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介石曾有三次受贿经历,说三次,不是指接受一般财物,而是罕见的奇珍异宝。 第一次是在1928年,行贿者是第十二军军长、土匪军阀孙殿英。 1928年6月,孙殿英以进行军事演习为名,秘密挖掘了慈禧墓和乾隆墓,得到了大批宝物。 孙殿英东陵盗宝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一时间,全国各地报纸,各社会团体纷纷予以揭露或要求严办盗陵者。  相似文献   

2.
正1947年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为了策应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军民的作战,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组织发起豫北战役。5月2日,刘邓大军一举攻克了豫北重镇汤阴,歼灭国民党暂编第3纵队近万人,并俘获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国民党暂编第3纵队中将总司令孙殿英。孙殿英1928年7月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天下,后人都对他的这段历史颇为熟悉,而他在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3.
<正>1947年3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了策应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军民的作战,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组织发起豫北战役。5月2日,刘邓大军一举攻克了豫北重镇汤阴,歼灭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近万人,并俘获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中将总司令孙殿英。孙殿英1928年7月因在河北马兰峪盗掘清东陵而"闻名"天下,他的这段历史后人颇为熟悉,而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兵败被俘经过以及最后的人生结局,却  相似文献   

4.
夏天 《党史纵横》2013,(10):58-59,8
孙殿英是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的大军阀.他从土匪起家,一生复杂多变。不过人们熟知他,还是在他盗掘慈禧太后陵墓,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之后。在盗墓窃得无数珍宝后,孙殿英自知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他先后投靠过蒋介石、冯玉祥和阎锡山、张学良,还与共产党有过密切的交往。著名共产党人宣侠父、南汉宸等人都曾是他的座上宾。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殿英曾率部打击日军,但后来又投靠汪精卫当了汉奸。解放战争时,他站到了蒋介石的一边,与解放军对阵,最后在河南汤阴被生俘,病死于狱中。  相似文献   

5.
正1948年5月,毛泽东住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突然遭遇了一次敌机轰炸。当时,他正迷迷糊糊睡着觉,随即被人强行架出房间,由此逃过一劫——炸弹在离他们不远处爆炸,否则中国的历史可能会因此改写。那么,到底是谁救了毛泽东……炸弹爆炸在毛泽东的屋前自从1935年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就成了"红色首都"。解放战争期间,为了快速击垮解放军,蒋介石自然把矛头指向了延安,他命令嫡系胡宗南部队  相似文献   

6.
1947年5月,刘邓大军攻克孙殿英部驻守的汤阴。作为战俘的孙殿英先被送到河北武安县冶陶镇漳河边的第二野战军训练班。横在孙殿英面前的第一道难关是他自知罪孽深重而缺乏对解放军俘虏政策的理解,面对每一顿  相似文献   

7.
刘天明 《廉政瞭望》2013,(15):46-47
河北省冀东监狱原五支队支队长温英豪,因受贿被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法院一审判有期徒刑10年后,不服判决,向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这是他又一次推翻自己的有罪供述。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知道,是老师张伯苓说的,我们是同师同年.西安事变前,周恩来曾与张学良作过一次会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学良将军在当时是一位复杂人物.他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改旗易帜,一度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强国措施,还曾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婿交友很深,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一定交往.张学良的所作所为,期望的是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但是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炮声,蒋介石“绝对不可抵抗”命令的下达,他一步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张学良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率军“围剿”陕北红军连连受挫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他恢复被歼灭的编制,使他逐步弄清了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渍散,仍能打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这不能不使张学良的脑子里产生很多疑团,并心生敬佩之情,因此他急于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方针底细.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每每亲自部署一事,往往一夕数变,经常是尚未考虑成熟,就下达命令。上面接到命令,研究后刚刚通过实行,传达到下面,岂知蒋介石一时心血来潮又打长途电话给司令长官更动刚下达不久的命令。蒋介石这一套经常出现,弄得上下都无所适从。后来有几位聪明的前线高级指挥官,摸到了蒋介石的脾气。一次,蒋介石打电话给陈诚说:「辞修,你和伯陵研究一下,把李玉堂部抽出一个师填补某地。」大概隔了两小时,蒋介石又打电话给陈诚说:「李玉堂集团军全部移驻某地吧。」陈诚两次接到蒋介石的电令后,就是按兵不动。蒋介石是上午打的电话,陈诚一直等到晚间才打电话给林蔚商议说:「委员长两次电话要调李玉堂的事,要我通知薛伯陵。」林蔚说:  相似文献   

10.
1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一手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这是一次不流血的反革命政变。 这年2月26日,蒋介石突然扣留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王懋功,第二天将他押送出境,改派自己亲信刘峙担任卫戍广州的第二师师长,首先清除他实施反革命的后顾之忧。随后,3月中旬派黄埔军校驻省城广州办事处主任欧阳钟手执他的命令,通知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速派有战斗力的军舰到黄埔听候调遣。当李之龙派中山舰开到黄埔后,立即谣言四起,说是要劫持蒋介石等等。3月19日晚上8时,蒋介石派人密邀亲信阵肇英、徐桴、欧阳格“筹商对策”。经过一番密谋,蒋介石于次日凌晨以“共产党阴谋暴动”为由,在广州卫戍司令部宣布紧急戒严,占领海军局,扣押中山舰。  相似文献   

11.
<正>早在1928年5月,蒋介石的日记中就提出了"不抵抗主义"。当年4月,蒋介石率兵北伐,目标是打下北京,结束奉系军阀的统治。同月19日,日本  相似文献   

12.
1947年5月,刘邓大军攻克孙殿英部驻守的汤阴。作为战俘的孙殿英先被送到河北武安县冶陶镇漳河边的第二野战军训练班。横在孙殿英面前的第一道难关是他自知罪孽深重而缺乏对解放军俘虏政策的理解,面对每一顿“优待餐”,心里充满忐忑,老担心吃完后就要被拉出去枪毙。  相似文献   

13.
《党史纵览》2012,(6):55-56
申健(1915—1992)原名申振民,河北省大城县人,是潜伏在胡宗南部队、军统和中统的中共卧底。尽管他为我党提供了大量情报,但仍一路得到国民党"重用",甚至还得到过蒋介石的两次单独接见。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冀东监狱原五支队支队长温英豪,因受贿被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法院一审判有期徒刑10年后,不服判决,向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这是他又一次推翻自己的有罪供述。满以为退赃串供就可以瞒天过海逃过法律追究的温英豪,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还是落了个身陷囹圄的下场。目前,二审审理程序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更加激起我们对张学良将军的思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在59年前,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这一爱国主义壮举,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历史的转折意义,他堪称为千古功臣。事实表明:张将军已经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的束缚和影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是顺应人民意愿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从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以来,张学良在政治上一直追随蒋介石。从中原大战,率东北…  相似文献   

16.
1928年,安徽大学附近的省立第一女中搞校庆,安徽大学学生与女中校长程勉发生冲突,遂引发一场学生风潮。时值蒋介石路经安庆,便召见校长刘文典训话。刘文典入室.不脱帽子,昂然坐下。又见他拿出一根香烟,擦着火柴猛抽,蒋介石就斥他为人师表,为何如此无礼。刘文典却只顾仰天喷出烟圈。蒋介石让他交出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严惩肇事的学生,刘文典拒不执行,并当面顶撞说:  相似文献   

17.
<正>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北京(1928年后改为北平)先后处于奉系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尤其是被蒋介石视为打击共产党的"第二重点"城市,反  相似文献   

18.
从《陈诚先生书信集家书》看,陈诚在解决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既坚决维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又对两广军阀采取了分化瓦解的政策,从而化解了中央军与两广军阀的矛盾;他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在西北用兵,达成了中央军进驻西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问:杨先生,您抄录蒋介石日记有多少?蒋介石日记一定会公诸于世吗?答:我对蒋介石53年的日记只是做了一个摘要,可能有些学者对其中某几年抄录比我多,但像我这样从头到尾53年全抄下来的,我想应该没有。蒋介石日记中有3年遗失了,我一点也不可惜,那是他早期的日记,那时他的地位还不重要。让我很心疼的是1924年的日记,这一年是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也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20.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原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是著名音乐家曹火星1943年创作的。曹火星是河北省平山县西岗南村人,1924年生。“七七事变”后,他辍学回到家乡,参加了革命活动,先在宣传队工作,后进入剧社。他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学习的时候,遇到日寇的大扫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人民,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曹天星深深体会到:只有依靠共产党,才能打败B本强盗,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以蒋介石为头子的国民党及其政府,在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时,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3年,蒋介石发表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