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今年7月是朝鲜战争(中国称抗美援朝战争)停战60周年。27日,平壤举行盛大阅兵式,予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李源潮应邀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团参加,并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与此同时,韩国、美国也举行了纪念活动。60年前的7月27日,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方面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哈利逊在三八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3,(23):56-57
<正>11月23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中韩双方代表现场签署交接书,确认交接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迎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那一年,他们身背行囊跨江而行,为新中国打出国门。如今,他们身披国旗、魂归故里,再看祖国已是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社会各界踊跃捐献1950年12月,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进攻,一鼓作气连克七城,于第二年1月4日光复首都汉城。消息传来,全市狂欢,许多学生纷纷冒雪游行奔走相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举行庆祝活动,并致电、函给彭德怀总司令及全体指战员祝贺胜利。天津市协商委员会提议各界发起犒劳和慰问我英勇善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千元劳军运动"。6日下午,市总工会、青联、妇联、工商联、市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3月28日,搭载43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015年3月21日,第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沉式志愿军烈士纪念广场,6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隆重举行。2016年3月31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36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2017年3月22日,韩方向中方再次移交一批共2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相似文献   

5.
陈秀峰 《黄埔》2011,(5):35
1950年10月,在稻谷飘香即将收获的时候,一支主要由云南籍子弟兵组成、包括东北翻身农民及南北大中学生兵在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五十军奉命首批赴朝作战……2008年10月的一个中午,我在云南铁路建设总公司工人新村宿舍老年活动室,见到了家父的"老班长"杨协中老先生。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去年十月、我们山西代表七十一人和晋剧团演员共一二八人,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第六总分团,代表着毛主席和祖国人民的心意,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普遍而深入的慰问。在两个多月的慰问活动中,我们慰问了朝鲜的江原道、元山市和五个郡四十二个里的机关、团体、工厂、学校和广大人民,以及在此区域内的部分朝鲜人民军。慰问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东线部队,从领导机关到连队班排,以至前沿阵地和后勤、医院等机关,基本上做到了和志愿军战士普遍见面。在朝鲜的慰问工作中,我们每到一处都受到了朝鲜人民、朝鮮人民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热烈欢迎。我们向他们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无限敬意和关怀,并表达了我们将继续深入抗美援朝运动,支援朝鲜人民医治战争创作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决心;报告了我国三年来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并鼓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密切团结朝鲜军民,提高警  相似文献   

7.
陈辉 《松州》2006,(Z1)
朝鲜战争期间,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此时已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五星上将(最高军衔)。中国元帅与美国将军,在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中,成为沙场对手,进行了一场生死角逐。  相似文献   

8.
正"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位伟人如此说过。最近,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拜访了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三位当年"最可爱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仿佛又看见了已经消散了60多年的滚滚硝烟——保卫平壤北火车站人物简介:覃健,男,85岁,覃塘区黄练镇山谢村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经历过大小战斗116次,荣  相似文献   

9.
黄幸 《台声》2011,(1):60-61
201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开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  相似文献   

10.
廖清华 《两岸关系》2014,(11):57-58
<正>85岁,本为迟暮之年,台湾"归来"的老兵周后林却思维清晰,声亮如洪。周后林说,结发妻子悉心相伴,儿孙孝顺,过得舒心,精神自然就好。回想昔日"回乡路",长达30多年的守望,他感慨"天伦之乐"来之不易。少小离家参军,一别竟是30多年周后林1929年出生于四川省什邡县四平乡一村(现为四川省什邡市师古镇共和村),20岁出头时,血气方刚的他应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了离乡从戎的征程。"作为炮兵,我们往往最后撤退。虽然很危险,但保家卫国,匹夫有责。"回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情  相似文献   

11.
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打响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当代广西》第17期《抗美援朝老兵:不能忘却的纪念》一文,让这段壮怀激烈的岁月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抗美援朝战争至今已60多年,对于这些曾经为国家热血奋战的老兵而言,那段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是他们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记。听他  相似文献   

12.
抗美援朝四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于九月中旬在武汉海军工程学院举行。这一研讨会是武汉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同湖北省党电学会联合发起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等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110多名专家学者和志愿军老同志撰写了论文。中顾委常委、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任司令员杨得志同志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同志分别为大会题词,勉励大家全面深入地开展“抗美援朝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光  相似文献   

13.
重要活动     
<正>李立国部长率团访问古巴应古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邀请,3月19日至22日,李立国部长率团访问古巴,考察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工作。期间,李立国部长一行与古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一副部长玛尔塔、副部长萨米拉会见,考察了古巴民防参谋总部、哈瓦那市中区人民委员会、"Solidaridad con Panama"残障人学校、古巴中华总会馆和养老等机构,并交流有关工作情况。中韩双方再次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3月20日,中韩双方  相似文献   

14.
孟红 《传承》2010,(16):16-17
1950年,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非常困难。正在此时,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朝鲜战争,战火随之燃烧到我国的东北边境,新中国政权面临巨大威胁。中国政府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果断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同年10月25日奔赴朝鲜,  相似文献   

15.
5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挥师入朝,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同具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进行了一场殊死的决战,写就了我军历史上光辉的一页。这是一段不该被后人遗忘的历史,抗美援朝精神更是我们应该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抗美援朝 5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向那些曾经为正义、和平、祖国而战斗的将士们表达无限敬意,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弘扬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对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将军进行了专访。 抗美援朝是反对美国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支援朝鲜人民,也是保家卫国。  1950年 6…  相似文献   

16.
朱成山  汪佩 《群众》2021,(4):63-64
翻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谱,“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名字位列榜首,他的英雄精神影响和教育了整个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这样评价他: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江苏省泰兴县杨货郎店(现泰兴市根思乡根思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他曾获战斗模范、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  相似文献   

17.
据云林彪进东北,有算命先生拆其字,曰:“‘彪’为三虎,三虎在林中,进可攻,退可守,无往而不胜也。”故林彪麾下东北野战军三支主力有“三虎”之美称。“三虎”者,一纵、二纵、六纵也。一纵,号称“天下第一军”,为林彪麾下主力之主力。辽沈战役后,一纵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抗美援朝,三十八军首批出国参战,在第二次战役中重创美李军,获“万岁军”美誉。  相似文献   

18.
正【人物简介】罗保元原名黄元龙,1933年9月(退伍证等误写为1930年或1931年)出生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石鼓村高元屯,1951年1月应征入伍,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步兵连,曾参加过大瑶山剿匪、荔浦县"三反""五反"运动。1953年元月,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兵奔赴朝鲜抗美援朝,任班长,历经生死磨难,荣立三等功一次。1951年1月,17岁的金秀男孩罗保元  相似文献   

19.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志愿军英雄邱少云生前没有留下过一张照片,同时,媒体对他的报道仅限于牺牲那一刻。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五十周年之际,本刊收到了这篇首次披露邱少云生前身后情况的文章,现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近日,记者专程赴内江市乡镇企业局,采访了革命烈士邱少云生前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87团英雄九连一排原文化教员、排长郭安民。郭安民于1931年出生,四川荣县人,三级残废军人,于1950年1月参加工作,7月参军入伍,经历了上甘岭等5次战役。他向我讲述了邱少云的故事。内江剿匪智勇双全 邱少云,1926年出生在四川省铜…  相似文献   

20.
韦秀康  扈倩 《传承》2003,(4):11-13
半个世纪前,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抗击美帝国主义的嚣张侵略,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那场战争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心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也见证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原广西军区边防某师副政委、一级战斗英雄李延年同志今年已经76岁了,身子骨依然十分硬朗,虽满头银发,却益发显得精神矍烁。50年的时间过去了,身边的事物都在改变,而藏在李老心中的那些记忆,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见清晰,那是一段珍贵而又难忘的回忆……血战346高地1951年3月,李延年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