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人民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一直都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然而,只有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中华民族才真正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之路.50年来,尽管遭受了种种挫折,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顽强拼博,孜孜探求,终于开辟了一条实现民族腾飞振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50年的历程艰辛曲折,50年的社会变迁巨大,50年的发展经验宝贵,启示良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重要保证。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成功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献辞     
在人类告别20世纪,迎来21世纪的历史时刻,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奋力开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展望我们国家发展的光明前景,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在20世纪中华民族从屈辱中抗争、从奋斗中崛起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民族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4.
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一直在书写着这样一部恢弘的历史。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伟大的实践需要并必将产生伟大的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庄严宣言,是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强大思想武器。一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华民族振兴事业,这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华大地上演的一出出波…  相似文献   

5.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中华民族走过了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50年来,尽管遭受了种种挫折,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孜孜探求,终于开辟了一条实现民族腾飞振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50年来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小康“辨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举世嘱目的十六大的主题词。从邓小平提出"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宣布进入21世纪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扎扎实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品味邓小平在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反复强调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思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特别深刻的感受。可以说,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在21世纪实现伟大振兴的精神动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也已成为响彻时代的伟大共识。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和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基本路线本身,就包含了这样的目标,即通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正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在要求。只有按照基本路线要求,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家都知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邓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一百年。百年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从严治党,坚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提高党的革命能力和执政能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深刻启示。在开启新征程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并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推动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9.
独立、生存、发展,百余年来,中华民族为之不屈奋斗; 富强、民主、文明,20世纪,共产党人为之不懈追求。 近20年,中国历史又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主与法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伟大实践。 民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保障,20年来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伊始,中国共产党认真汲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任  相似文献   

10.
周锟  李胜 《学习导报》2011,(18):8-9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邓小平,作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一代伟人,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敬老崇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张全省 《探索》2002,2(4):15-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对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既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21世纪建设我国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才能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雄厚的物质基础,实现中华民族更加繁荣富强的目标,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中华民族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目标,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主张,新民主主义理论逐步形成,推动中国走上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以现代化的视角审视3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并且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的思想和主张的透视,将对当今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的主要书写者、伟大塑造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我们党一百年走过的峥嵘岁月、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高度评价了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精辟概括了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系统总结了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与挫折,也赢得成功与辉煌,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矢志不渝.从建党之初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到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从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迈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到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历久弥坚.百年奋斗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留下宝贵经验启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先进理论的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斗争精神、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任务,是由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在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始终保持“实干兴邦”的务实精神,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党在21世纪的执政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之 《唯实》2000,(9):4-7
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任何特殊的私利。强调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执政使命,并非出于党的某种特殊利益,而是21世纪中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要求。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主体性意识作为关系民族、国家复兴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文章论述了20世纪中华民族在从鸦片战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百年历程中民族主体意识曲折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主体性意识觉醒和重建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核心要义的民族复兴理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理论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民族复兴理论经历了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愿景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的发展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之路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发展过程,呈现出继承、发展、超越的演进脉络,为夺取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理论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引导下,"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运动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沼泽地,社会主义由此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再造辉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就这样历史地连结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邓小平理论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理论,它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代中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经历了找寻、创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抱负,凝聚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斗争和牺牲,寄托着亿万人民的夙愿和期盼,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