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5月,我受组织的调遣,来到深圳从事宣传思想工作。这里,由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达,人们对宣传思想工作沸沸扬扬,流行着各种舆论。其中,经常碰到的是两种舆论。一种认为,商品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衣食足而知礼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自然会提高,一切按经济规律办事就行了,你表现不好,我就“炒鱿鱼”(解雇、辞退),没二话说,宣传思想工作可有可无,不需要了。这种舆论,有一定的现象根据,但是,得出宣传思想  相似文献   

2.
谈谈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辱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有效地确立起来,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具体条件。当前社会上和理论界在这方面存在各种不同的议论,看来有必要在哲学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反思。“衣食足则知荣辱”是不是普遍规律?管子在2000多年前讲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名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引起了诸多论者的高度青睐,在各种文章和书籍中频繁地被引用,似乎它已成为传之千古而不变的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了,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不仅温饱问题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基…  相似文献   

3.
一多年前,管子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一荣辱”的富而自知说,孔子也认为应“先富后教”,这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将其奉为金玉良言及行动指南,则不免有失偏颇。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大潮下,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认识“富而自知”论,热衷于抓经济工作,对精神文明建设不闻不问。他们认为:经济上去了,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自然水涨船高,一切问题就都会迎刃而解,殊不知,经济上去了。人的道德水准却下来了。还有一些单位和地区忽视和弱化精神文明建设,高唱:“经济工作压倒一切”…  相似文献   

4.
增妍 《侨园》2012,(8):36
秦汉以前脚指小腿, “脚,胫也”(《说文》),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说“孙子膑脚”,意思是孙膑被砍断小腿.魏晋以后,脚就和现代意义的脚样了,指人腿或动物腿的下端接触地面的部分,俗称脚丫子. “足”和“趾”都表示人的脚,“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意思是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后比喻事情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趾,从足,止声”(《说文》),趾指足,不指脚趾.  相似文献   

5.
我已到而立之年了,大小当了个兵头,统率着五十员男女“大兵”。说心里说,在生产车间里,就数咱这个无品位的“兵头”难当了。上头有分厂的头追着赶着,下头得想着法儿让“大兵”们心顺劲足。若是顺顺当当完成了生产任务,上下皆大欢喜,我这“兵头”走起路来也有几分神气。若是哪个地方卡了壳,分厂的头一旦“晴转多云,打几声雷”,下头的大兵若烦了,就会把无名火往我身上烧,我就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可不管怎么样,五十来号人的饭碗在咱手里,再烦再难也得干。因此,我就有了个“磨心”的绰号。全班一盘磨,都得围着咱转,有的是“罪”  相似文献   

6.
生活水平高低,影响社会风气。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外流传:“人均6千美元旅游成风,人均9千美元出国旅游成风”。在国内,农村人均5百元,翻盖新房成风;人均1千元,购买四大件成风。发展经济可以为社会环境创造物质条件,但是,生活水平高并非社会风气就好。生活水平的层次不同,社会风气好坏的层次也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我国现在有三样东西在赛跑,它们是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和腐败现象,希望用经济的高速发展来判通货膨胀和腐败现象。其实,经济发展了,社会现代化,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既有可能是“衣食足而后知礼乐,”也有可能会“饱暧思淫欲”。人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在激励青年人参与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时候,注意青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规范和指导青年人的参与,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统兵十万,开始第五次北伐。临行债上表后主刘禅说:“我在成都有八百棵桑树,十五顷贫瘠的田地。这用于我的子孙也是足够了,至于我在外率兵作战,也没有别的收入与开销,随身的衣食,都靠府库拨给。也不图有别的生财之道,使自家增加一点一滴的财富。若我离世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他在临终前又留下遗嘱:“依山建墓,能容下棺椁就行;入殓时穿平常的衣服,不要随葬物品”。在历史的时针也走到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张鸣歧、李润五等用自己无私奉献的一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  相似文献   

9.
球迷们都知道,做一名足球明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强烈的“射门意识”——只有“意在脚先”,才能“球到人”,才可能准确把握一瞬即逝的破门时机,披足怒射或迎头冲顶,把球送入对方球门。可以说,“射门意识”就足足球场上的“机遇意识”。“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足一对“李生弟兄”。危机感产生于改变现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机遇则足实行变革、谋求岌展的必要条件。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客观世界的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8,(11)
农民盼望实行合作医疗编辑同志:我长期在农村搞供电工作,经常看到农民生病没钱看,或者为看病倾家荡产的惨状。经常听到农民们盼着实行合作医疗的呼声。前不久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请你帮咱写个信,告诉上级政府,眼下我们农民最发愁的已不是衣食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一般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伦理学说对道德教化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具有普遍的意义,对当前包括行政道德建设在内,与行政职能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民贫则背善”“民富乃可教”的启示 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要以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富民是道德教化的基础。颜渊认为,“鸟穷则啄”,“人穷则诈”。①孔子在回答学生冉有问“既富矣,又何加焉”的问题时,就说应“教之”。②《管子·牧民》则明确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王充吸取了《文子·上礼》中关于“有余则让,不足则争”的思想,进一步认识到“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谷足食多,礼义之心生;礼丰义重,平安之基立矣。故饥岁之春,不食于亲戚;穰岁(食丰收)之秋,召集四邻。不食亲戚,恶行也;召及四邻,善义也。为善恶之行,不在人质性,在于岁之饥穰。由此言之,礼义之行,在谷足  相似文献   

12.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现阶段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反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从文化思考的视野和文化建设的角度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管子·牧民》篇中说:“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这里讲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自然会追求以礼节和荣辱为内容的精神生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产总值(G D P)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今年7月4日,世界银行公布了其计算的2005年全球G DP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G D P总量,超…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有一位地区的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讲了一通“肺腑之言”。他说,“我接触过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动不动就说我是大学生,你是大学生又怎么样?难道我们工人、农民就不行?都不行那天下是怎么打下来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蒋勋 《党政论坛》2014,(4):31-31
其实我不太爱说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词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了他的敏锐度,也难以激发创造力,所以需要出走.20世纪70年代我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琪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  相似文献   

15.
“看看我这脑袋” 初见杨卫,只见他至少1.80米的个子,身着一件浅黄色T恤衫,足登高帮旅游鞋,不象教授,倒活脱脱是个“北京师哥”。 后来我告诉他,他看起来更象个运动员。他好象不愿意被人这样看,赶紧“证明”道;“你看看我这脑袋,就会觉得这是个教授了。”  相似文献   

16.
“韩美林哪里去了?”熟人、朋友们互相打听着。有的摇头说:“不知道”;有的开玩笑说:“他失踪了”。 直到一九八一年年底,《韩美林画展》在合肥开幕的那天,他才突然地“冒”了出来。我见面就问:“这一年,你跑哪里去了?”他避而不答,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走,请看画去!”  相似文献   

17.
严秀 《瞭望》1990,(46)
几个月前我在什么地方看见一则新闻,说美国一群社会学家、家庭妇女问题专家、建筑学家、营养学家等,经过长期调查研究以后,对世界各国的衣食住三件大事,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一致认为,衣  相似文献   

18.
学会打比方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惠施,曾任魏国的宰相。有人对国君梁惠王说:“惠施这个人讲话喜欢打比方,你要他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来了。”第二天,梁惠王对惠施说:“我听说你说话爱打比方,往后,你讲什么就直截了当的,不要打比方。”惠施笑了笑,回答说:“要是现在这里有人不知道弹弓是什么样子,他来问我,我就回答他说:‘弹弓就是弹弓那个样子嘛!’那么,您想想这个人会明白吗?”梁惠王听了说:“这  相似文献   

19.
幸福和幸运     
于光远 《民主》2005,(9):41-41
我想给《民主》投一篇文章,谈谈我对“幸福”和“幸福感”的认识。我认为在“福”字上做文章是值得的。在我准备动手时,我同老伴和秘书研究了一下。最初我想从我国一般老百姓对“福”、“禄”、“寿”的传统观点说起。我上饭馆吃饭——我说的不是常接待外宾的大饭店,如贵宾楼、王府饭店……,也不是一般的小饭馆。有时一进门就看见福禄寿三星迎客。人们总喜欢吉祥,也就对其中包括的消极思想内容照例忽略。因此在我的文章中就  相似文献   

20.
廖吉 《瞭望》1985,(29)
已届下班时间。又赶上周末,大部分同志已准备回家了,不料吧哒吧哒,几个大雨点打在玻璃窗上,紧跟着一场骤雨就瓢泼般地下起来了。几个人都站在窗前,不无焦急地望着白花花的雨幕出神。“正是下班时间,说不定多少人挨浇。”方说。 “还说呢,我昨天就赶上了!”胡答言。 话题就这么扯开了。胡接着说:“昨天,我下班晚了一点,骑车回家的路上,就碰上了大雨,一会就把我全身浇透了。进家时我就象只落汤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