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曾先后两次视察珠海特区,给改革开放前沿的特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他亲笔题写的“珠海经济特区好!”和讲“你们这里(珠海)是很好的社会主义!”,给特区建设者们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可以毫无愧言地宣称:特区建设实践的每项成就,都闪耀着邓小平理论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经济特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区、先行区、示范区,又是处于战略区位上的重要口岸城市,带动和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特区的“两重性”。由此入手去研究经济特区,我们将会更深刻地认识它的发展机制和发展优势,更全面地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做出的业绩和贡献,从而更准确地预见特区未来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特区和特区城市 特区与城市相结合、相促进,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典型形态。在改革开放中,特区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创建经济特区,今天我们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些地方所见到的,大多还是一  相似文献   

3.
珠海经济特区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1979年3月,国务院批复珠海撤县建市。1980年8月,成立珠海经济特区。近三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珠海按照中央“三步走”发展战略,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敢为天下先,在珠海经济特区的建设过程中,经历特区的建立、发展到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历史进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4.
1984年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经济特区,给改革开放不久的经济特区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他题写的“珠海经济特区好”,鼓舞了广大特区干部群众夜以继日地开拓特区事业。时隔8年,1992年  相似文献   

5.
简讯     
党史宣传工作要善于抓住机遇。 “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一些大型纪念活动的机遇,大做党史宣传文章。如,今年是珠海特区创办20周年。珠海20年的辉煌成就,归功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和党中央两代领导集体的具体关爱,归功于特区的创业者和开拓者。20年来,珠海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方面的风雨历程和骄人业绩,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据此,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年初制订工作计划时便明确列出,抓住纪念特区成立20周年这一大好机遇,以普及、生动的形式,宣传改革开放20年珠海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江总书记…  相似文献   

6.
蒋积伟  刘昱彤 《党建》2023,(12):39-41
<正>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40多年来,特区人披荆斩棘,拼搏奋斗,在“杀出一条血路”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特区精神。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7.
深圳是一个较发达的城市,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前茅,但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深圳市由于存在经济特区和非经济特区两部分,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造成了特区内外发展的明显不平衡。其中既有无形因素的作用,也有有形因素的作用。前者主要是“特区”和“非特区”、“特区人”和“非特区人”的心理因素使特区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后者主要是特区管理线及检  相似文献   

8.
珠海最近被授予“幸福之城”商标,有效期十年。今后其他城市尤其是在旅游界推广城市形象时,不可轻易使用“幸福之城“进行推介。j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广东省委解放思想,率先提议拿出一些地方对外开放。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邓小平指出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先在深圳、珠海试办,“不过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主管全国政法工作的彭真,不顾年事已高,三次风尘仆仆南下特区视察,指示如何深化改革开放。1980年1月视察广东时任中共中央政法委书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法制委员会主任的彭真,深入广东视察,并到深圳和蛇口工业区了解刚刚起步的特区试办情况,对特区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指出创办…  相似文献   

10.
<正>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像5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上。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按照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与澳门相连的珠海和毗邻香港的深圳,可以说是一对姐妹花。她们都曾是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镇。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后,只不过十几年的肘间,却都奇迹般地成为两座现代化城市,并以其不可思议的发展速度和毋庸置疑的改革成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范例。 珠海建特区初期,应该说先天不足。它毗邻的是远不如香港发达的澳门,又没有铁路和机场。更没有象样的港口。给人的印象只是个海滨花园城市。是个休闲、度假、养老的好地方。一谈到工业,一说起投资,就让人摇头。某跨国集团来试探能否将珠海作为其向内陆乃至东南亚扩展的基地,一看珠海当时最大的货运港只能勉强泊一万  相似文献   

12.
珠海启示录     
珠海,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个海滨新城。它位于广东南部,珠海口西岸,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接。市属大小150个岛屿,星罗棋布,被誉为百岛之市。整座城市倚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1979年改为省辖市。1980年在与澳门接址处划出6.8平方公里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扩大特区面积为15.16平方公里。试办特区以来,经过几年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基建峻工面积,相当于建市前2O年总和的16倍。一幢幢色彩淡雅,式样新颖别致的标准厂房、居民楼拔地而起,风格各异的商场、宾馆、度假村、大型游乐场等相继落成。珠海已由原来的一个边陲小城,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引人瞩目的海滨工业新城。  相似文献   

13.
1979年7月和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倡议,决定允许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诞生后,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的经济迅速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然而,在党内,在国内,还有许多人对发展特区存有顾虑,担心资本主义占上风。干劲十足的特区人,一方面不断进取,勇敢开拓,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存在着有形的或无形的压力,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中央最高层的明确肯定。  相似文献   

14.
万山特区区委书记汤志平:“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7J-d~特区的发展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首先在理念上要跨越、超常规。”万山特区区长张吉刚:“万山特区是资源性桔竭城市.这个名字虽然不好听,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去避忌.只有正视这个现状.万山才能有明天,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85年8月12日,李灏被任命为深圳市长。9月下旬,李灏接待了到访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交谈中,李光耀以政治家特有的敏锐对李灏说:“中国不能没有特区,因为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深圳的试验如果成功了,说明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是走得通的。”事后,李灏评论说:“李光耀对特区的认识超过我们许多人。”  相似文献   

16.
珠海采风     
珠海采风刘兴华如果没有那一厚摞原始文字材料和图片作证,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脚下这块土地十几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滨海渔村。珠海──10年前曾被香港报纸称为“只有一个红绿灯的城市”.如今有了201亿元的年工农业总产值。那高耸林立的豪华宾馆、商场,宽阔平坦...  相似文献   

17.
一个城市要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除了要考核其工业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状况、市容市貌等各项指标外,还要了解“市民满意率”。最近,国家环境保护摸范城市考核组在珠海、深圳两市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市民对珠海、深圳环境状况的满意率分别达99.8%和”99.21%,远远超过环保模范城市60%的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8.
“我们也要成为‘特区’人啦。”这是喀什地区老百姓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调侃。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王勇智已对“特区效应”深有体会。喀什,这个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站,或将因为一系列政策的改变而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既然是盘好棋特区还应特下去刘福垣: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研究室研究员在我国划出一块地方,搞经济特区,始于深圳。随着深圳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一度时期曾出现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局面,大量资金流向特区;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孔雀东南飞”的壮观场面,人才、技...  相似文献   

20.
1984年8月1日,15年前的一个夏日,正在北戴河体养的邓小平专门听取了国务委员谷牧关于宁波对外开放工作的情况汇报,并满怀激情地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消息传来。在海外“宁波帮”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宁波帮”顿时作为一颗耀眼的新星登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倍受海内外舆论的关注。中国对外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何如此关注宁波建设,对“宁波帮”何以情有独钟?这还得从小平同志作出开放沿海城市的战略决策说起。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特区日新月异、兴旺发达的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