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苏静 《法制与社会》2010,(19):256-257
自救行为是一种私力救济现象,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自救行为,在我国公力救济的局限性和司法效率低下的情况下,把自救行为纳入刑法显得尤为必要。由于自救行为没有刑法的明文规定,要规范其前提条件、时机条件、主观条件和限度条件等。  相似文献   

2.
自救行为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救行为是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正当行为,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颇多但刑法理论界对其涉及甚少.由于自救行为是一种私力救济方式,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性,因此应对其构成要件严加限制.关于自救行为排除犯罪性的根据,应从自救行为是公力救济的重要补充和自救行为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和效益两个方面来论证.  相似文献   

3.
刑法中的事后自救有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救行为的特别意义,它是刑法中的违法性阻却事后即正当化事由之一。刑法中的事后自救有着从起因要件、时机要件到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再到对象要件和限度要件的系列性构成要件或成立条件。不符合构成要件或成立条件的自救行为轻者是过失犯罪,重者是故意犯罪,不仅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甚至可以实施"刑法中的事后反自救"。  相似文献   

4.
作为正当性行为之一,自救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颇多但刑法理论界对其涉及甚少。本文从自救行为的概念、正当性依据和构成要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完善刑事领域自救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5.
自救行为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而外的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自救行为,我国刑法中尚无明文规定,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并不少见。有的已成为司法实践中的新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认真地研究。笔者就此发表浅见,以作引玉之砖。一、自救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自救行为,亦称自助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公共利益或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  相似文献   

6.
自救行为,又称自主行为、自力救济,作为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的一种,它既不同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也不同于正当业务行为等其它正当化行为,它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身特征的正当化行为。但是目前我国的刑法学者对自救行为的研究并不多,并且很不深入,现行刑法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自救行为是排除犯罪性的正当化行为,因此造成司法实践中对自救行为的处理结果极不统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家庭暴力中受暴方以暴制暴行为的出现,关于这种行为的性质的分析也越来越多。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故意犯罪行为,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应属正当防卫。本文首先分析自救行为的正当性,通过对构成自救行为的必备条件的分析,进而将这种以暴制暴行为定性为自救行为。  相似文献   

8.
论自救行为     
杨津 《法制与社会》2010,(12):28-29
自救行为是一种从行为人既有的权利中派生出来的维权行为,属于权利的私力救济,是对公力救济的必要补充,能够实现刑法的公正与效益的统一。由于自救行为是一种私力救济方式,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性,因此应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本文从自救行为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我国对自救行为刑事立法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自救行为作为一种违法阻却事由,由于在我国刑法典中没有明文规定,其本身又与正当防卫有类似之处,导致在实践中有时容易将它们相混淆。本文通过对沈阳白玉案的分析,以具体案例说明了在特定情形下如何正确将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区分开,以在实践中准确认定自救行为。  相似文献   

10.
强制性自救债是问题银行所持有、在强制核销股权仍不能弥补其损失时被处置当局强制核销和转为股权的债务工具,其目的是实现银行自救,从而避免或减少使用纳税人的钱救助银行。为及时弥补银行损失,尽快使银行或者其关键部分能够继续经营,自救债应尽可能在银行尚未达到破产标准前启动。为了增加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自救债的范围应包括存款在内的债务工具,除非有法定的例外,如存款保险限额内的存款、担保债务等。自救债是强制核销尚未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银行股东的股权和债权人的债权,有侵犯私权之嫌疑,所以必须辅之以事前和事后的司法救济。自救债的有效实施,尚需证券法、公司法等的配套修改以及与域外法律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蔡雪冰 《时代法学》2011,9(6):53-59,65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是指新生代农民工在面临对自身生存发展构成的威胁或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靠自己的力量,以非法手段和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的犯罪行为,具有犯罪手段暴力化、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对象确定化、犯罪动机简单化、犯罪事先有预谋等特点。公力救济难到位和社会保障水平低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外在原因;用人单位违规失信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直接原因;行为人的人格扭曲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救犯罪的内在起因。  相似文献   

12.
在犯罪率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当公民权益遭受侵害时,寻求公力救济并不一定是最经济有效的救济途径,允许公民在一定条件下实施自救行为已赢得了刑法理论界基本认同。但是,我国刑事立法自救行为制度的空缺,使得很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相反,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法对自助行为制度的规范以及这方面的研究都要系统得多,自救行为和自助行为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甚至很多时候这个概念是通用的。本文试着从现有民事立法关于自助行为制度的规定出发来设计我国刑法自救行为制度,在介绍自救行为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其要件、行为方式、事后效果做出了规定,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刑法中的自救行为解决的是紧急状态下公力救济不能实现时,以私力救济方式保护合法权益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其作为私力救济方式是公力救济的有益补充,能够克服公力救济方式程序繁琐、时间冗长等缺点,有效性优势明显,是权利保护题中之义。同时,自救行为也容易走向暴力,导致社会无序。解决这一二难问题的路径在于构建自救行为制度。该制度一方面应承认自救行为的正当性,明确其阻却犯罪功能,而对于如何阻却犯罪,有正当防卫模式、法定的违法阻却模式、超法规的违法阻却事由模式等,但要么不能自圆其说,要么与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或法治现状不相适应,我国宜构建独立的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模式,将自救行为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之后予以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把握其适法的边界,以避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各国纷纷出台"自救"方案,并希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御经济危机。然而"自救"与"互助"成则共赢,败则同输,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坚持"全球合作原则"至关重要,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陈素珍和她的团队参加过的救援任务数不胜数:青海玉树地震、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福建泰宁泥石流……一名弱女子何来如此巨大的勇气?她的回答坚定有力:“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漫漫14年救援路,陈素珍深刻意识到:比起等待他人救援,更重要的是人要学会防护和自救。于是,她又担起了普及自救技能的责任,希望人人都能自救,人人都能做灾难第一响应人。  相似文献   

16.
当农民工面对权益保障的缺失,公力救济又难以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时,他们就会采用"自救式"方式维权.实践证明,农民工的"自救式"维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该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切实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某日,盗窃犯王某正在自由市场兜售其所窃取的收音机、手表、衣服等物品时,正好被失主小张发现,确认是其被窃之物,当即上前将财物夺回。小张是否构成抢夺罪?类似这类问题,就与自救行为有关。鉴于目前刑法理论界和立法界对这一问题都未引起足够重视,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刑法上的自救行为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自救行为及其刑法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救行为又称为自助行动,是指权利人为保护自身的权利,在情况紧急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救助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毁损或拘束等强力影响,而为法律或社会公德所认可的行为。自救行为对自己权利的救济有迅速和代价低廉的优点,因而,无...  相似文献   

19.
《陕西检察》2002,(4):45-45
6月17日下午,程紫平检察长一到佛坪,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立刻冒雨赶到县检察院查看灾情,慰问干警。当晚,又与县院领导班子连夜开会,详细听取受灾损失情况和灾后自救进展情况以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对下一步县院自救、重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直至深夜。次日上午,市、县两级院在  相似文献   

20.
出租车行业目前已成高危行业。2007年2月,郑州警方在全国率先推出一项出租车遭抢“违法自救”措施:出租车司机遭到抢劫时,可采取逆行、闯禁行、开启双闪或大灯、轻微撞车等方式寻求救助,警方将不予处罚。一石激起千层浪。出租车司机、广大网友、法学专家等纷纷对“违法自救”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到底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举措,还是对法律刚性的一种无意识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