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龙 《思想战线》2019,45(3):150
以庭审笔录补正形式,发表书面辩论意见的情况在民事诉讼实务中多有发生。当事人在全盘了解对方当事人“底牌”和法官裁判思维的基础上,可以更为全面、准确发表辩论意见,而法官也需要以此辅助裁判观点和理由的形成。因此,以庭审笔录补正形式发表最终书面辩论意见,成为了法官和当事人“合谋共赢”的产物。从民事诉讼法理上看,该做法对辩论原则、庭审实质化和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产生了很大冲击。这与我国民事诉讼庭审实质化尚未有效形成、庭审笔录法律定位不清和庭审笔录补正缺乏法律约束密切相关。有鉴于此,应当强化庭审实质性,明确庭审笔录的法律定位,对庭审笔录补正进行有效约束,杜绝庭审笔录补正形式的书面辩论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有人认为,人大代表对法官庭审情况作出评价符合人大代表作为监督者的这一身份。但也有人指出,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法官庭审实施现场监督,并对法官庭审进行评判,这已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法官审判职权的独立。这一监督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促进公正司法,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9.
便民诉讼的基层创新 2014年7月的最后一天,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标语格外醒目,悬挂在南通市高新区正场村委会会议室里。一对结婚40年的老夫妻的离婚案吸引很多村民前来旁听。当天的庭审,主审法官按照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等环节进行。由于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婚姻的效力、夫妻感情有无破裂、婚后一方继承所得财产的性质争议较大,主审法官结合婚姻法,不时宣讲事实婚姻的效力、夫妻感情破裂的条件、夫妻共同生活期间继承所得财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就上期“人大代表法庭‘挑刺'”一说,笔者认为,人大代表不仅可以“挑刺”,还可以评判法官庭审情况。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同级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因此人大代表有必要了解同级法院法官的职业技能情况。而法官的职业技能一般来说包括公正司法的能力:庭审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调研能力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张少敏 《前沿》2011,(12):82-84
本文以我国目前非律师强制代理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从语篇的信息发展角度,把法庭辩论双方的辩论词嫁接在同一个树状信息结构中,对4个无律师代理的民事案件庭审语篇的辩论词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非律师代理人的辩论词在信息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提高民事案件中的非律师代理人对法庭辩论词信息发展的意识,从而促进语言层面的庭审公正。  相似文献   

12.
金城布衣 《人大研究》2006,(2):F0002-F0002
一般来说,法律人对诸如“法庭辩论”或“辩论权”这样的法律概念是能够理解的。法官可以更多的使用制定法的概念以及其他法言法语同法律工作者进行交流。然后,由这些法律工作者同他们的当事人交流,有很多方便。但是,在中国的基层司法实践中,苏力先生的调查研究却发现,法官经常而频繁地向许多当事人用过分通俗乃至有点不雅的语言(“辩论就是可以吵架,但不能骂人”,“所谓法庭辩论就是吵架,但不要打架”等)来解释诸如像“辩论权”这样的在我们看来人人天生都应明白的概念;法庭辩论也常常确实变成了一种“吵架”,连法官想插话也插不上。这时,法…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法律人对诸如"法庭辩论"或"辩论权"这样的法律概念是能够理解的.法官可以更多的使用制定法的概念以及其他法言法语同法律工作者进行交流.然后,由这些法律工作者同他们的当事人交流,有很多方便.但是,在中国的基层司法实践中,苏力先生的调查研究却发现,法官经常而频繁地向许多当事人用过分通俗乃至有点不雅的语言("辩论就是可以吵架,但不能骂人","所谓法庭辩论就是吵架,但不要打架"等)来解释诸如像"辩论权"这样的在我们看来人人天生都应明白的概念;法庭辩论也常常确实变成了一种"吵架",连法官想插话也插不上.这时,法律工作者往往就会告诫他的当事人不要抢话,等等.这俨然是一幅中国基层司法的典型图景.  相似文献   

14.
5月5日中午,在贵州省从江县高增村的侗家鼓楼下,巡回法庭的法官正在审理一起民事纠纷案。尽管这罩的设施没有正规法庭那样齐全,但在高悬的国徽下,当事人仍然感受到了法庭的庄严。经过1个多小时的庭审、调解,该案以当事人和解而终。这次庭审仅是从江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设立3年多来的一次缩影。“  相似文献   

15.
(一) 女考生吴鹭(化名)在公务员考试中,综合成绩名列所报考职位第一,却在体检时因“谷丙转氨酶偏高”,被认定体检不合格。在经过一系列的申请、申诉仍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吴鹭一纸诉状将当地人事局告上法庭。在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就“谷丙转氨酶升高”能否认定患肝炎进行了辩论。庭审后,法庭宣布择日宣判此案。  相似文献   

16.
6月15日上午9时,成武县人民法院中心审判庭内,庭审正在进行。5名县人大代表佩带《代表证》,端坐在“人大代表旁听席“专心听审,这种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人大代表对法庭庭审进行旁听,在成武县还属首  相似文献   

17.
赵瑞金 《中国人大》2009,(13):54-54
近日,在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法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旁听者。他们既不是双方当事人亲属,也不是前来旁听的群众。原来这是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监察室的人员及部分在南昌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旁听过程中,他们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发言,仔细观察审判人员的言行举止,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庭审的进程。庭审结束后他们与合议庭组成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  相似文献   

18.
三、犯罪侦查的程序和方法美国采用对抗式诉讼制度,由辩诉双方的律师就案件进行辩论,而法官仅是消极的裁判.辩诉双方律师的“竞争”并不局限于法庭之内,尽管法庭辩论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19.
周耕玉 《公民导刊》2006,(12):35-35
笔者曾在2004年2月的南川市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建议。法院在办理我的建议时,邀请我参加了庭审。通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法官审判权与代表监督权之间有很大的相容空间。我提出建议,回复办理意见、参加庭审并不是为了与法官争审判权,而是希望在充分尊重法官独立审判的基础上,在直接接触庭审中,给法官驾驭庭审能力、提高庭审质量、促进公正司法一种约束力量。同时,我希望自己在了解案件情况,熟悉审判程序等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意见,增强自己的监督能力,为今后给选民述职积累好的素材。除此之外,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可以说既有对法院具体形象的监督,也有对法院抽象社会形象和法官外部行为的监督。人大代表旁听庭审,不是以牺牲法官的权威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20.
倪红钢 《辽宁人大》2006,(12):18-18
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某地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庭审结束后由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作出评价。还有的地方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类似评选“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的活动。那么,人大代表评判法官庭审情况是否妥当呢?笔者认为,人大代表可以评判法官庭审情况,当然,上述做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