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前瞻     
《创造》2011,(3):21-23
日本核危机暴露出核电的安全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发核电发展的争议。有分析人士表示,一旦核电发展受限,各国或将继续加大对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投入力度。目前,全球的光伏发电市场及新增光伏发电装机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而美国是未来光伏发电的主要潜在市场之一。如果核危机持续,美国可能加速转向太阳能的研发和利用。中国当前的光伏发电装机基数较低,预计未来光伏发电存在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田立新 《群众》2014,(2):72-74
新能源是一个热门词汇,是指各类非常规形式的能源,其定义有很多不同形式,但是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  相似文献   

3.
张小刚  陆迁 《前沿》2012,(11):101-104
近两年来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可谓哀鸿遍野。国外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难,国内风电企业和光伏巨头也大都遭遇业绩和利润率的大幅下滑。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产能过剩、质量事故频发、高载能陷阱、市场短期需求萎缩和来自国外的"双反"调查等严峻挑战直接相关。从根本上讲,应该把新能源产业纳入国家整体能源战略规划,而不仅仅是作为传统能源产业的替代品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震之后,东京电力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正在对中国的产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格局将由此调整,原规划2020年占装机总量近10%的核电发展比例很可能减少,可再生能源中海上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将成为新兴能源发展的寄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夏体雷  丁应盛 《创造》2011,(5):26-27
近年来,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省份,凡是有风力开发潜力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风电项目的身影。发展新能源,是各地投资风能建设的鲜明旗帜。云南也不例外,风电产业早已异军突起。但尴尬现状是:一边是电力巨头纷纷扎堆云南"跑马圈地";一边是云南风电产业"大而不强"频遭非议。  相似文献   

6.
孟扬 《时事报告》2009,(9):61-66
最近,新能源是曝光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很多国际会谈中必然涉及的主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推出了雄心勃勃的能源政策,提出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开发新能源,抢占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欧洲、日本等主要国家也动作频频,密集出台刺激新能源发展的计划。由此,一场“绿色新政”、“低碳经济”的旋风正席卷全球。我国对发展新能源高度重视,在相继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之后,今年年内将颁布新能源发展规划,这必将对我国新能源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绿色能源之都——江苏沿海发展风电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为东 《群众》2007,(3):20-21
江苏沿海地区地理环境优越,经济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新能源开发条件,尤其是风能资源十分丰富,而且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已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的规划之中,这是江苏沿海风电产业发展的重大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09,(8):52-52
近年来,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8年,全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近900亿元。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580兆瓦,占世界总产量的23%以上,电池转换效率位居世界前列,光伏发电应用也已起步。  相似文献   

9.
盛长荣 《今日浙江》2009,(15):28-29
新能源产业是与开发利用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能源相关的各类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总和。新能源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性强、清洁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产业是现在的一种投资热点,但我经常劝告不要过热,因为新能源的发展核心在于怎么去用它,中国实际上要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下工夫。现在各地都把新能源,特别是核电、风电等,把光伏作为投资热潮,想用新能源投入带动地方经济的高速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8,(1):59-60
在不可再生能源日趋减少,石油、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之际,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开发新能源。我国新能源的实际开发量也迅速扩大,技术规模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专家指出,今后,化石能源的所占比重将逐步下降,非水可现生能源替代作用会越来越强。以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在此轮能源结构调整中将承担重要作用。取得更快的发展。在此次论坛上,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发布的《2007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指出:中国正在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体系,未来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将呈现一个更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数字浙江     
邵平 《今日浙江》2009,(10):7-7
350兆瓦 日前,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性意见正式出台。到2012年,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350兆瓦,其中光伏发电50兆瓦、风力发电300兆瓦,成为国内重要的光伏等新能源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国家,澳大利亚通过新能源规划、财税激励、能源创新及可再生能源证书等一系列法律与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正在实现由传统能源产业向新能源产业转型。能源法律的趋同化和中澳两国相似的能源结构为借鉴澳大利亚成功经验奠定了基础。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应充分发挥能源战略的引领作用,完善新能源法律体系;继续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能源市场;依托能源创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孙楠 《中国减灾》2012,(3X):14-15
<正>如果你驾驶新能源汽车上班,不仅能节省不断攀升的昂贵油费,而且一定会被身边的朋友誉为节能减排的先锋模范。如今,"新能源"已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广泛得到大众认可。近年来,风能、太阳能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并且逐步应用于百姓生产、生活,如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也比比皆是。我国新能源的开发潜力如何?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哪些气象服务?未来将怎样发展?这些都是广大读者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温晓薇 《小康》2014,(4):68-69
一边被赞誉为“你们是在真干”,一边被指责为“温室花朵”。或许,北汽新能源对外界质疑的声音也不陌生,他们承认新能源汽车目前依然面临诸多困难,但也坚信,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是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余惠芬 《理论月刊》2010,(2):161-163
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制正式实施,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双重影响,积极的方面有利于引导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规范新能源汽车市场,提高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推进市场化进程。但潜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规则在总体上有利于大型企业,不利于中小型生产厂家,容易引致市场垄断。面对新规则的这种双重影响,政府和企业都应该积极作为,努力化解不利影响,从而不断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国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发展历程我国关于新能源的示范政策根据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于2009年首先在县级城市层面启动。绿色能源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1]。  相似文献   

18.
朱良 《北京观察》2011,(1):12-12
新能源研发要有进有退。我们发展新能源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个新概念,最终的目标是要使新能源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能够部分替代化石能源。长远来看,一种能源不可能靠补贴和概念新颖等外在因素来维持,一定是靠自身技术进步或者法规政策上的约束,使这种能源的成本能够在市场站得住脚才行。我们现在搞的新能源科技研发和推广很重要,但新能源开发的退出机制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新能源研发要有进有退。我们发展新能源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个新概念,最终的目标是要使新能源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能够部分替代化石能源。长远来看,一新能源产业要面向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20.
胡琨 《时事报告》2012,(11):69-71
德国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能源主要依靠进口。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德国开始进行可再生能源开发,一方面为了转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传统矿物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现已成为欧盟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标杆国家,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最为成功的国家。2011年,可再生能源占德国当年能源消耗的12.5%,其中生物质、风能、光伏、水力、地(光)热所占比重分别为8.4%、2.0%、0.8%、0.7%与0.5%;可再生能源共提供了总耗电量的20%、供暖的10.4%以及燃料消耗的5.4%。因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011年,德国减少了110亿欧元的传统能源进口,减排了1270万吨二氧化碳,并产生了近40万个新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