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傍晚下班,并不急于回家,而是转到小区后面的菜市场,想看看有无新奇独特好吃的东西卖。也巧了,还没等走进菜市场,我就看到一辆脚踩三轮车停在大门口外,一位脸颊冻得彤红,模样30多岁的女人在卖爆米花。有玉米的,也有大米的。我心里一阵窃喜,这不就是小时候吃的那个爆米花吗?于是买了一大提兜大米爆米花回家。  相似文献   

2.
我在《波士顿环球报》上注意这则新闻,是因为里面讲的故事发生在我2004~2009年间居住的波士顿近郊,一个人口四万多的小镇阿灵顿。这里一对叫路易斯的夫妇,喜欢爆米花,从给孩子做爆米花开始,最终想出了"全有机"的爆米花概念:不仅爆米花用有机的玉米制作,包装盒也都是再生材料,用微波炉加热即可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环县畜禽交易市场内,毛井乡乔崾岘村村民李林德卖了羊绒,他清点钱数后欣喜地说:“9只羊一年的绒卖了1405元,产的5只羊羔能卖2300多元,绒山羊真是个‘致富羊’,我打算用这两年的收入买辆农用车。”老李的养羊收益是环县实施绒山羊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记者被“卖”亲历记闫建滨编者按:据不少人反映,这几年西安──韩城这条线上,长途汽车一路"卖"人现象十分严重,据说是从南方学来的"经验"。一位韩城矿务局的干部告诉记者,他一路就被连"卖"了五次。更严重的是,有些"卖"乘客者,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乘客死活,...  相似文献   

5.
沈阳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忽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其熔化了,当金属材料卖,是否能多些钱?经过测算,卖材料比卖废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于是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为了吸引人们交售空罐,他把回收价从每个几分钱升到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及指定收购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就这样,王洪怀在一年内,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3年赚了270万元,从一个“拾荒者”一跃成为百万富翁。这一例子说明,成功主要得益于其肯动脑筋,勇于革新,并脚踏实地去做,结果在老行当…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1994,(1)
耐火厂长无私奉献堪称颂范平原、段景春、刘海泉来稿:临汾钢铁公司耐火材料厂厂长朱德政,1984年从部队转业到临钢以来,勤政廉洁,无私奉献,受到地委和省经委驻治金厅纪律检查组的表彰。为了采购设备,火车上没空座,他就自带马扎,一路坐到天津。老战友来买钢材,...  相似文献   

7.
梦想 《党建文汇》2009,(10):47-47
1973年,他出生于台南小镇一个普通的家庭。 21岁后,他和好友合伙做生意,从健身器材到汽车用品,没一个生意超过半年。两年后,他进入一家公司卖韩国现代汽车。  相似文献   

8.
斯舜威 《党课》2011,(6):117-118
张大千一辈子靠卖画为生,出手阔绰,但是20世纪60年代他居住在巴西时,曾参与创办公司,当了一个挂名的董事长,最后经济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08,(3):53-53
背景:王某是一名在外打工的农民,2007年春节前他买了一台自动按摩机准备过年回家给父亲使用。由于工厂临时通知要加班,不能回家过春节,于是他便托同村的老乡李某将这台按摩机捎给他的父亲。谁知李某却在下火车的时候将这台机器遗忘在火车上,造成物品丢失。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聚宝盆》里有这样一段故事:商人沈万三与皇帝朱元璋出游.见市面萧条,只有两个人在沿街摆摊卖蜂蜜。朱元璋听见一人货摊下的蜂箱内发出嗡嗡的声音,一人货摊下的蜂箱内却听不到一点声音,他感到很奇怪,就问两个卖蜜人:这是为什么?一个卖蜜人回答说:我家主人每次割蜜九成.所以大部分蜂都飞走了,因此听不到声音。另一个回答:我家主人每次割蜜三成,所以蜂群兴旺。听卖蜜人这么一说,朱元璋若有所思之后,连连点头。  相似文献   

11.
张大千一辈子靠卖画为生,出手阔绰,但在上世纪50年代他居住巴西时,曾参与办公司.当了一个挂名的董事长,不过最后经济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2.
彭真回乡记     
孟昭庚 《党史纵览》2011,(10):17-19
一 1986年5月下旬.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彭真.离京外出视察工作。在赴山西的火车上,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都劝我顺路到老家看一看,我考虑再三.还是不去为好。我那个村里至今派性残余还没有消除.我家里在‘文化大革命’中死T3口人.亲属心中还有气.我回去了他们可能会产生别的想法。虽然我很想回去给老母...  相似文献   

13.
张艳萍 《党员文摘》2007,(12):21-22
只听说给西瓜施肥浇水的.而陕西瓜农瞿俊发却“异想天开”:他种的西瓜“喝”上了牛奶蜂蜜。洗起了“温泉浴”,穿上了统一的“制服”;别人的西瓜论斤卖,他的西瓜论个卖,穿“高级制服”的每个售价188元。穿“普通制服”的一个也要118元……  相似文献   

14.
邵党燕 《湘潮》2008,(5):46-47
在邵阳地方党史上,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先烈。他两度入党,为了抗日救国而投笔从戎,为了革命事业而卖田办报,为了迎接解放而壮烈牺牲。他,就是牺牲时年仅31岁的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二支队司令员尹如圭。  相似文献   

15.
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是他的座右铭;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是他的性格。他以超人的毅力和胆识带领全村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共同富裕之路,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稷山县翟店镇太郝村村委主任梁克发。 黄土地上飞出的农民企业家   1976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杨克发担任了太郝村团支部书记。他创办“青年之家”,成立鼓乐队,积极开展团的活动。每当村里有艰苦的劳动任务,他都亲自带领青年突击队予以完成,深受群众称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梁克发摆摊做生意,他卖过鞋,卖过布,受过挫折,但是…  相似文献   

16.
一个颇具经济头脑的人,偶尔发现路边有一个树根。他摸着下巴,眼睛直直地盯着树根,心中大喜:“哈哈!这个树根略经雕琢必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根雕,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他越想越开心,就去找车子准备把树根拉走。可他万万没想到,在他走后,一个老汉拿着斧头,  相似文献   

17.
齐白石一生以卖画卖印过活,别无经济来源。在他的客厅里,长期挂着1920年写的一张告白: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同年  相似文献   

18.
5月20日,河南省中牟县刘集镇丁庄村农民陈英锋和哥哥分别开着拖拉机到郑州市卖瓜。卖了一上午,生意不错,可陈英锋却感冒发烧了。医生建议他输液,可他嫌贵,加上惦记着没卖出去的大半车瓜,打了一针退烧针,他就回去卖瓜  相似文献   

19.
一位叫卢旭东的河南小伙子在北京三里屯菜市场卖菜,虽然每月能挣1000多元,却只能养家糊口,他做梦都想能早点富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名香港的流动小贩,在街边卖雪糕,为了多做点生意,附带卖起了棒棒糖。小贩原本开一家小店做小生意,只不过租金年年涨,生意再也做不下去了。他和太太都是伤残人士,找工作难,但是又不愿意拿政府失业援助金,想自食其力,于是申请了小贩牌,每个月能赚上六千多元,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