,犯罪分子怎能当代表?由此启动罢免程序,最终以多数赞同罢免了该代表的职务。对此,笔者认为,代表获刑并不是罢免代表的充分条件,因为罪有大小之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轻微犯罪且没有剥夺政冶权利的人大代表并不影响其履行职务,只要选民认可,即便是暂停执行代表职务也可恢复。  相似文献   

20.
两种代表制理论之再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两种代表制理论之再评价胡位钧代表(或议员、代议士)在代议机构中如何代表选举人或选民的意志,是代议制理论中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各国学界的意见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意见认为,代表必须按照选举人或选民的意见行事,代表是选民派驻代议机关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