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舒云 《党史博览》2009,(2):25-26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时任总参谋长的黄克诚被错误地划进彭德怀“反党集团”中。在1959年8月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吴法宪揭发黄克诚“本位主义”。不过连吴法宪自己也没有想到,“本位主义”竟成了黄克诚贪污一万两黄金。黄克诚一向两袖清风,他坚决为自己辩护。1980年6月19日,中共中央58号文件《批转总政关于黄克诚同志的复查结论》,彻底否定了“黄金案”,为黄克诚恢复了名誉。  相似文献   

2.
一1971年7月的一天,空军司令部通知我到司令员吴法宪的办公室开会。当我按时赶到吴法宪的办公室时,看到当时的民航总局副局长、北京民航管理局局长张瑞霭已经坐在那里。因彼此都很熟悉,我只向他微微点头示意,就坐在了他的旁边。当时在座的还有民航局的另外两位同志。吴法宪开门见山地说:“现在有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你们。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要从巴基斯坦来我国秘密访问,现在已经派遣民航徐柏龄同志带一名领航员到巴基斯坦进行领港工作。”稍微停顿了片刻后,吴法宪接着说:“具体部署是这样的:在基辛格正式来访之前,先由巴基斯坦的飞机到北京试航…  相似文献   

3.
正在开国中将的行列中,吴法宪是一位前后半生反差明显的将领。他15岁参加红军,当过红军团、师青年干事,担任过红军主力团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吴法宪从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副主任做起,最后升至新四军第3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吴法宪作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后改编为第  相似文献   

4.
博览之窗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是他最后一次召集和出席政治局会议。他的思维无拘无束,任意驰骋。他的语言随着自己活跃的思维,如汩汨山泉,奔流而出。毛泽东由谈论三国时期的孙权,想到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咏孙权的名句。他的思维突然一转,指着叶剑英说道:“他看不起吴法宪。刘是刘震,曹是曹里怀,就是说吴法宪不行。”毛泽东借古喻今,赞扬叶剑英早就看不起林彪集团中的原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把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刘震比作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这自然也是对他们的肯定。毛泽东让叶剑英把自己刚才…  相似文献   

5.
霞飞 《党史博览》2006,(8):20-25
吴法宪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战争年代,吴法宪也曾为中国革命立下过战功。那么,从人民的功臣,到反革命集团的主犯,吴法宪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浮沉呢?苦孩子出身的红军军官,成长为林彪手下的战将1915年8月25日,吴法宪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红军来到江  相似文献   

6.
陆州 《党史纵览》2010,(5):46-48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十年浩劫”的漩涡虽已逝远湮没,但人们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犯下的种种罪行始终无法释怀。作为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的吴法宪,也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吴法宪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犯事”后的晚年生活如何?本文通过链接他一生的足迹。或许可以给读者客观地审视历史提供一些参考.带来些许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1969年4月,在中共九大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被写进了党章。同年9月,兴奋的林彪邀请叶群、黄永胜、吴法宪等人重上井冈山,因为井冈山是他"崛起"的地方,是他的福地。  相似文献   

8.
当年主持公审林、江集团的特别法庭副庭长、73岁高龄的黄玉昆将军,最近披露了林、江集团10名主犯的近况。黄玉昆说,“四人帮”都还在狱中。据说江青的身体比以前还好。陈伯达和黄永胜已经病死。其他几个,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都已刑满释放。陈伯达在刑满释放一年之后,于1989年9月20日因心肌梗塞在家中去世。黄永胜虽被判了18年有期徒刑,但他在10名主犯中实际的服刑时间最短。因为他只服了2/3的刑期便病死了。吴法宪出狱后定居在西安,经常上街买  相似文献   

9.
霞飞 《党史博采》2009,(4):43-48
人所共知,吴法宪是林彪反党集团主犯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吴法宪也曾为中国革命立下过战功。那么,从人民的功臣到反革命集团主犯,吴法宪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浮沉呢?  相似文献   

10.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的黄克诚大将,心情是极为苦闷的。他和彭老总、张闻天、周小舟不仅被扣上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大帽子,而且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空军政委吴法宪还揭发他私藏黄金。此语一出,会场一片哗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1.
王乐飞 《党史纵横》2010,(10):59-62
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是身经百战的四野战将,他们四人曾被称为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在解放战争中,他们都是林彪麾下东北野战军的纵队一级指挥员。“九一三事件”发生前,黄永胜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吴法宪为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李作鹏为副总参谋长兼海军第一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2.
孟东 《世纪风采》2007,(12):12-14
1980年12月,在“两案”(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中,法庭对吴法宪秉承林彪旨意,诬陷、迫害贺龙元帅一事进行了法庭调查。  相似文献   

13.
惊心动魄的“九·一二”之夜──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处置林彪叛逃事件述实于南林彪阴谋政变证据确凿1970年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集团用"和平过渡的办法"篡权的阴谋失败后,林彪感慨地说:丘八斗不过秀才。8月27日晚,他对吴法宪说:我们这些人搞不过他们,...  相似文献   

14.
孟东 《世纪风采》2009,(6):39-41
1980年12月,在“两案”(即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审判中,对吴法宪秉承林彪的旨意,诬陷、迫害贺龙元帅一事进行了法庭调查。  相似文献   

15.
接替纪登奎工作,抓财贸、农业 毛泽东的工作作风是,对原则问题抓住不放,决不让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后全党开展“批陈整风”。毛泽东指出:“重点在批陈,其次才是整风。”并督促吴法宪、叶群等写检查。另外,他采取三个办法:“一个是甩石头,一个是掺沙子,一个是挖墙脚。”  相似文献   

16.
余新 《党建文汇》2011,(11):41-41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乙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天见报的新闻照片上,人们看到主席台前排正中是毛泽东,毛泽东的左边依次是林彪、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谢富治、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汪东兴、温玉成,  相似文献   

17.
黄永胜保外就医,安置在青岛。不久病逝。吴法宪保外就医,安置在济南。日后写回忆录,终日陪同妻子出入菜市场。起初怕人发现带一口罩,后被群众发观后待他还客气。李作鹏保外就医,安置在太原。每  相似文献   

18.
1981年9月15日上午,已被关押了10年的“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吴法宪,在几位公安人员陪同下,乘车离开秦城监狱,踏上了保外就医之路。 那年5月的一天,秦城监狱的一名管理员向吴法宪传达上级指示:“领导决定改善一下你们的生活条件,在这条走廊上,还关着邱会作、江腾蛟、王洪文,你们在各自的牢房内,上午8点打开,晚上9点钟关上,白天你们4个人可以在一起学习,由江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党史月刊》2010,(17):10-12
1939年5月,根据党中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第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到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策应江南新四军北渡长江。支队接到命令后,司令员彭明治、政委吴法宪即率部队向陇海路以南进发.留下第一、第四大队坚持湖西斗争。  相似文献   

20.
1980年11月20日,76岁的陈伯达在聚光灯的照耀下,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沉寂多年的他,成为众多的照相机、电影摄影机、电视摄像机镜头聚焦之点,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人们得知他被押上法庭的被告席,第一个直觉式的反应是:“哦,陈伯达还活着!”被告席上站着10名被告,陈伯达排在第五个,即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在10名被告中,最年轻的是王洪文,45岁;最年长的,便是陈伯达,那9名被告都是自己走上被告席的,而陈伯达则是由两名法警左右挟扶,步入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