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中,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现代化的源泉在城市,而政治稳定的源泉却在农村。”①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社会,农村的稳定就更是整个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农村的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鸣  詹明 《求实》2006,(10):92-94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阀”,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也会产生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当前,由于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普遍存在覆盖面太窄、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过低等诸多问题,使得许多农民面临老年生活无保障、疾病、生活贫困以及失业等风险。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严重影响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农村社会福利制度以及一些有条件的地区为本社区农民举办补充的社会保障项目等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林炳玉 《世纪桥》2011,(15):5-6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证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南彭镇自2001年8月建制调整后,南彭镇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较小,服务功能较弱;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5.
闫夏 《世纪桥》2012,(13):14-1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层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实现农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思想,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制度上逐步完善,实践形式上日益丰富,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集体领导制度建设分别经历了1921年至1935年的确立时期、1936年至1956年的不断完善时期、1956年至1978年的曲折探索时期以及1978至今的全面恢复和不断完善时期.其启示主要表现为:集体领导制度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党内民主的基础之上;理顺和摆正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与委员之间的关系;必须做到集体领导制度化、程序配套化,把实体性与程序性制度建设并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7.
政治巡视是新时代党内全面提高政治思想、提高政治站位的制度性安排。十八大以来,通过多轮巡视的结果,发现巡视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都是政治问题。结合当下党内从严治党的现实诉求,理顺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端的巡视与党的十八大之后新提出的政治巡视机制之间的关系,理解政治巡视脉络发展,有助于更好的推动政治巡视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廖胜平 《唯实》2009,(8):14-18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改进、改善和改革党的制度建设,走过了一条由零散到系统、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之路,初步建立起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制度的完整体系,着力提高了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努力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相似文献   

9.
王海军 《探索》2012,(3):42-45
执政党要有效执政,最重要的是要科学规范和优化配置自身的政治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政治资源,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要巩固、保持执政地位,必须倍加珍惜这些丰厚的政治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拓展、夯实和优化这些资源,这对巩固党执政合法性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东 《北京党史》2012,(6):22-24
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和实践贯穿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设计,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强调要把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1.
党60年的执政历程,总体上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时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这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历史进程。在党的建设上,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是我们党建88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总结,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此为标志,全党将以改革创新精神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在实践上具体包括四种不同层次上的模式,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把党建设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天推进民主执政还面临很多障碍,既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实践中的问题,还有一些历史方面的因素.本文试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实践的历史考察,梳理民主执政的相关经验,以期得出进一步推进民主执政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集中概括。考察我们党八十多年来先进性建设的历史实践给予我们以深刻启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从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上全面加以推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5.
横向发展是社会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开放的和全球化的运动,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流的融合的整体性过程,为较落后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这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重要启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只有横向比较才能保持清醒的认识,后发国家必须解决面临的"世界历史难题",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有机地结合,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曼丽 《新视野》2004,(1):73-74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快了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发展中国家应以积极的姿态抓住这一机遇,尽快实现主导产业的演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主导产业的特点和演替过程,指出发展中国家可以依据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遵循主导产业成长规律,大力发展与本国工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7.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对党的先进性建设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论述。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中,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建设目标方面,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的智能及其表现,文化的进步表现为程度的提高和向度的优化选择.中国共产党引进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思想实现了20世纪中国文化优化发展的向度选择,而空前程度地发展大众文化并在新时期引导精英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中共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全面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精髓和“内核”,探讨科学发展观与中共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就是探索这些根本性原则对中共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重新审视该学科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以促进中共历史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这一国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认真、艰难和曲折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十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和总结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贡献,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